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试卷:
图文转换
1.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C
【解析】
图上有深涧、涧边草、树、黄鹂。A项,图上既无“水田”,也无“白鹭”。B项,图上没有“台阶”。D项,图上没有“白鹭”。故选C。
2.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
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
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
【答案】C
【解析】
漫画中,一帮人正在拆某人的旧居,而就在这帮人旁边,另外一群人却又拿着这些刚刚被拆掉的砖去盖某某人的纪念馆,这就是典型的做事情之前没有统筹规划、浪费人力财力的表现,也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所以作者通过这幅漫画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事情一定要尊重规律、按照规律行动。故选C。
3.下列对“海丝博览会”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会徽以汉字“海”的“氵”偏旁为创意出发点,融翱翔的海鸟、满载的福船、胜利的“V”、跨越的桥梁、澎湃的海浪等元素于创意中。
B.会徽由三条“V"造型的线条组成,寓意着海丝博览会已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友谊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C.三条“V"造型线条由外向里越来越小,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
D.三条“V造型线条也体现出海丝博览会的包容性,代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家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答案】C
【解析】
C项,“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这一分析牵强附会,三条“V"造型线条由外向里越来越小,不能理解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和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C错误。故选C。
4.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B.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环境优于自己。
C.我们现实中面对面却不知相距多远。
D.有对比才有差别,有比较才能鉴别
【答案】C
【解析】
画面的主体是两个玻璃鱼缸紧靠一起,两个鱼缸里各有一条金鱼面对面紧靠着,对视着。虽然看起来两者紧靠着,也望得见彼此,但相隔两层玻璃而不自知。漫画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虽然身体靠得很近而心却离得很远。
故选C。
5.下列诗句,跟下图意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拨泥寻笋脉,扫地引蕉阴。
B.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
C.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D.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
【答案】B
【解析】
画中一人正在用认真扫帚清扫地上的叶子等垃圾,其身后是装垃圾的簸箕。A项“扫地引蕉阴”这一目的,图中没有内容可证明,故排除A;C项,“扫地不用帚”与图中内容相矛盾,故排除C;D项,“竹院逢僧话,山门扫地迎”中的“僧”和“山门”从画中看不出,故排除D。故选B。
6.阅读下图,对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A.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
B.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C.红色议事厅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
D.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
【答案】C
【解析】
依照上面丝路比照选项即可得出答案。本题呈现的是“‘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由图可看出,社区工作室负责民意收集,容易的事情尽快办理,难事交给红色议事厅。故 A正确。红色议事厅协调相关部门合力落实。落实之后要进行反馈及满意度回访。依据图示箭头指向可知,“红色议事厅”的工作职能,其下方为联系部门,其上方为处理的问题。据此可知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故B项正确。图标中,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按区域指定一位监督人对红色议事厅进行监督。故C项错。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满意度回访,故D正确。故选C。
7.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学会借鸭孵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B.对孩子的教育应从胎教抓起,越早越好;放眼未来,着手现在。
C.父母不能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推卸给别人。
D.教育孩子不可操之过急,望子成龙没错,但不可违背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
A、B两项,感彩都错了,漫画是指出鸡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操之过急(鸡还未出生)和违背客观规律(鸡不会游泳)的错误,并非肯定和赞美。C项,“推卸责任”属于断章取义。D项分析正确。故选D。
8.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人生既要坚守传统,也要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有所得。
B.人如果不努力创新,而只固守旧套路,可能落于人后。
C.我们应该按套路出牌,否则会遭到周围人的指责。
D.我们不仅要自己坚守传统,还要提醒身边的人不忘初心。
【答案】B
【解析】
首先,审读画画结构(包括文字),一只挥汗如雨不停地朝瓶里衔着石子的乌鸦忽然发现,身边的另一只乌鸦正优哉地将一根吸管探入水中喝水。大为惊讶的它冲着那只用吸管喝水的乌鸦叫道:“你这家伙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其次,联系现实,分析寓意,这幅漫画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后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横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全新的生活。最后,分析比较选项与以上分析的吻合度。故选B。
9.下列对漫画《跳绳》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长处或许正是短处。
B.要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自己。
C.学会扬长避短,才能减少失败的可能性。
D.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才能砥砺自己成长。
【答案】D
【解析】
对于图形寓意,总体思路:多角度联想,按要求答题。联想的多个角度:一、主题。徽标名称中关键的一个字的汉字或拼音首写字母一般会出现,图形和颜色也会为主题服务。二、文字。1.汉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中有个写意的汉字“竹”,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有个汉字“京”,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有个汉字“月”。2.阿拉伯数字。如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总体上形成“6”,还有一个隐含的“6”,就是6片竹叶。3.英文及首写字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是“CCTV”。4.汉语拼音首写字母。如洛阳电视台台标表面是“TV”,实际是变形的“洛阳”的拼音首写字母“LY”;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里有“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5.汉字的分与合。如中国公民道德标志里,总体是个“公”字,分开看,上面是“人”字,下面是“心”字形,说明公德心体现人内在的素养。三、图形。1.图形的多方面含意。比如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中,那只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其实那滴水也可以解释为像眼泪,如果不节约用水,我们的最后一滴水,就是自己的眼泪。只是因为2013年新课标二卷的这个题目中限定不超过70个字,写不下而已。(那只手放在别的徽标里,也可能表示白鸽或字母“S”。)2.图形的分与合。比如2013年新课标卷的中国环境标志的外围是十个环,但不能孤立去看这些环,还要看到它们环环相扣、象征共同保护环境的一面。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在洛阳举办)标志中间总体有朵牡丹花,分开看是蝙蝠,“蝠”与“福”谐音。3.图形的阴与阳。比如全国妇联会徽中间,总体是朵花,而阴处是三个“女”字的旋转重叠,阳处是三个“W”,而“W”是英语“Woman”的首写字母。四、图与文的结合。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中国印里的汉字“京”同时也是个跑动的人的形状;中国探月工程标志里的汉字“月”中间两横是两个脚印,表达登月的目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残疾人”的首写字母“CJR”组成轮椅形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标志的汉字“文”同时是条龙,龙尾上还有长城。中国环境标志则是由“环”形想到环境、环保。沈阳全民读书月标志总体是“S”,“S”既是“沈阳”的“沈”字的拼音首写字母,也是“书”字的拼音首写字母;分开看这个“S”,又是打开的两本书,两书中间还有只眼睛。五、颜色。高考试卷虽然是黑白的,但颜色在题干中会有提示,所以还是要注意。比如北京奥运会标志和中国公民道德标志呈红色,总体上都是中国印。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会徽的红绿蓝三条彩带,既是凤尾,又比喻赛场跑道。第六届竹文化节节徽整体为绿色,意为“绿色环保”、“绿色生活”。
10.尼山——孔子出生地,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南30公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目的,以学术性与民间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为特色的国际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下图是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徽标,下列对其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论坛采用“五彩祥云”徽标。“五朵祥云”代表“世界五大洲”。“五种色彩”代表“文化多样性”。
B.整个图案寓意华夏文明多样性的“和而不同”与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
C.“五朵彩云”组成玉璧轮廓,代表“和而不同”首尾相连,寓意文明对话与交流。
D.整个徽标只用了一个图形元素,看似简约,却富有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答案】B
【解析】
B项,错在“华夏文明”,此处应改为“人类文明”,惟其如此,才能对应题干中所说的“世界文明论坛”。故本题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