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盐 化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以下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Zn粉(ZnO):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CaCO3(Na2CO3):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Na2SO4(H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Zn(NO3)2(AgNO3):加入过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2.下到除杂设计(括号内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O2(HCl) NaOH溶液 洗气
B CaO(CaCO3) H2O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
C KNO3溶液(K2CO3)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NaCl溶液(CaCl2)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3.对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N是盐酸,M为碳酸盐,则C和D中一定有一种易分解
B.若M为可溶性盐,N为可溶性碱,则C和D可能都难溶于水
C.若N,D为单质,M,C为化合物,则M一定是可溶性盐或酸
D.若M和N是盐,则C和D也都是盐
4.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SO4、NaOH、Ca(OH)2、Na2CO3。那么这五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加热一定量的碳铵,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C.向氯化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6.在化学反应方程式X+Y=W+Q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Y、Q为单质,X、W 为化合物,则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B.若X、Y质量之和为 m g,则 W、Q质量之和不小于m g
C.若X、Y、W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且属于复分解反应,则W、Q中必有一种是沉淀
7.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称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B.Na2CO3 碳酸钠 纯碱
C.CaO 氧化钙 熟石灰 D.NaOH 氢氧化钠 苛性钠
8.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Na2CO3,BaCl2,H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D.NaCl,AgNO3,NaNO3,HCl
9.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l-、K+、OH- B.NH4+、OH-、NO3-
C.CO3-、K+、Ba2+ D.SO42-、Fe2+、Na+
10.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在蓝色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
11.以下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尿素CO(NH2)2 B.磷矿粉Ca3(PO4)2 C.氯化钾KCl D.硝酸钾KNO3
12.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Zn(OH)2 NH4Cl NaHCO3 HgO
类别 纯净物 盐 酸 氧化物
A.A B.B C.C D.D
13.稀盐酸中加入下列固体物质后能使其pH显著增大的是 ( )
A.氯化钡 B. 硝酸银 C.碳酸钠 D.铜
二、实验题
14.重庆一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出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置50g、5%的NaCl溶液。
(1)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_____(填图中字母),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A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为_____。
(2)关于粗盐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进行称量 ②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③蒸发时待水分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重新过滤
(3)配制NaCl溶液时,称量精盐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_____(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砝码 B 减少适量砝码 C 增加适量精盐 D 减少适量精盐
(4)配制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填序号)
①粗盐溶解时不充分 ②过滤时滤纸破损
③蒸发时溶液飞溅 ④配溶液时称量的精盐仍潮湿
三、推断题
15.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E、F、G含有同一种元素,A、B、C、E、G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和F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两者分别溶于水后溶液的酸碱性相反.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A与D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D+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B、C、D、E、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B是酸溶液,C为黑色粉末,D为钡盐溶液,E俗称纯碱, F为盐溶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
(1)在图中写出下列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
(2)D+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3)C和足量的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中 A、B、C、D、E、F 是初中常见物质,其 中 A、B、C、D、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 是氧化物, 且 D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8。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 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D 物质是_____(填写化学式)。
(2)写出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 F→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四、计算题
18.某三价金属R的氧化物8 g与42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测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求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2)求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9.向质量为m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滤去沉淀,称量所得滤液总质量为3m.
(1)计算生成沉淀的质量用m表示________;
(2)计算所加硫酸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0.草木炭是一种钾肥,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我县科学技术协会的检测人员为了粗略地测定草木炭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步骤:
①称取草木炭样品20g;
②取100g稀盐酸;
③将称取的草木炭样品全部投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发现它们恰好完全反应(草木炭中除碳酸钾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④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烘干,得到6.2g固体物质.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计算:
(1)草木炭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 .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方程式是:K2CO3+2HCl═2KCl+CO2↑+H2O)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C 6.A 7.C 8.B 9.A 10.A 11.D 12.C 13.C
14.CBA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④ D ②④
15.H2CO3 化合 NH4HCO3NH3↑+CO2↑+H2O Ca2++CO32﹣=CaCO3↓
16. CO2 BaCl2+2AgNO32AgCl↓+Ba(NO3)2 复分解反应 黑色粉末表面产生气泡,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17.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2H2OH2↑+O2↑
18.(1)56(2)35%
19.0.145m 14%
20.(1)69%;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