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4 15:3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等口号应产生于
A.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在过去的“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的经济再次飞跃,2010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那么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C.三大改造后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3.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地区分布均衡 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4.一幅寥寥数字的标语,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公私合营”的标语最有可能出现于下列哪一事件中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二战后苏联模式基本特点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衡
C.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计划 D.扩大企业自主权
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新中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7.下面是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一事实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历史上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下列内容与这座城市没有关系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武汉长江大桥 D.辛亥革命
10.“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随着“一五计划”中宝成铁路的建成,这一局面得到很大的改观。“一五计划”的实施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正确顺序
A.调整、巩固、提高、充实 B.调整、充实、巩固、提高
C.巩固、调整、充实、提高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2.下列哪位不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出现的杰出人物
A.邱少云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1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一系列力。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4.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非常经济措施
B.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完全巩固
C.有利于打败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D.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15.据统计,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1.17亿,占全国农户的96%。说明中国农村已经
A.完成了分田到户 B.实现了现代化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16.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如图),时值( )

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7.“大跃进’时期有一幅漫画题为“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突出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左”倾错误中的哪一错误(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8.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的国家主席是
A.刘少奇 B.陈毅 C.周恩来 D.邓小平
20.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领导干部他面对严重自然灾害,以强烈的责任心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兰考人民服务,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21.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A.居安思危 B.无私奉献 C.救亡图存 D.乐观主义
22.某校学生王明在百度搜索中输入 “文化大革命”,他不可能查询到的是 (?? )
A.五一六通知 B.四五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造反有理
23.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A.新经济政策推行 B.斯大林模式形成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赫鲁晓夫上台政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成立互助组 D.实行中立富农的政策


二、简答题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二1957年10月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本来,好、省是限制多、快的。好者,就是质量好;省者,就是少用钱;多者,就是多办事;快者,也是多办事。这个口号本身就限制了它自己。因为有好、省,既要质量好,又要少用钱,那个不切实际的多,不切实际的快,就不可能了。我们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合乎实际的多、快、好、省,不是主观主义的多、快、好、省。”
材料三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材料四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习近平同志2012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强调什么问题?与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关系?
(3)材料三强调什么?忽视了什么问题?
(4)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论证材料四观点。
26.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分别由何人带领本国摆脱严重的社会危机?
(3)我国改革开放始于何年?谁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计师”?
27.深受大家喜爱的王老吉凉茶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阅读以下王老吉的部分品牌历史,回答问题。
1828年,王老吉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王老吉凉茶铺”,深受街坊欢迎,被誉为“凉茶王”。
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
……
请回答:1956年的公私合营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期国家还对哪些行业进行了类似影响的改革?
28.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意义?

参考答案
1.A 2.A 3.B 4.A 5.D 6.B 7.C 8.C 9.A 10.D 11.D 12.A 13.A 14.B 15.D 16.C 17.C 18.B 19.A 20.D 21.B 22.C 23. C 24.A
25.⑴开国大典;“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⑵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强调多、快与好、省之间的制约关系。是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延续。
⑶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夸大了生产关系的影响;忽视了现实条件。
⑷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的确定,引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或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确立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巨大成就)。反:大跃进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违背客观规律,没有正确分析社会矛盾,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与灾难。
26.(1)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苏联: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3)1978年;邓小平。
27.(1)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手工业。
28.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