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测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测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4 09: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测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中共七大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2.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邓小平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旗帜。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A.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6.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 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 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 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7.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8.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一五计划
C.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 改革开放
9.对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10.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 “一国两制” B. 建立经济特区
C. 建立特别行政区 D. 建立直辖市
11.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实行“一国两制”
C. 建立直辖市 D. 建立特别行政区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七大
1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到“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明确的改革目标是( )
A. 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C.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A.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5.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6.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将其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历史性会议是( )
A. 党的十三大 B. 党的十四大 C. 党的十五大 D. 党的十六大
17.2015年4月,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成立。这体现了我国( )
A. 稳步推进改革开放 B. 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 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D. 逐步增加沿海开放城市
18.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
A. 上海 B. 深圳 C. 南京 D. 厦门
19.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具有创新活力的现化城市,主要得益于国家制定的哪一项重大决策?( )
A. 建立了直辖市 B. 实行“一国两制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建立特别行政区
20.1980年5月,邓小平对安徽的包产到户予以肯定和支持,他对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农业生产方式评价说,“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上述材料中“发明”指的是(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问答题
2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她的诞生、壮大、富强都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年来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卓绝斗争和奋斗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九十八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934-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全民族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简析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作用。
七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周围各县的农民,因为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罗荣桓《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促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中的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精神?







三、材料解析题
23.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中国古代的哪次变法为以后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工作中心指的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试问,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的深化。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减肥”、“自驾游”、“语言时尚化”等社会生活现象说明了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1)对图A、B所示会议教材给出的结论各是什么?图C所示会议有何意义?
(2)写出材料二图中序号①公路名称和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后来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目标。
(3)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对这段话加以理解说明。







答案
1.【答案】C2.【答案】B3.【答案】D4.【答案】A5.【答案】D
6.【答案】A7.【答案】D8.【答案】D9.【答案】C10.【答案】B。
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C
16.【答案】C17.【答案】A18.【答案】D19.【答案】C20.【答案】D
21.【答案】(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发展道路。
22.【答案】(1)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任意两点即可)
(2)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3)香港问题;一国两制。
(4)与时俱进的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不断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23.【答案】(1)商鞅变法。
(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
(3)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改革开放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4.【答案】(1)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2)新藏公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给中国一个安定的建设环境。保家卫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进行土地改革;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改革开放。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