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 1(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 1(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28 2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A式)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塘、食、嘴、龟、摆、眼、睛、肚、低、跟”,认识部首“目”字旁。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眼 、睛、肚、胆”。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文中10个生字。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根据课文所做的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情况,揭示课题。
1.认读生字,注意及时纠正字音。
2.生上台交流自己所找寻到的有关的小蝌蚪的知识。
3.师总结并出示课文第一节。范读,生齐读,学习生字“塘”。
4.揭示课题:27、小蝌蚪找妈妈
5.提问:小蝌蚪把谁当作是他们的妈妈?最后找到了妈妈吗?
4.生发言,据生回答师贴上相应的图片。
说明: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不少识字的好方法,因此,学习生字可在预习中自行完成。以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有关小蝌蚪的资料揭示课题,并学习第一节,学习欲望强烈,为下文学习做辅垫。
6、交流所学的生字。
二、朗读课文,想象体验。
1.学习第二节。指名试读。
(1)小蝌蚪过了几天,有什么变化?(生答,师贴上长有两条后腿的小蝌蚪)
(2)放课件,观察,想象,说话:他们看到鲤鱼妈妈时心情怎样?从哪些字中能体会出来?
(3)生试读小蝌蚪与鲤鱼妈妈的对话。
(4)指名上台分角色演读对话。
说明:抓住重点词和对话,让学生在动画的媒体下,观察,想象当时小蝌蚪的心情,练习朗读,表演,加深体会。
2.学习第三节
(1)默读,生疑: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作自己的妈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
(2)放课件,观察,想象,说话:他们看到乌龟妈妈时心情又怎样?
(3)学习“小蝌蚪连忙追上去”一句。
(4)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朗读这一节,读出又高兴又急切的心情。
(5)小结,朗读全段。
过渡:小蝌蚪以为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可听到乌龟妈妈说她不是他们的妈妈时,小蝌蚪会是怎样的心情?(生答)
3.学习第四节
(1)播放媒体课件:蹲在荷叶上的青蛙在捉虫。
(2)此时,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蝌蚪的话,你的心情又是怎样?青蛙妈妈见到自己的孩子又会是怎样的表现?
(3)自学第四节,合作讨论交流。
(4)男女生扮演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配乐朗读全段。
(5)指导背诵,背给你的好朋友听。
(6)学生质疑:为什么小蝌蚪的妈妈不是癞蛤蟆?
(7)讨论释疑,统一答案。
说明:本环节以互换角色,创设情景,在读背的基础上,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是表达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说说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1.轻声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说说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2.生发言,师指板书。
说明:虽然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但是教师的板书也必不缺少,甚至更为重要,特别是简洁清晰的板书就是一面镜子,是梳理课文,理解课文的催化剂 。在这环节中,大部分学生能看着板书完整地说出小蝌蚪成长的过程。
四、复习巩固,学写生字。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给部首妈妈找妈妈,“目字旁”和“月字旁”。
3.边范写边讲解。
4.生练写,评议,欣赏。
小蝌蚪找妈妈(B式)
教学设计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
“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
完成板书:找妈妈 (学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 ),( ),甩着( )。
2.自学生字
(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眼睛:为什么都用目字旁。
低:底下一点不能漏掉。
眼、跟: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说明: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识记的方法,如编顺口溜,换部首识记等,基本上都能有各种方法来掌握生字,因此可放手让学生自行识字,通过小组学习,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但个别字形结构较难的字,教师应及时在反馈时加以指点。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
交流板书: 鲤鱼 乌龟 妈妈
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
板书:四条腿 宽嘴巴
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
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3)最后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后一节课文。指导读出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后两节。
说明:
在进行第二、三、四小节的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以读代答。读的要求逐步提高,刚开始以读准字音下手,把课文读通顺,并注意按照不同的标点停顿,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把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认识部首目字旁和月字旁。
学生交流:“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
“月”字旁的子一般与身体有关。
4.给词语找朋友。
5.指导书写。
眼、睛、肚、胆
说明:
这一环节以游戏形式进行,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生字进行系统的整理,有助于学生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