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练习题
选择题
1、生活中的以下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汽水 C.牛奶 D.白酒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
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
3、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 D.倒出一部分溶液
4、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 ℃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 g 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5、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 )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6.如图,加入水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升右降,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氯化钠
7、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温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8.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为a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定它的密度,其数值应该是( )
A. 大于a B. 小于a C. 等于a D. 无法判断
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 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升高温度可以将a、b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10.把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时,不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11. 把10 g氯化钠的固体放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16.7% C.20% D.25%
12.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二、填空题
13.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水是最常见的液体.
(1)下列溶液中.以水为溶剂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生理盐水 ②医用碘酒 ③硫酸铜溶液
(2)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装罝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 .
14.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南海不但资源丰富,还是亚太地区海运的“咽喉要道”,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因此引起周边国家的窥视。
(1)海水晒盐属于混合物分离操作的是 (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沉淀
(2)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加工可得到石油液化气;小明家欲将石油液气灶改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灶具,他应将空气管口 (填“增大”或“减小”)
(3)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15.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 结晶方法提纯.
(3)在20℃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6.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提取重要物质.请你参与下列问题的讨论.
(1)某市某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食盐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食盐约为8%.晒盐最好选择 水作原料,理由是 .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氯化钠
C.降低温度使氯化钠析出 D.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晒盐后得到的母液(又称卤水)中含有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和氯化钾(KCl)等物质.参照如图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卤水中提取氯化钾晶体采用下列的方法:
①将卤水加热到60℃以上蒸发水分就会逐渐析出 ,理由是 .
②将①中的晶体过滤后得到滤液,把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析出氯化钾晶体和氯化镁晶体,然后用少量的
(填“热水”或“冷水”)洗涤两晶体的混合物,就可以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
17.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医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
(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和结晶,做了如下所述过程的实验: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
Ⅰ物质A是 (填“氯化钠”或“硝酸钾”)
Ⅱ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达到饱和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
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实验题
18.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 g 氯化钠固体,需加水 mL。
(2)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直到天平平衡。
(3)实验中发现氯化钠固体已结块,为了较快地溶解,合理的方法有 (填序号)。
A.用玻璃棒将氯化钠固体捣碎 B.用热水溶解
C.加入更多的水 D.用玻璃棒搅拌
(4)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钠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5)取上述溶液 10g,需加 g 水稀释,可得到 5%的氯化钠溶液。
四、计算题
19.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所得结果如表:
(1)该实验用水多少克?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硝酸钠?
(3)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多少?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DA 6-10、ADCBC 11-12、BD
二、填空题
13、(1)①③ (2)肥皂水 (3)吸附
14、(1)C (2)减小 (3)铁>铜>金 (4)金属材料
15、(1)36.6 (2)降温 (3)饱和 20%
16、(1)② 含盐量高,污染小 (2)B (3)硫酸镁 温度高于60℃时,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冷水
17、(1)氯化钠 (2)硝酸钾 ②⑤ ④
三、实验题
18、(1)7.5 42.5 (2)向左盘加氯化钠 (3)BD (4)ABC (5)20
计算题
19、(1)300g (2)372g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