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合理使用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A.磷酸铵 B.碳酸氢铵 C.硫酸钾 D.磷矿粉
2.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H2OH2↑+O2↑ 分解反应
B 4Al+3O2=2Al2O3 化合反应
C 2Fe+6HCl═2FeCl3 +3H2↑ 置换反应
D CO2 +2NaOH ═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3.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化肥,已知可能是(NH4)2SO4、NH4Cl、CO(NH2)2、K2SO4。现各取少许进行鉴别,下列物质中能将上述肥料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Ba(OH)2溶液 C.稀盐酸 D.Ba(NO3)2溶液
4.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碳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盐
B.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氧化物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空气污染的气体
D.天然气、石油、酒精——可再生能源
5.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做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橱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棉线
D.用白醋区分苏打和小苏打
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有关利用海水的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全部是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 D.①②④
7.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 同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钾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氯化钾溶液
8.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3)使步骤(1)中产生的氧化钙和水反应;(4)熟石灰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该厂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碳酸钠;③碳酸氢钙;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熟石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始原料是①③ B.起始原料是②⑥
C.最终产品是③④ D.最终产品是⑤⑥
9.下列物质的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用试剂或操作
A 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
B 氮气 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氢氧化钾 碳酸钾 加入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 硝酸钾 氯化钠 冷却热饱和溶液
A.A B.B C.C D.D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熟石灰 适量碳酸钠溶液
B 硫酸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 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 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A.A B.B C.C D.D
1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物质 试剂
A 氯化钾和氯化铵 熟石灰
B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C 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酚酞溶液
D 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12.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13.化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可用作复合肥
B.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施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
14.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D.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了10.8克,在将剩余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增加13.2克(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B.该气体可能只含H2、CH4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CH4 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二、填空题
16.五月是龙眼花盛开的季节。
(1)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龙眼花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眼树结果时常施用磷酸二氢钾,它属于____________ (填标号)。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3)龙眼果肉可加工成铝合金易拉罐食品。铝合金属于_____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4)龙眼果肉中富含果糖(C6H12O6)。果糖中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17.某化肥说明书的一部分如图。
(1)此包化肥中含氮的质量为________kg。
(2)该化肥的化学性质为①与碱性物质混用会因放出________而损失肥效;②________。
(3)该化肥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序号填空。
① O ② Fe ③ Fe2+ ④ Fe3+ ⑤ NaCl ⑥ H2O
(1)能表示水分子的是______. (2)能表示铁离子的是______.
(3)能表示一种盐的是______. (4)表示一种单质的是______.
19.(5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g.
(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
20.铝铁合金在微电机中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利用废弃的铝铁合金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制备聚合硫酸铁和明矾:
(1)浸泡、过滤过程中加入过量的试剂X目的是将铝、铁分离。试剂X是一种常见的强碱,明矾是一种硫酸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试剂X 应为______(填化学式)。
(2)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能与水混溶的新型混凝剂,微溶于乙醇,其化学式可表示为[Fe2(OH)x(SO4)y]n。
①混凝剂聚合硫酸铁可用于净水的原理是______。
②请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的数值:x =______。
③水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与x的关系如图所示。溶液的pH=______时聚合硫酸铁中x的数值达到最大值。加入试剂Fe2O3目的是______。
④浓缩时需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
三、推断题
21.A、B、C、D分别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反应①产生白色沉淀。试推断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A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下列物质A—H,X、Y、Z时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常温下时无色液态,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X、Y是两种氧化物,而且X是黑色固体,Y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z是红色固体,G是一种蓝色难溶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X其____________作用;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3.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其中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实验室里可以分步提纯得到氯化钠。
(1)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可获得精盐。加水溶解后,除去泥沙的操作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___
(2)为了进一步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氯化钠,有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④加适量的稀盐酸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⑥蒸发。写出能达到实验目的操作顺序______。
(3)在完成(2)中加入试剂和实验操作顺序时,你认为应该考虑的因素是什么?______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BaCl2和Ba(OH)2;
猜想二:① ;
猜想三:BaCl2和HCl.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② ,得出结论: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开始时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得出结论: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
【表达与交流】实验二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③ ;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④ ;
(2)要处理烧杯内的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B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⑤ 。
五、计算题
25.一定质量的金属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 g。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FeSO4的质量为_____g。
(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当加入的BaCl2溶液质量为208 g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3)计算所加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
26.欲测定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取12.5g该大理石加入到稀盐酸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最多制得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g;
(2)该大理石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要求有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B 7.C 8.C 9.A 10.B 11.D 12.D 13.A 14.C 15.D 16.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 金属材料 3∶4
17.8氨气受热易分解白色固体,有吸水性
18.⑥ ④ ⑤ ②
19.(1)3 (2)K2CO3,2 ,KCl Ca(NO3)2
20.KOH 聚合硫酸铁具有吸附作用,吸附悬浮颗粒,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6-2y 3 调节混合溶液pH 降低聚合硫酸铁的溶解度,以便析出
21.做建筑材料或中和酸性土壤等 Fe2O3+6HCl=2FeCl3+3H2O
22.Cu(OH)2; 催化 CaO+H2O=Ca(OH)2。
23.引流 ③⑤①②④或⑤③①②④ 碳酸钠溶液应该在氯化钡溶液后面加入,否则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
24.①BaCl2;②无明显变化(或溶液颜色不变),③滴加碳酸钠先跟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待稀盐酸耗尽后,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④可溶性反应物的剩余,⑤碳酸钡,
25.15.2 23.3 10%
26.4.4g 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