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
静电场
5 电 势 差
素养目标定位
※ 理解电势差的概念
※※ 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会用WAB=qUAB解决有关问题
※ 知道电势差和电势、等势面的关系
素养思维脉络
课前预习反馈
1.定义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________,也叫________。
2.关系式
设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φA,B点的电势为φB,则:A、B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UAB=__________。
B、A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BA=__________。
所以UAB=______UBA。
知识点 1
电势差(电压)
差值
电压
-
3.电势差的正负
电势差是________,但有正、负。电势差的正、负表示两点间电势的高低。所以电场中各点间的电势差可依次用__________相加。
4.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差与电势的单位相同,均为________,符号______。
标量
代数法
伏特
V
知识点 2
电势差与静电力做功的关系
EpA-EpB
电场能
单位正电荷
『判一判』
(1)电场中两点的电势越高,电势差越大。 ( )
(2)UAB>0说明从A到B电势降低。 ( )
(3)电势差有正负值,是矢量。 ( )
(4)WAB>0说明电荷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 ( )
(5)若UAB>0,则电场对电荷q做的功WAB>0。 ( )
(6)公式WAB=qUAB适用于任何电场,不必考虑静电力的大小和电荷移动的路径,对于静电力是变力时,也同样适用。 ( )
思考辨析
×
√
×
√
×
√
『选一选』
如图所示,是一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箭头线)和等势面(虚线),两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为2 V,有一个带电荷量为q=-1.0×10-8 C的电荷,从A点沿不规则曲线路径移到B点,静电力做功为 ( )
A.-2.0×10-8 J
B.2.0×10-8 J
C.1.60×10-7 J
D.-4.0×10-8 J
解析:WAB=qUAB=-1.0×10-8×2 J=-2.0×10-8 J。故选A。
A
『想一想』
观察图片,回答图中问题并思考:电势零点改变时,各点间的电势差是否改变?
解析:若C点电势为零,A点电势为4 V,B点电势为2 V。比较可得,电势零点改变时,各点间的电势差不变。
课内互动探究
探究一 对电势差的理解
户外的高压输电线,电压高达几十万伏,落在高压线上的小鸟并没有触电受伤,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1
提示:户外高压线上的几十万伏高压是指相邻输电线之间的电势差,而小鸟是站在一根高压线上,两爪之间的电势差非常小,流过小鸟的电流也非常小,当然没有生命危险。
1.关于电势差的四点说明
(1)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由电场本身决定,与在这两点间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静电力做功的大小无关。在确定的电场中,即使不放入电荷,任何两点间的电势差也有确定值。
(2)讲到电势差时,必须明确所指的是哪两点的电势差。A、B间的电势差记为UAB,B、A间的电势差记为UBA。
(3)电势差为标量,有正、负之分,电势差的正负表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的高低。
(4)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无关。
2.电势差与电势的比较
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6 C的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5 J,再将电荷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1.2×10-5 J,求A与B、B与C、A与C间的电势差。
典例 1
答案:5 V -2 V 3 V
〔对点训练1〕 一个电荷量为10-6C的负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电场力要做功2×10-6 J,从C点移到D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7×10-6 J,若已知C点比B点电势高3 V,且A、B、C、D四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则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
C
探究二 静电力做功的多种求解方法
带电粒子可能在匀强电场中运动,也可能在非匀强电场中运动,可能是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也可能是在多个力作用下运动,可能是做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做曲线运动……
2
思考:公式WAB=qUAB适用于任何电场吗?适用于带电粒子受多个力的情况吗?功的公式W=Fscos θ可以用来计算静电力做的功吗?
提示:适用;适用;可以。
1.电场力做功的求解四法
四种求法 表达式 注意问题
功的定义 W=Fd=qEd (1)适用于匀强电场
(2)d表示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功能关系 WAB=EpA-EpB=-ΔEp (1)既适用于匀强电场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
(2)既适用于只受电场力的情况,也适用于受多种力的情况
电势差法 WAB=qUAB
动能定理 W静电力+W其他力=ΔEk
典例 2
解题指导:因为Q是正点电荷,所以以Q为圆心的球面是一个等势面,这是一个重要的隐含条件。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是变力,所以不能直接用W=Fl求解,只能考虑运用功能关系。
〔对点训练2〕 (2019·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0°的光滑固定斜杆底端固定一个带负电、电量为Q=2.0×10-4 C的小球A,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B从斜杆的底端a点(与A靠得很近,但未接触)静止释放,小球沿斜面向上滑动过程中速度v随位移s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求:
(1)小球B的荷质比q/m;
(2)小球B在b点时速度到达最大,求a、b两点的电势差Uab。
答案:(1)2.5×10-5 C/kg (2)-1×106 V
核心素养提升
1.只有电场力做功
只发生电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为:W电=-ΔE电=ΔEk。
2.只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
只发生电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三者之和保持不变,功和能的大小关系为:W电+WG=-(ΔE电+ΔEp)=ΔEk。
电场中的能量转化问题
3.多个力做功
多种形式的能参与转化,要根据不同力做功和不同形式的能转化的对应关系分析,总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其关系为:
W电+W其他=ΔEk。
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
A.动能减少
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少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案 例
C
解析:由于轨迹向合力的方向弯曲,可知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合力的方向向上,合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增加,A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B错误;因油滴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只发生电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从a到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D错误,C正确。
课内随堂达标
课后课时作业
第一章 5
1.(多选)(2019·山东高密一中高二上学期月考)关于电势差UAB和φA、φB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UAB表示B点相对于A点的电势差,即UAB=φB-φA
B.UAB和UBA是不同的,它们有关系UAB=-UBA
C.φA、φB都有正、负,所以电势是矢量
D.零电势点的规定是任意的,但人们通常规定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
解析:UAB表示A点相对于B点的电势差,UAB=φA-φB,A错误;UBA表示B点相对于A点的电势差,UBA=φB-φA,故UAB=-UBA,B正确;电势是标量,正、负号是相对于零电势点而言的,正号表示高于零电势点,负号表示低于零电势点,C错误;零电势点理论上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但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零电势点,D正确。
2. (多选)(2019·福建漳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等势面的分布,电荷量为1.6×10-9 C的正电荷从A到B静电力做功W1,从B到C静电力做功W2,从C到D静电力做功W3,若从A直接到D静电力做功W4,则( BD )
A.W1=3.2×10-8 J B.W2=1.6×10-8 J
C.W3=3.2×10-8 J D.W4=-4.8×10-8 J
解析:静电力做功与电荷运动的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从A到B,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为W1=qUAB=q(φA-φB)=1.6×10-9×(-40+20) J=
-3.2×10-8 J,选项A错误;同理可得选项B、D正确,C错误。
3.(2019·福建省同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地面上,相隔4L的A,B两点固定有两个电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a,O,b是AB连线上的三点,且O为中点,Oa=Ob=L。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点电荷以初速度v0从a点出发沿AB连线向B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电荷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作用,但速度为零时,阻力也为零。当它第一次运动到O点时,速度为2v0,继续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刚好为0,然后返回往复运动,直至最后静止在O点。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求:
(1)电荷q受到的阻力大小?
(2)aO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3)电荷q在电场中运动的总路程?
答案:(1) (2) (3)9L
解析:(1)从a到b点过程中,根据对称性,φa=φb,根据动能定理:-f(2L)=0-mv,解得f=。
(2)从a到O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qUaO-fL=m×4v-m×v,解得UaO=。
(3)最后停在O点,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qUaO-fs=0-m×v,解得s=9L。
第一章 5
[练案5]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2019·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
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
C.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D.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
解析:电势差是标量,电场力做功也是标量。故A错误。根据UAB=知,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故B正确。两点间的电势差与移动的电荷量无关,由电场本身决定。故C错误。根据UAB=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差不一定大于零,若电荷带负电,电势差小于零。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正点电荷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荷量为q=+3.2×10-19 C的试探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功为W=6.4×10-20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等于( B )
A.0.5 V B.0.2 V
C.5 V D.2 V
解析:UAB== V=0.2 V,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3.(2019·广东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在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75 V,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BC=-200 V,则A、B、C三点电势高低关系为( C )
A.φA>φB>φC B.φA<φC<φB
C.φC>φA>φB D.φC>φB>φA
解析:由题意,UAB=φA-φB=75 V,则得:φA>φB;
UBC=φB-φC=-200 V,则得:φB<φC;
又UAC=UAB+UBC=(75-200) V=-125 V,
则得:φA<φC;
故有:φC>φA>φB;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2019·陕西西工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月考)如图所示,B、C、D三点都在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某同心圆弧上,将一试探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功大小比较( CD )
A.WAB>WAC B.WAD>WAB
C.WAC=WAD D.WAB=WAC
解析:点电荷的等势面为同心球面,故B、C、D三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故UAB=UAC=UAD,将同一试探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B、C、D各点,由功的计算公式W=qU可得电场力做功相同,故选C、D。
5.(2019·云南省永善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10-2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0.1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 ABC )
A.B点的电势为0 V B.电场线方向从右向左
C.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1 D.微粒的运动轨迹可能是轨迹2
解析:因微粒仅受电场力作用,且由A点到B点时动能减少,故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轨迹应为虚线1;由WAB=UAB·q=-0.1 J,可得:UAB=-10 V,由UAB=φA-φB,可得φB=φA-UAB=0 V,综上所述选项A、B、C正确。
二、非选择题
6.闪电是云层与云层或云层与高大建筑物间放电所致,在放电过程中将释放大量能量。2015年8月10日,广州海珠湖公园一木屋被雷电击中,三人受伤。据有关专家估算雷击时释放能量约为3.2×106 J,假若从云层移向木屋的电量为32 C,则云层与木屋间电势差为__1×105__ V,相当于释放电子__2×1020__个。
解析:雷击时释放能量约3.2×106 J,故电场力做功W=3.2×106 J,U== V=1×105 V,相当于释放的电子数:n===2×1020(个)。
7.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底部的C点,斜面上有A、B两点,且A、B和C在同一直线上,A和C相距为L,B为AC的中点。现将一带电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当带电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好又为零,已知带电小球在A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静电力常量为k,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2)B和A两点间的电势差(用Q和L表示)。
答案:(1) (2)k
解析:(1)对带电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带电小球在A点时有mgsin30°-k=maA,带电小球在B点时有-mgsin30°=maB,且aA=,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aB=。
(2)由A点到B点应用动能定理得mgsin30°·-UBA·q=0。由mgsin30°-k=maA可得mg=k,解得UBA=。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如图所示,a、b、c三条虚线为电场中的等势面,等势面b的电势为零,且相邻两个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A时的动能为10 J,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速度为零,当这个粒子的动能为6 J时,其电势能为( D )
A.14 J B.4 J
C.0 D.-1 J
解析:相邻两个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Uab=Ubc,所以qUab=qUbc,即: Wab=Wbc=WAB
而:WAB=0-EkA=-10 J
所以,粒子在等势面b上时的动能
EKb=5 J
从而可以知道粒子在电场中的总能量值为5 J。
当这个粒子的动能为6 J时,EP=E-EK=(5-6) J=-1 J。所以选项ABC都错误,选项D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空气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 C )
A. B.
C. D.
解析:粒子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得:
qUAB-mgh=mv-mv
因为vB=2v0,
若只考虑粒子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由运动学公式知v=2gh
由以上三式,则有UAB=,故选C。
3.(2019·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a、b、c表示某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U,φb=,φc=。一带电粒子(所受重力不计)从等势面a上某点由静止释放后,经过等势面b时速率为v,则它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 C )
A.v B.v
C.2v D.4v
解析: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对粒子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a→b过程,有:qUab=mv2;据题得:Uab=φa-φb=U-=
联立得:q· =mv2 ①
a→c过程,有:qUac=mv;
据题得:Uac=φa-φc=U-=。
联立得:q·=mv ②
由①②可得:vc=2v故选C。
4.(2019·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空间某区域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电性未知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若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BC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为EA>EB、φA<φB
B.若v1>v2,则电场力一定做负功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v-v-2gh)
D.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mv-mv
解析:由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电场线疏处电场强度小,可知,EA<EB。由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A>φB。故A错误。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qU=mv-mv,若v1>v2,可知电场力做功W=qU一定为负,故B正确。由上式得,A、B两点间的电势差U=(v-v-2gh),故C正确;电场力做功为W=qU=mv-mv-mgh。故D错误。
5.(多选)(2019·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如图甲所示,一绝缘的竖直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一光滑细杆从圆心垂直圆环平面穿过圆环,杆上套有带正电的小球,现使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后经过b、c两点,运动过程中的v-t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带电圆环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为零
B.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电势差UabD.小球由b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于0.55 m/s
解析: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和对称性可知,带电圆环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为零,A正确;由乙图知,小球在a处的加速度小于b处加速度,由qE=ma知,a点场强小于b点场
强,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qUab=mv=0.08 m,qUbc=mv-mv= m×(0.72-0.42)=0.165 m,可得Uab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空间有场强E=1.0×103 V/m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长L=0.4 m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m=0.05 kg带电量q=+5×10-4 C的小球,拉起小球至绳水平后在A点无初速度释放,当小球运动至O点的正下方B点时,绳恰好断裂,小球继续运动并垂直打在同一竖直平面且与水平面成θ=30°、无限大的挡板MN上的C点。试求:
(1)绳子至少受多大的拉力才能被拉断;
(2)A、C两点的电势差。
答案:(1)3 N (2)1 600 V
解析:(1)A→B由动能定理及圆周运动知识有:
(mg+qE)·L=mv
F-(mg+qE)=得:F=3 N
(2)由(1)可知到达B点的速度为vB=
在C点根据速度关系有:vcsin θ=vB
从A→C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g+qE)hAC=mv-0
qUAC+mghAC=mv-0
得:UAC=1 60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