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九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九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14 12: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九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1-5题为单选,6-8题为多选,错选0分,漏选得3分.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量是(  )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2.(5分)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当汽车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则当功率恒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3.(5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视为匀变速),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过程中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3 s
C.汽车刹车后经过3 s的位移为10m
D.t=0.05s时汽车的速度为7.5 m/s
4.(5分)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力F的功率是(  )
A. B. C. D.
5.(5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并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m的某物块由静止释放在传送带上的左端,经过时间t物块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块加速过程,摩擦力对物块做正功
B.物块匀速过程,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
C.摩擦力对木块做功为
D.摩擦力对木块做功为0.5 μmgvt
6.(5分)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半径之比为2:9 B.它们的半径之比为1:2
C.它们的周期之比为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3
7.(5分)质量相同的两个摆球A和B,其摆线长LA>LB,它们都从同一水平位置而且摆线都处于水平状态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以此位置为零势能面,到达最低点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动能EkA=EkB
B.它们的机械能EA=EB
C.它们的加速度aA=aB
D.它们对摆线的拉力TA=TB
8.(5分)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它们的运转周期为T,两星到某一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那么,这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
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
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为m1:m2=R2:R1
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
二、填空题(8分)
9.(2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是(  )
①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
②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③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
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影响.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10.(6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   。(g取9.8m/s2)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11.(16分)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距地面高度为h1的近地圆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最后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求:
(1)卫星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大小;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12.(16分)如图所示,长为R的不可伸长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连接一只小球,小球与地面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但小球不受地面支持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现给小球一沿水平方向的初速度,使其开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小球到达最高点时轻绳突然断开,已知最后小球落在距初始位置水平距离为4R的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图中所标初速度v0的数值未知)
(1)绳突然断开时小球的速度;
(2)小球刚开始运动时对绳的拉力。

13.(20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点.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物块P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物块P过B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右边缘D点飞离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上的N点.若D、N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B、D两点之间的距离亦为s,物块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P可视为质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P运动到D点时速度υD的大小;
(2)物块P过B点时的速度υB的大小;
(3)若将质量为5m的物块Q(也可视为质点)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释放后物块Q刚好停在B点,设两物块均用同种材料制成且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求B、C两点之间的距离L.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济南九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1-5题为单选,6-8题为多选,错选0分,漏选得3分.每小题5分,共40分)
1. 解:AB、物体既然做曲线运动,那么它的速度方向肯定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速度一定在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故速率可能不变,故A错误,B正确。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恒力作用,如平抛运动,但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只要力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即可以做曲线运动,故合外力可以不变,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 解:对汽车受力分析,设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ma,所以F=f+ma,所以功率P1=Fv=(f+ma)v,解得f=﹣ma,
当功率恒为P2时,设最大速度为v′,则P2=F′v′=fv′,所以v′==,所以B正确。
故选:B。
3. 解:AB、根据0﹣v2=﹣2ax得 x=v2,结合题图可知 ,解得a=5 m/s2,则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 m/s2,又由图线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 v0=10 m/s,则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 t═=2 s.故AB错误。
C、刹车过程经过3 s的位移等于前2 s内的位移,由题图可知位移为10 m,故C正确。
D、t=0.05s时刻的速度v=v0﹣at=10﹣5×0.05m/s=9.75m/s,故D错误。
故选:C。
4.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
F=ma,所以a=
t1时刻的速度为V=at=t1,
所以t1时刻F的功率为P=FV=F?t1=
故选:C。
5. 解:A、物块加速运动时,就是摩擦力作为动力使物体运动的,所以摩擦力对物体做的是正功,故A正确。
B、物块匀速过程中,物块和传送带一起运动,此时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所以摩擦力的功为零,故B错误。
C、由动能定理可得W=△EK=mv2,故C正确。
D、由于f=μmg,l=t=vt,摩擦力对木块做功W=fl=0.5μmgvt,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6. 解:A、B、根据v=rω得,半径r=,因为角速度之比为3:1,线速度之比为2:3.则半径之比为2:9,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T=知,角速度之比为3:1,则周期之比为1:3,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7. 解:A、两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对于任意一球有:mgL=mv2﹣0,到达最低点的动能:EK==mgL,由于LA>LB,可知,它们的动能EKA>EKB,故A错误;
B、初始位置两球的机械能相等,所以在最低点,两球的机械能相等,EA=EB,故B正确;
C、在最低点,加速度:a===2g,所以两球加速度相等,aA=aB,故C正确;
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ma,解得:T=3mg,所以绳子拉力相等,TA=TB,故D正确;
故选:BCD。
8. 解:
AC、如图,对m1有:G=m1R1①
对m2有:G=m2R2②

解得:=,则两者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C正确。
BD、由①得:m2=
由②得:m1=
两者质量之和:m1+m2=,故BD正确。
故选:BCD。

二、填空题(8分)
9. 解:①当斜槽末端切线没有调整水平时,小球脱离槽口后并非做平抛运动,但在实验中,仍按平抛运动分析处理数据,所得的初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肯定不相符,故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会造成误差,所以①会引起实验误差。
②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锤线,就不能调节斜槽末端切线水平,和①类似,所以②会引起实验误差。
③只要让它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情形下,即使球与槽之间存在摩擦力,仍能保证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因此,斜槽轨道不必要光滑,所以③不会引起实验误差。
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时,物体做的就不是平抛运动了,平抛的规律就不能用了,所以④会引起实验误差。综上所述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有①②④,
故选:B。
10. 解:从图中看出,a、b、c、d 4个点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x=2L,因此这4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即△y=gT2=L,再根据v0=
解出v0=2代入数据得v0=0.70m/s。

故答案为:2;0.70m/s。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11. 解:(1)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数为G,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a;
物体在地球赤道表面上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
G=mg;
解以上两式得:a=.
(2)设远地点B距地面高度为h2,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R+h2)
解得:h2=﹣R.
答:(1)卫星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大小a=;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R.
12. (1)绳突然断开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得:t==,
小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vt得:v===2;
(2)在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v0=
小球在最低点做圆周运动,根据得:
T﹣mg=m
解得:T=9mg。
根基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绳的拉力为9mg。
1)绳突然断开时小球的速度为2;(2)小球刚开始运动时对绳的拉力为9mg。
13. 解:(1)将物块P过D点后做平抛运动有:
h=gt2
s=υDt
得 υD=s
(2)物块P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μmgs=mυD2 ﹣mυB2
得 υB=
(3)物块P从C点运动到B点,运用动能定律得:
W﹣μmgL=mυB2 ﹣0
物块Q从C点运动到B点,运用动能定律得:
W﹣μ?5mgL=0﹣0
解得 L=+
答:(1)物块P运动到D点时速度υD的大小是s;
(2)物块P过B点时的速度υB的大小是;
(3)B、C两点之间的距离L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