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初三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初三下学期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4 17: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括号内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高锰酸钾(KMnO4)
B. 熟石灰(CaO)
C. 硫酸铁(FeSO4)
D. 烧碱(Na2CO3)

2.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H2
B. H2CO3
C. KOH
D. CH4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 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4.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 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 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反应后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检查装置气密性: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5.环境问题己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农药、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所以应该大量使用
B. 如果可燃冰开采不当造成甲烷泄漏将加剧温室效应
C.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须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 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
6.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内物质两两混合后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  )

A. 氢气、氧化铜、稀盐酸
B. 锌粒、硝酸银溶液、氯化镁溶液
C. 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D. 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

7.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B. 为增强肥效,应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C. 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 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
8.已知:氯化银(白色)、碳酸银(白色)、碳酸钙(白色)、氢氧化铜(蓝色)都难溶于水。下列溶液分别跟氯化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 NaOH
B. 硫酸
C. AgNO3
D. Ca(OH)2

9.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可用嘴吹灭;加速溶解可用温度计搅拌
B. 金属都能与酸溶液反应;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C. 硝酸钾(KNO3)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 肥皂水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冶炼成纯铁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 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
D. 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

11.下列措施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增强肥效
B. 用10 mL的量筒量取9.5 mL的水
C.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2.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

A. 蒸发
B. 吸附
C. 过滤
D. 溶解

13.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14.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2SO4和CuCl2
B. NaOH和CuSO4
C. HCl和Ba(OH)2
D. BaCO3和HCl

15.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在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物质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后,将析出的金属过滤,向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烧碱,其制取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氯化钠溶解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1)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2)下列化肥中。①磷矿粉;②硫酸钾;③硝酸钾;④硫酸铵,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外观是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________,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物质是________(以上各空均填序号)。
(3)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中的一种,为了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其中溶液A是________;溶液B是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高锰酸钾(KMnO4),正确,注意区分锰酸钾(K2MnO4);B项,熟石灰是指氢氧化钙,CaO的俗称是生石灰;C项,硫酸铁的化学式是Fe2(SO4)3,FeSO4的名称是硫酸亚铁;D项,烧碱指的是氢氧化钠,Na2CO3的俗称的纯碱。故选A。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据此结合氢气、碳酸、甲烷、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解答。
3.【答案】B
【解析】A项,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溶液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错误;B项,碱溶液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其实质是碱溶液中的OH-能与酸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水,正确;C项,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物质,但是却能继续溶解其他的溶质,一种溶剂里能溶解多种溶质,错误;D项,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的铵根离子化学性质和金属离子相似,通常把铵根离子看作是金属离子,属于盐,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产生气体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正确;B项,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如果开始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正确;C项,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正确。
5.【答案】A
【解析】A项,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错误;B项,因为甲烷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所以甲烷泄露将加剧温室效应,正确;C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正确;D项,步行和骑自行车起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故选A。
6.【答案】C
【解析】A项,在该组中,氢气和稀盐酸不反应,错误;B项,在该组中,锌和氯化镁不反应,错误;C项,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稀硫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正确;D项,在该组中,二氧化碳和氯化钾不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钾不反应,错误。故选C。
7.【答案】C
【解析】A项,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氮肥;B项,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降低肥效,错误;C项,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正确;D项,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能将氯化铵和碳酸氢铵区别开来。
8.【答案】D
【解析】根据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则反应能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反应。
9.【答案】C
【解析】A项,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搅拌要用玻璃棒,不能用温度计,错误;B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H后的不能和酸反应;合金的熔点通常比它的组成成分的低,错误;C项,硝酸钾同时含有氮、钾两种元素是复合肥;冰和水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是纯净物,正确;D项,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但是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一氧化碳能将赤铁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但是最终得到的铁中会有碳,不是纯铁,错误。
10.【答案】C
【解析】A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B项,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错误;C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正确;D项,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错误。故选C。
11.【答案】A
【解析】A项,熟石灰是碱,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错误;B项,可以用10 mL的量筒量取9.5 mL的水,正确;C项,pH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因此可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正确;D项,盖上锅盖把空气(氧气)隔绝了从而使火熄灭,正确。故选A。
12.【答案】B
【解析】粗盐提纯的操作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不需要吸附操作。故选B。
13.【答案】B
【解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14.【答案】A
【解析】A项,K2SO4和CuCl2溶液混合时,既无沉淀又无水也无气体产生,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B项,NaOH和CuSO4混合时,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C项,HCl和Ba(OH)2溶液混合时,有水生成,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BaCO3和HCl溶液混合时,可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既有水又有气体,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故选A。
15.【答案】D
【解析】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该方法可检验碳酸盐。
16.【答案】Zn(NO3)2 Ag Cu AgNO3、Cu(NO3)2、
Zn(NO3)2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Cu>Ag,把锌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先和AgNO3反应置换出AgNO3中的Ag,然后和Cu(NO3)2发生反应置换出Cu(NO3)2中的Cu。如果Zn粉剩余,则溶液中的Cu(NO3)2和AgNO3全部反应,溶液变成Zn(NO3)2溶液;如果Zn粉不足,若溶液中的AgNO3全部反应,Zn粉继续和溶液中Cu(NO3)2的反应,若溶液中的AgNO3没有完全反应,Zn粉不能和溶液中Cu(NO3)2发生反应。
17.【答案】促进海水蒸发 促进氯化钠溶解 2NaCl+2H2O2NaOH+H2↑+Cl2↑
【解析】(1)风力越大、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2)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3)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
18.【答案】(1)C (2)③ ① ④ (3)硝酸钡 硝酸银 硝酸铵
【解析】(1)根据农药的作用进行解答;(2)根据化肥的性质进行解答;(3)根据硫酸铵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铵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进行解答。
19.【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