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习题及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制度是( )
A.县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主要表达的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白莲开”是指(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澳门回归祖国
C. 香港回归祖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
A.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 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武力的方式
5、一位澳大利亚学者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各民族一律平等
6、“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歌曲《东方之珠》中包含了( )
①香港的悠久历史和百年沧桑 ②香港人的精神归属及家园情结
③基督教的忧患意识和天命思想 ④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和情怀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 )
A.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C.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8、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9、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 “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全国 B.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 “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11、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要求少数民族必须使用汉字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13、如下表所示,这些措施( )
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14、进入21世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5、2017年,在香港热烈庆祝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时,内蒙古也在庆祝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为( )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C.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6、台湾地区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习近平主席同马英九会面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二、非选择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一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结合所学说一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实施是在何时?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中共十九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
(3)你从以上国家治理创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1---5、BDBCA
6---10、CDBBB
11---16、BBAABA
二、非选择题
1、(1)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2、(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艰苦奋斗;内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创新要立足国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