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检测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4 21: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盐 化肥》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2.在含有大量Na+、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OH- B.Ag+ C.K+ D.CO32-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3) 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N2(O2) 用木炭点燃
D NaOH溶液(Na2CO3)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4.某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大小为如图所示的“ 金字塔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该反应一定不是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可表示为
D.该反应一定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5.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Fe2O3—Fe B.HCl—H2
C.NaNO3—NaCl D.CO2—CaCO3
6.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用化学变化解释的是( )
A.露置于空气中的铁片表面逐渐出现红棕色
B.用火烤黄铜制成的假首饰,表面变黑
C.冬天人们常用电热板取暖
D.蒸馒头时加入适量的小苏打使馒头变得更加松软可口
7.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B.K2SO4 C.Ca3(PO4)2 D.KH2PO4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利用金属的年代: B.物质的溶解性:
C.空气中物质含量: D.氮元素化合价: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铜丝伸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D.在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10.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2H2O B.3CO+Fe2O32Fe+3CO2
C.BaCl2+CuSO4=BaSO4↓+CuCl2 D.Mg+2HCl=MgC12+H2↑
11.根据下面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推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燃着的木条置于一集气瓶中 木条立即熄灭 气体一定是CO2或N2
C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

A.A B.B C.C D.D
1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水银Ag B.纯碱NaHCO3 C.酒精CH3COOH D.烧碱NaOH
13.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后才能析出晶体
B.盐场必须建在阳光充足、雨量少的地区
C.结晶池中析出盐后的母液没有用途,为防止污染须排入大海
D.盐场利用日晒、风吹晒盐,采取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

二、实验题
14.去除粗盐中的泥沙并测定获得精盐的产率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

(1)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①称量粗盐、②__________、③过滤、④__________、⑤称量精盐。其中必须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
(2)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图17-4(1)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3)搭建图17-4(2)装置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点)。
(5)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不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6)以下是各小组获得精盐的产率及评价,对偏差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
组别 1 2 3 4
产率 75% 65% 88% 72%
教师对产率的评价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①组1: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 ②组2:滤液蒸干后再熄灭酒精灯
③组3:滤液略有浑浊就开始蒸发 ④组4: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

三、推断题
15.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如图所示,A是固体物质,C是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推测C是   气体.
(2)B、F的化学式分别是  、 ,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
(3)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A、B、C、D、E 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铁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可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C 是盐酸,D 是氧化铁,则 A、B、E 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17.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如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E和D是化学工业人们常说的“三酸两碱”中的“两碱”,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俗名是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______?反应。
(3)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种。

四、计算题
18.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量该样品22.8g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186g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的物质质量为200g。试计算:
(1)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19.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稀盐酸可以清除水垢.某学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水垢中的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到200g水垢中,同时测量3min内产生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s 0 30 50 90 120 150 180
质量/g 0 30 50 60 80 66 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一个测量结果有较大的误差,这一点所对应的时间是_____s.
(2)请在如图的坐标系上,以反应时间为横轴,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纵轴,画出能够表明产生气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_____

(3)计算该200g水垢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C 7.D 8.D 9.D 10.C 11.D 12.D 13.C
14.溶解 蒸发结晶 ②③①⑤ ③①② cba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或漏斗下端尖口没紧靠烧杯内壁;或滤纸选择的规格不对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液体直接进入烧杯(或其他合理答案) ④
15.(1)二氧化碳;(2)CaO,Ca(OH)2,可做干燥剂;(3)Ca(OH)2+CO2=CaCO3↓+H2O.
16.Ca(OH)2 CaCO3 Fe 2HCl+Ca(OH)2=CaCl2+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17.纯碱或苏打 复分解 7
18.8.8 12.5%
19.120 150g,75%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