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独立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唱《编花篮》。感受其河南独特的地方韵味。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其独特的地方韵味,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来,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并能和老师一起边唱歌边律动。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挖掘歌曲的旋律特点,歌词特点,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加入歌曲的情绪与情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五年级音乐《编花篮》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上一段戏曲,大家来听听它叫什么名字(师演唱东北二人转《小拜年》片段),让学生了解歌曲类型——民歌,让学生了解我国各个地区的民歌有着不一样的风格特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首具有豫剧特点的河南民歌《编花 篮》 。 (播放课件)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
1 、播放课件,初听歌曲。
让学生找出有特点的乐句,老师范唱并讲解乐句中音准节奏。(乐曲第一句和乐曲最后一句)分别讲解(播放课件)
2、教学生说一句河南话,让学生模仿,让学生充分感受河南语言风格、特色。
3、结尾“那哈依呀嗨”和“哎”这两个地方要带有一点豫剧的润腔,先范唱,再让学生模仿。在模唱的过程中,感受和豫剧的相同之处,进而体验出戏曲中的咬字和歌曲中的咬字都具有河南方言的特点。
4、教师唱“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并通过自身的演唱,体会音乐的滑音、甩腔等演唱特点。
5、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方言在歌曲中的重要作用。
6.跟音乐按节奏读歌词,师前半句,生后半句,并拍击节奏。
7.让学生仔细观察乐句最后一个字及歌词中出现的称词,让学生了解押韵和称词是民歌的基本特点。
8.找出歌曲中歌词相同乐句。通过不断的重复、变化学生进行学唱,通过反复演唱练习,掀起孩子们学唱的新的高潮。再来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再来仔细学唱。
9.用图谱方式小蜜蜂表示附点音符,小蝴蝶表示没有附点的音符。
10.重点与难点解决:“
师范唱:有表情和无表情演唱的区别 ?
师:哪个更好听?
小结:在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提起笑肌,微笑,将声音位置提高。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跟着老师一起演唱。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lan”再完整的唱一遍,相信你们唱得一定比上次好。
11、学唱歌词
师:听到同学们这么悦耳的歌声,老师都想把歌词唱
出来了,请同学们伸出双手为老师打节拍。
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录音自学歌词。
师: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说(互相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帮助)
师:完整的把歌曲再唱一遍,注意刚才唱得不满意的乐句唱准确。
加上插花,编花篮的动作唱一遍 。
12、处理歌曲的感情
师:同学们学得真快,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范唱的和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
生:听录音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比我们唱得更欢快、喜悦等。前面部分唱得很跳跃,后面一部分唱得比较舒展。
师:大家说得真好,让老师也从同学们的歌声中听到喜悦,从表情上看到快乐,行吗?
生:有感情的唱。
13、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情感处理。启发学生分别从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来体现歌曲的情绪与意境。如:1~4小节,旋律轻巧、富有动感,可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5~8小节,旋律优美流畅,可以用抒情、赞美的声音演唱。9~10小节,运用了四、六度音程大跳以及附点节奏,具有戏剧性、唱时要非常开心,唱腔高亢,最后11~17小节节奏丰富,旋律线条跌宕起伏,演唱时声音要明快,要尽情地表情出劳动时人们愉快的心情。
启发完情感之后,再让学生跟琴尽量大声,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最后我再播放歌曲,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歌曲的情绪与意境。
14.音乐实践与创作延伸:除了学习新歌之外,还提倡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如让他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律动,动作可模仿编篮、看花、摘花等。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拍手捻指、拍手拍腿进行声势训练。
15.师学生在欢乐,热烈,祥和的气氛中来结束我们的这节音乐课。
课后小结:同学们,河南民歌《编花篮》只是我国千万民歌当中的一首,老师希望你们可以能够主动去了解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