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4 14: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自测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202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3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的
B.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
D. 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它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 可持续发展战略 B.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放宽政策 D. 搞活经济政策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内容不包括(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4.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一国两制”的实践
C.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对外开放的实行
5.“……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
A.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B. 依法治国的政策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6.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 B. 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 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9.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②有利于民族平等?③有利于民族团结?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促进了新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西域各民族和中原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以下相关史实中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
①乌孙昆莫猎骄靡聘娶细君公主为妻
②“开元通宝”等货币大量流行于西域
③柯尔克孜族参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中原文坛中出现颂咏大漠风情的“边塞诗”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11.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 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12.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他们分布的地区则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社会保障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下图3、下图4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民族团结 B. 祖国统一 C. 国防建设 D. 文化繁荣
14.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希望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有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创见”是指(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一国两制”
15.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
A. 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B. 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
C. 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
D. 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7.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邓小平的讲话,反映出我国在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政策是( )
A. 改革开放 B. “一国两制” C. 八项主张 D. 民族区域自治
18.“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当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 西藏问题 B. 台湾问题 C. 澳门问题 D. 香港问题
19.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施政。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 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20.《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 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香港回归祖国
C. 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D. 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二、问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经济特区主要“特”在哪里?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积极作用?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成功实践了邓小平的哪一伟大构想?特别行政区又“特别”在哪里?
(3)你从以上国家治理创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她是个有才识的女子,出嫁吐蕃,带去了许多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业工匠.从此,吐蕃人学会了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学会了养蚕缫丝,纺织刺绣,等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援,1979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额外补贴40亿元,以后每年递增10%.2001年以来,国家共投资1000多亿元用于西部建设,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三: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三头奶牛、一头牦牛、13只绵羊和四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汉藏友好交流的哪一史实?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是在哪个朝代?清朝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1951年,西藏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解放?今年是西藏解放多少周年?
(4)材料二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什么制度?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
(5)今年是建党90周年,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索朗一家的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三、材料解析题
2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
结合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
材料三: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中华儿女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进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
(1)根据图一,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名称及建立者。
(2)元朝疆域辽阔,结合图二写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香港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另外一个成功回归的地区是什么?









24.前言:龙是图腾崇拜的产物,上古时代,龙已经浓缩、沉积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期待和信仰,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图腾,随着历史的发展,龙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成了龙的传人。
材料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不得大陆/不回故乡/大陆乎/何日光复。国民党元老、国际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的《国殇》
材料二: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国台办称之为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目标只求稳定,不求发展,只管控风险,不增长动力,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1)材料一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历史上,台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什么是“九二共识”?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目标是什么?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该构想成功的在哪两个地区得到实践?
(4)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够实现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答案
1.【答案】D2.【答案】B3.【答案】B4.【答案】A5.【答案】C
6.【答案】D7.【答案】C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
11.【答案】A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D15.【答案】B
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D19.【答案】D20.【答案】D
21.【答案】(1)经济特区的“特”在: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或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作用: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或者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2)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实行不同于大陆的社会制度或在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启发: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创新要立足于国情,也要放眼世界;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等.
22.【答案】(1)文成公主入藏.
(2)元朝;驻藏大臣.
(3)和平方式;60周年.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
(5)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少数民族的今天;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我党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
23.【答案】(1)秦朝;嬴政(秦始皇)。
(2)行省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一国两制”;澳门。
24.【答案】(1)念故乡、思亲人,爱国情感;荷兰。
(2)“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让两岸愈走愈远。
(3)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4)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日益密切。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