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同步小练
常见的酸和碱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或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食醋 B.淀粉 C.白糖 D.豆油
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3、许多植物的汁液都可以作酸碱指示剂。下表是菊花浸出液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色情况,在雪碧等碳酸饮料中滴加菊花浸出液会显示( )
指示剂 酸性 中性 碱性
菊花浸出液 红色 紫色 黄色
A.无色 B.红色 C.黄色 D.紫色
4、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溶于水时放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溶于水时放热
C.常用于造纸、纺织、印染、炼油等工业 D.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5、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6、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7、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8、小明想除去卫生间瓷砖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之前,他从家中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物质对铁锈进行处理,这种物质是( )
A.汽油 B.食盐水 C.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 D.米酒
9、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装置中灯泡发光,瓶内盛放的物质可能是(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11、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表面已经生锈的铁片,产生氢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二氧化碳用于制汽水,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___的性质。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又白又硬。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厕所清洁剂和炉具清洁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炉具清洁剂中含有__________,利用其与油脂反应的性质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而厕所清洁剂因含有某些物质,呈强__________(“酸”或“碱”)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4.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同时还能获得氢气、氯气两种化工产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浓硫酸、浓盐酸的挥发性,其中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依次装有浓硫酸、浓氨水、 浓盐酸。
已知:, 为白色固体。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打开,关闭 ,缓 慢拉注射器A活塞 甲中液面上方无明显现象
② 打开,关闭,缓慢拉注射器B活塞 丙中液面上方出现大量白烟
(1)丙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大量白烟()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3)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中无白烟,而丙中出现白烟的原因: 。
14、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
(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 发生了反应。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A.NaCl B.NaOH C.CaO
(2)实验2中,通入一段时间,右边乒乓球 (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 NaO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或“<”)
16、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亚硫酸钠和水,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的原因是 。
(2)沉淀室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剂 NaOH
价格(元/kg) 0.36 2.90
上述工业流程中,处理相同量的,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比用NaOH直接吸收低,原因
是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氧化钙 俗称为生石灰,化学式为CaO,故A不符合题意:氯化氢 (HCl)是一种气体,属于纯净物,而盐酸是HCl的水溶液, 属于混合物,二者不是同种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熟石灰 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与碳酸钙不是同一 种物质,故C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 钠,化学式为NaOH.故D符合题意。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由于雪碧等碳酸饮料呈酸性,而菊花浸出液在酸性条件下呈 现红色,所以在雪碧等碳酸饮料中滴加菊花浸出液会显示红色。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A符合题意; 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不符合题意; 冰水、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C、D不 符合题意。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瓶口不会出现白雾,故 A错误;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 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B正确;稀硫酸和石灰 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 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故C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铜在氢的后面,与稀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若X是稀盐酸,形成的是浅绿色溶液浅绿色溶液中含亚铁离子,c可能是铁,可能是单质,错误;若X是稀硫酸,与b反应形成的是黄色溶液,黄色溶液含有铁离子,b可能是氧化铁,可能是氧化物,B正确;若X是稀硫酸,与a混合得到的是红色溶液,a可能是紫色石蕊溶液,C正确;若X是稀盐酸,形成的是蓝色溶液,蓝色溶液中含有铜离子,d不可能是单质,因为铜不与稀盐酸反应,D正确。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能溶于酸,而白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故可用白醋来处理。
9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A正确;完全反应后属于固体的质量为0,B错误;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硫酸铜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硫酸,图像应先陡后缓,C错误;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加入的稀硫酸中也含水,因此水含量的图像应先陡后缓,D错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烧碱固体和食盐固体中虽然都含有离子,但是在固体中这些离子都不能自由移动,所以烧碱固体和食盐固体不能导电;蔗糖水中含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不导电;硫酸钠溶液中含 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铁片表面的铁锈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产生。A、C 都是一开始就产生H2,故错误;D还没反应,就有H2产生, 故错误。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1)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 Ca(OH)2+CO2=CaCO3↓+H2O
(3)氢氧化钠;酸
(4) 2NaCl+2H2O2NaOH+H2↑+Cl2↑
解析: (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可 用于制汽水;(2)二氧化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用所清洁剂 显酸性,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4)氯化钠溶液在通电的 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
(2)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3)氨分子运动到甲、丙液面上方,甲中硫酸分子没有运动到液面上方与氨分子接触,而丙中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液面上方并与氨分子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
解析: (1)结合题给信息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中液面上方无明显现象,而丙中液面上方出现大量白烟,说明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3)氨分子运动到甲、丙液面上方,甲中硫酸分子没有运动到液面上方与氨分子接触,而丙中氯化氢分子运动到液面上方并与氨分子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故甲中无白烟,丙中出现白烟。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氧气、水蒸气;BC
(2)下降;
解析:
(1)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质量增加,故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CaO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NaOH具有吸水性,所以将铁粉换成CaO或 NaOH,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实验2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左边的乒乓球上升,右 边的乒乓球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杠杆重新平衡。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1) (2)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
解析:(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最终转化为和水。
(2)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由,可得关系式:
80 98
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钠、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因此。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增大接触面积(2)化合(3)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 NaOH的用量
解析:(1)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增大了接触面积,故能充分吸收气体
(2)氧化室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3)处理相同量的,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通过 反应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 NaOH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