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29张)教案 课件 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29张)教案 课件 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03 10:59:27

文档简介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并能说出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4.对家乡的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评价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方向,推出合理化的建议。
5.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出示视频:

师:徽州民居的外部形态主要有大块白色墙体构成。日出到日落,光的投影变幻无穷,犹如一副丹青水墨画。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该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异彩纷呈。安徽歙县徽派建筑在选色上反差很大,以黑白为主。这两地的建筑景观风格迥异,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建筑景观的不同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章乡村和城市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出示材料:草原文化图片(生产方式、娱乐、民居、服饰、饮食)和草原长调歌曲


此处使用平台资源【地理探索】草原长调音频
师:屏幕上所展示的材料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草原文化,它是我国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思考:
1.草原文化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可能的答案)生产方式、娱乐、民居、服饰、饮食……
2.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当地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饮食为乳肉产品;为方便放牧,民居是便于拆卸的蒙古包;为方便骑马和御寒,服装为蒙古袍……
3.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草原文化”吗?
生:(可能的答案)草原文化是指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出示图片:中国地域文化空间分布图

师:草原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不同地域依据各地自然环境不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正如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板书)地域文化
出示图片:山峦云海、瀑布等自然景观图

师: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地域景观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类,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欣赏自然景观。

出示图片:俄罗斯教堂、江南丘陵等人文景观图

师:人文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例如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出示图片:上海外滩、周庄、拓荒牛雕塑

师:结合教材P43页文字资料,说一说它们代表的地域文化。
生:(可能的答案)外滩象征了上海东西方文化交融,展现了曾经外交的繁荣;周庄体现了水乡的特色,建筑颜色与当地环境融为水墨画;拓荒牛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与深圳城市发展历史密切相关。
师: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出示图片:浙江金华八卦村、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窑洞

师:这三张图片分别属于乡村聚落、城镇聚落和典型民居,它们又代表了怎样的地域文化呢?
生:(可能的答案)八卦村从高空俯视,全村呈八卦形,房屋、街巷的分布走向恰好与历史上写的诸葛亮九宫八卦阵暗合;威尼斯水网密布,主要交通工具以船为主,多拱桥连接河两岸的交通,建筑临水而建;窑洞是反映当地降水稀少,黄土深厚,就地取材的典型民居,显示出当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师:因此我们发现可以从城乡景观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影响。
板书:城乡景观
出示图片:红河哈尼梯田所在位置图、景观图、景观剖面示意图


师:位于云南红河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集中体现了生态和谐、山水秀丽、古老农耕文明保护完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请大家阅读教材P43-44页活动中的图文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梯田景观属于什么类型的景观?
生:(可能的答案)人文景观、乡村景观。
2.哈尼梯田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山地多,平地少。
3.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A.生产活动 B.用水、 用地制度 C.价值观、 审美情趣
生:(可能的答案)生产活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用水、用地制度:①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②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价值观、审美情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生:(可能的答案)据材料中“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知,地域文化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但伴随经济发展,原有生产方式可能需要调整。由于各地自然和人文条件差异显著,梯田文化很难传播,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可以传播。
5.该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可能的答案)以景观保护为前提;因时因地制宜,不要生搬硬套……
师: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红河地区的地域文化就蕴藏在哈尼梯田景观中,可见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其实是相互作用的,地域文化影响景观形成,景观又反映出地域文化特色。
板书:由“地域文化”到“城乡景观”之间绘制双向箭头,“地域文化”到“城乡景观”箭头上写“影响”,反向箭头上写“反映”
出示:婺源月亮湾景观图

师: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阅读图文资料,思考在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布局有何作用?
生:(可能的答案)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师:乡村中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特征影响明显,因此乡村景观能够更加直接反映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更加鲜明的人地和谐理念。月亮湾的村落与农田的位置关系就能很好的反映出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这也是地域文化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
板书:空间格局
出示图片:土楼景观图、土楼剖面示意图

师: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阅读图文资料及教材P45永定土楼介绍,思考城堡式的建筑土楼有何作用?
生:(可能的答案)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师:可见,土楼这一典型民居能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关系、精神追求。所以地域文化还会深深影响乡村聚落中的典型民居。
板书:民居
出示图片: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图

师:阅读“宏村平面图”和教材中案例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宏村利用主干道水系统,将流水引导各家各户。请分析宏村构建村落水系的价值。
生:(可能的答案)不仅能够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调节气候,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能营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意境,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2.以宏村中的具体建筑为例分析乡村景观如何体现地域文化?
生:(可能的答案)树人堂、承志堂、敬德堂等建筑体现家风传承,南湖书院体现耕读文化……
3.请以宏村为例,说明应该如何保护古村落文化景观。
生:(可能的答案)保护古村落的建筑和古老的村落水系,注重保护村落赖以生存的田地、山林、河流及其生态环境,保持村落文化的记忆,重视村落发展诉求,维护村落文化景观发展……
出示图片:爨底下村景观图、山地三合院、高于地面房屋

师:在北京京西地区有一处非常知名的古村落——爨底下村,该村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是我国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村里建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
读图思考:
1.山地三合院建筑中什么地方体现了地形、气候的影响?
生:(可能的答案)地形起伏较大,所以院落狭窄;为接受光照,房屋坐北朝南;冬季气温较低,院落较封闭……
2.建筑房屋时抬高地面的目的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防洪
出示图片:苏州、丽江古城、凤凰古城景观图

师:城镇与乡村相比,无论在其规模上,还是服务设施、功能等各方面,都比乡村大得多,齐全得多。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一样,也同样受到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出示图片:苏州历史街区鸟瞰图、山塘街景观图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苏州城镇的案例来了解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阅读教材P48 “人家尽枕河”案例,思考:
1.“人家尽枕河”的意思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居民房屋都临河建造。
2.苏州的自然特征与当地“人家尽枕河”景观之间的关系?
生:(可能的答案)临河设镇,方便取水和航运,建筑材料也多用砖石和木材,建筑颜色多白色和青色,整体色彩基调与周围自然山水和谐相生,融为一体。
3.建筑的粉墙黛瓦体现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苏州多河流,居民临水而居,粉墙黛瓦互相辉映。建筑本身用白灰抹墙,用黑瓦遮盖住房顶,这种黑白的建筑风采,与中国水墨画相似,更适合江南水乡的气质和神韵。
4. “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生:(可能的答案)苏州城市建筑的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对它的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城镇景观价值的认识、保护和利用,从而使建筑和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广泛关注。
5.苏州改造、整治、修复山塘历史街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生:(可能的答案)因时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结合地区实际情况。
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地域文化同样会对城镇的空间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出示图片:北京道路交通图、紫禁城鸟瞰图


师:紫禁城在北京城市中的空间位置和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网的形状能够反映出什么地域文化含义呢?
生:(可能的答案)皇权至上,天圆地方。
师:大家答得非常好,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天圆地方,北京城市的整体形态及道路格局皆为方形。紫禁城内部的道路和建筑也都呈方形,坐北朝南。城市布局也是以象征皇权的紫禁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出示:莫斯科市区道路布局图、市中心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景观图

师:与北京的文化不同,在莫斯科有许多东正教特色的圆形宗教建筑。其道路布局也呈现圆形。城市布局以教堂为中心向四周拓展。
板书:空间格局
师:课程开始时我们提到位于南美洲太平洋东岸智利的瓦尔帕莱索,该城市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在大洋彼岸的意大利,我们在海边的五渔村也发现了同样五颜六色的房屋,你知道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生:(可能的答案)两地都是港口,颜色鲜艳的房屋能够从远处看到;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师:可见,地域文化也会影响到城镇建筑的色调。
板书:色调
师:地域文化对城镇中的民居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课下我们做了调查和研究。下面就请各小组汇报。
生:分组汇报(制作PPT)
汇报内容包括:四合院的平面图、特色、历史发展沿革、各建筑功能、影响其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目前使用和保护状况,并依据调查结果总结四合院体现的地域文化内容,最后为四合院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
师:北京老城的四合院在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其布局也深受北京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随之时代的发展,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四合院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调查研究北京四合院的开发保护情况,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民居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域文化的概念,然后从很多具体的城乡景观案例中了解到地域文化会影响到城乡景观的形成,同样城乡景观也在反映着当地的地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和和谐共处。最后我们通过调查北京市四合院的布局、开发与保护现状活动,地域文化的角度认识到保护传统民居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共29张PPT)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二章 乡村和城市
课程引入
这两地的建筑景观风格迥异,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建筑景观的不同特点?
此处使用平台资源【知识解析】徽派马头墙
此处使用平台资源【课程引入】瓦尔帕莱索与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概念
1
草原文化是指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
草原长调
1.草原文化可以表现在哪些方面?

2.草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3.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草原文化”吗?
生产方式、娱乐、民居、服饰、饮食等方面
当地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因此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饮食为乳肉产品;
为方便放牧,民居是便于拆卸的蒙古包;为方便骑马和御寒,服装为蒙古袍。
一、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一、地域文化
地域景观
2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地域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地域文化
地域景观
2
通过视频欣赏自然景观
此处使用平台资源【知识解析】庐山云雾
一、地域文化
地域景观
2
人文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
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地域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地域文化
深圳拓荒牛
江苏周庄
上海外滩
结合教材P43页文字资料,说一说它们代表的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
地域景观
2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意大利威尼斯
窑洞
它们代表了什么样的地域文化呢?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
活动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集中体现了生态和谐、山水秀丽、古老农耕文明保护完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特点。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
活动
阅读“红河哈尼梯田”案例,思考:
1.梯田景观属于什么类型的景观?

2.哈尼梯田景观的形成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是什么?
人文景观(乡村景观)
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②山地多,平地少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
活动
3.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A.生产活动 B.用水、 用地制度 C.价值观、 审美情趣
生产活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
用水、用地制度:①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②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价值观、审美情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红河哈尼梯田
活动
4.讨论这些地域文化是否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不同地方传播?
据材料中“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知,地域文化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但伴随经济发展,原有生产方式可能需要调整。
由于各地自然和人文条件差异显著,梯田文化很难传播,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可以传播。
5.该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时因地制宜,不要生搬硬套。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意大利威尼斯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
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乡村景观。
阅读图文资料,思考:在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布局有何作用?
婺源·月亮湾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
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阅读图文资料及教材P45永定土楼介绍,思考:城堡式的建筑土楼有何作用?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阅读“宏村平面图”和教材中案例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宏村利用主干道水系统,将流水引导各家各户。请分析宏村构建村落水系的价值。
2.以宏村中的具体建筑为例分析乡村景观如何体现地域文化?
3.请以宏村为例,说明应该如何保护古村落文化景观。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体现耕读文化
提供消防用水,并能调节村庄气温
体现家风传承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是我国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村里建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
山地三合院
高于地面的房屋
读图思考:
1.山地三合院建筑中什么地方体现了地形、气候的影响?
2.建筑房屋时抬高地面的目的是什么?
防洪
地形起伏较大,所以院落狭窄;为接受光照,房屋坐北朝南;冬季气温较低,院落较封闭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城镇与乡村相比,无论在其规模上,还是服务设施、功能等各方面,都比乡村大得多,齐全得多。
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一样,也同样受到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苏州
丽江古城
凤凰古城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阅读教材P48 “人家尽枕河”案例,思考:
1.“人家尽枕河”的意思是什么?
2.苏州的自然特征与当地“人家尽枕河”景观之间的关系?
3.建筑的粉墙黛瓦体现的文化含义是什么?
4. “人家尽枕河”景观在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5.苏州改造、整治、修复山塘历史街区的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苏州历史街区鸟瞰图
苏州山塘街景观图
临河设镇,方便取水和航运,建筑材料也多用砖石和木材,建筑颜色多白色和青色,整体色彩基调与周围自然山水和谐相生,融为一体。
居民房屋都临河建造。
建筑本身用白灰抹墙,用黑瓦遮盖住房顶,这种黑白的建筑风采,与中国水墨画相似,更适合江南水乡的气质和神韵。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对它的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城镇景观价值的认识、保护和利用。
中国传统思想讲究天圆地方,北京城市的整体形态及道路格局皆为方形。紫禁城内部的道路和建筑也都呈方形,坐北朝南。城市布局也是以象征皇权的紫禁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紫禁城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在莫斯科,有许多东正教特色的圆形宗教建筑。其道路布局也呈现圆形。城市布局以教堂为中心向四周拓展。
莫斯科市中心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莫斯科市区道路布局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位于南美洲太平洋东岸智利的瓦尔帕莱索,该城市依山而建,每户人家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港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子上,可以防止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智利·瓦尔帕莱索
意大利·五渔村

北京四合院及其保护调查研究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发展
活动
步骤一:调查前的准备
1.明确考察任务,合理进行组间和组内分工。
任务:了解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及其保护现状。
分工:按照考察区域分小组,组内根据查阅信息、拍照、访谈、实地考察,成果汇报等工作内容进行分工。
2.填写“四合院文化景观调查表格”
考察地点
小组成员
考察时间
景观名称
景观特色
历史沿革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发展
步骤二:查找资料
1.了解北京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沿革。
2.说明影响四合院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活动
北京四合院及其保护调查研究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发展
步骤三:实地考察和访谈
1.各小组根据分工,到达指定区域开始绘制考察的四合院平面示意图。
2.调查和访谈以下内容:
①四合院每个建筑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②四合院目前的使用状况。(出租/自住、单户/多户等)
③四合院目前的保护情况和保护程度(破损、修复、开发)。
活动
北京四合院及其保护调查研究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发展
步骤四:总结与展示
1.总结:
①四合院体现的地域文化是什么?
②为四合院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2.各组制作PPT展示各自的研究结果。
3.展示内容:图片、调查记录、小组的工作过程及照片、四合院反映的地域文化、对于四合院开发保护的建议。
活动
北京四合院及其保护调查研究
课堂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