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第三册《黄州新建竹楼记》重点基础知识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必修第三册《黄州新建竹楼记》重点基础知识梳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4 09: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冈竹楼记》重点基础知识整理
学生版
1、 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大者如椽( ) 子声丁丁然( ) 被鹤氅( )衣 刳去其节( ) 雉堞( )圮( )毁 平挹( )江濑 ( ) 幽阒( )辽夐( ) 仅十稔( ) 嗣而葺之( )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
(2)蓁莽荒秽:
三、积累下列古今异义词
(1)比屋皆然
比:古义:
今义:比较,较量。
(2)不可具状
古义:
今义:形状,样子。
(3)公退之暇
古义:
今义:向后移动(跟“进”相对)。
(4)自翰林出滁上
古义:
今义: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
(5)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古义:
今义: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四、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
(1)之
(2)以
(3)其
五、辨析下列加线词语的活用类型,写出其含义
(1)名词的活用
①夏宜急雨:
②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③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2)形容词的活用
①竹工破之: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六、解释句中加线的实词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雉堞圮毁:
因作小楼二间: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亦谪居之胜概也:
竹之为瓦,仅十稔:
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七、积累一词多义

(1)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5)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7)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
(9)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10) 比去,以手阖门(  )
(11)食之,比门下之客( )
(12)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

(1)亦谪居之胜概也( )
(2)沛公不胜杯杓( )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4)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
(5)胜之不武( )
(6)何可胜道也哉( )

(1)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
(2)必躬造左公第( )
(3)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
(4)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1)公退之暇,被鹤氅衣( )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3)被发行吟泽畔( )
(4)泽被后世( )
(5)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

(1)庶斯楼之不朽也( )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3)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
(4)庶民( )
(5)富庶( )
八、重点句子翻译
(1)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3)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4)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九、理解性默写
(1)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提到黄冈地区的百姓家家户户都用剖开的竹子做瓦片儿的原因是 。
(2)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开篇就提到黄冈这个地方生产竹子并且竹子十分粗大的句子是 , 。
(3)在《黄冈竹楼记》中, “ , , ”这三句点出了小竹楼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建楼前周围环境的残破荒凉。
(4)在《黄冈竹楼记》中,“ , ”两句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
(5)在《黄冈竹楼记》中,“ , ”两句对竹楼环境的总括,一实一虚,前者强调空间清幽寂静广远,后者以虚笔撩起读者无尽想象。
(6)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在竹楼的所闻,其中描写冬季所闻的句子是: ,
(7)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在竹楼上的别具雅趣的休闲活动,有弹琴,有咏诗,有下棋,还有投壶,其中描写投壶的两句是: , 。
(8)在《黄冈竹楼记》中,“ , ”这两句作者把自己在竹楼里的谪居生活描写的十分有诗意,一“送”一“迎”同时暗合了时光的流逝。
(9)在《黄冈竹楼记》中,“ , ”这两句作者对自己在竹楼读书时衣着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隐士形象。
(10)在《黄冈竹楼记》中,“ , ”这两句作者写出了自己在竹楼读书时的神态和心态,同时向读者揭露了自己修建竹楼的深层心理原因。
十、名句熟记
(一)课内名句
(1)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二)课外名句
(1)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2)咏竹五首 明代 憨山德清
【其二】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其三】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其四】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3)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十一、素材开发
淡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干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是疯疯癫癫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品读提示: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通过把淡竹与其他事物对比,塑造了竹子外形清瘦且憔悴,与众不同的形象。突出了淡竹的正直、虚心和淡泊的情怀,又联想到了历史与现实中具有淡竹精神的伟人和凡人,赞美了坚持操守、淡泊名利者的高尚品质。文章表明了作者向往心灵自由、精神丰富、坦荡潇洒的人生境界。
教师版
一、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大者如椽(chu?n) 子声丁丁然(zhēng) 被鹤氅(chǎng)衣 刳去其节(kū) 雉堞(dié)圮(pǐ)毁 平挹(y? )江濑 (lài) 幽阒(qù)辽夐(xiòng) 仅十稔(rěn) 嗣而葺之(qì)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被通“披”,覆盖
蓁莽荒秽:“蓁”通“榛”,“蓁莽”为丛生的草木
三、积累下列古今异义词
(1)比屋皆然
比:古义:
今义:比较,较量。
(2)不可具状
古义:
今义:形状,样子。
(3)公退之暇
古义:
今义:向后移动(跟“进”相对)。
(4)自翰林出滁上
古义:
今义: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
(5)幸后之人与我同志
古义:
今义: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答案 (1)①连,并。 (2)描述。(3)回家。 (4)由京城到外地任职,文中指贬为外任。(5)志趣相同。
四、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
(1)之
(2)以
(3)其
答案 (1)助词,的/代词,它/音节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连词,因为/介词,于  (3)代词,指竹子/代词,指用竹造楼/代词,指自己
五、辨析下列加线词语的活用类型,写出其含义
(1)名词的活用
①夏宜急雨:
②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③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2)形容词的活用
①竹工破之: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答案(1)①名词用作动词,下急雨 ②名词作状语,在夏天 ③名词作状语,在冬天 ④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2)①形容词用作动词,破开 ②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眺
六、解释句中加线的实词
竹工破之,刳去其节:刳,削剔,挖空。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比屋,挨家挨户;比,紧挨,靠近。
雉堞圮毁:雉堞,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
因作小楼二间:作,建造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吞,容纳;濑,沙滩上的流水。
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
亦谪居之胜概也: 胜概,美好的生活状况;胜,美好的;概,状况。
竹之为瓦,仅十稔: 稔,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
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嗣,接续、继承;葺,修整。
七、积累一词多义

(1)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紧挨,靠近)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动词,并列)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动词,挨着)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动词,勾结)
(5)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动词,比较,较量)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动词,和……相比较 )
(7)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动词,等到 )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动词,并,列,并排)
(9)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动词,等到)
(10) 比去,以手阖门(动词,等到 )
(11)食之,比门下之客(动词,比照,与……相当)
(12)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动词,联合)

(1)亦谪居之胜概也(优美)
(2)沛公不胜杯杓(能承受)
(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完)
(4)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优美)
(5)胜之不武(战胜)
(6)何可胜道也哉(尽,完)

(1)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名词,次第,次序)
(2)必躬造左公第(名词,宅第,住宅)
(3)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副词,只,仅仅)
(4)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连词,即使,纵使)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名词,光景,状况)

(1)公退之暇,被鹤氅衣(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
(3)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泽被后世(覆盖)
(5)身被十余创,尤不为苦也(遭受)

(1)庶斯楼之不朽也(但愿,或许)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但愿,或许)
(3)中兴机会,庶几在此(也许可以)
(4)庶民(平民)
(5)富庶(众多)
八、重点句子翻译
(1)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 一描述出来。
(2)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我听竹工说:“用竹做瓦,只可以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连续更换.也可),就可以用二十年。
(3)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4)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九、理解性默写
(1)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提到黄冈地区的百姓家家户户都用剖开的竹子做瓦片儿的原因是 。
(2)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开篇就提到黄冈这个地方生产竹子并且竹子十分粗大的句子是 , 。
(3)在《黄冈竹楼记》中, “ , , ”这三句点出了小竹楼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建楼前周围环境的残破荒凉。
(4)在《黄冈竹楼记》中,“ , ”两句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
(5)在《黄冈竹楼记》中,“ , ”两句对竹楼环境的总括,一实一虚,前者强调空间清幽寂静广远,后者以虚笔撩起读者无尽想象。
(6)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在竹楼的所闻,其中描写冬季所闻的句子是: ,
(7)在《黄冈竹楼记》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在竹楼上的别具雅趣的休闲活动,有弹琴,有咏诗,有下棋,还有投壶,其中描写投壶的两句是: , 。
(8)在《黄冈竹楼记》中,“ , ”这两句作者把自己在竹楼里的谪居生活描写的十分有诗意,一“送”一“迎”同时暗合了时光的流逝。
(9)在《黄冈竹楼记》中,“ , ”这两句作者对自己在竹楼读书时衣着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具有仙风道骨的隐士形象。
(10)在《黄冈竹楼记》中,“ , ”这两句作者写出了自己在竹楼读书时的神态和心态,同时向读者揭露了自己修建竹楼的深层心理原因。
参考答案
(1)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2)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3)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
(4)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5)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6)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7)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8)送夕阳,迎素月
(9)被鹤氅衣,戴华阳巾
(10)焚香默坐,消遣世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