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惧、凄、寞”等1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航海、荒岛、流落、潮水”等词语。2.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3.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4.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梗概,能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遇到的事情。难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学生交流。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2.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3.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写鲁滨逊这个人以及他所具有的喜欢航海和冒险的特点。第二部分(2~9):写了“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祖国”。第三部分(10~16):写鲁滨逊在岛上沉闷而寂寞的生活。第四部分(17~19):写鲁滨逊对自己目前处境的理性思考。4.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5. 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相机指导。(1)出示生字。惧 凄 寞 宴 霉 籍 聊 乏 栅 控 贷 剔 袭 覆(2)识记生字。加一加:雨+每=霉 木+册=栅 代+贝=贷 龙+衣=袭(3)结构认字。左右结构:惧 凄 聊 栅 控 剔上下结构:寞 宴 霉 籍 乏 贷 袭 覆(4)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惧”右边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霉”上面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与我们正常的“雨”字的写法有区别。“贷”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袭”上面是“龙”,不要写成“尤”。6. 学习新词。(1)出示词语,读一读。畏惧 凄凉 寂寞 宴会 缺乏 书籍 栅栏 控制贷方 侵袭 倾覆 稍稍 聊天(2)词语解释。恐惧:惊慌害怕。 宽慰:宽解安慰;宽畅欣慰。萦系:记挂;牵挂。 倾覆:(物体)倒下;使失败,颠覆。凄凉:寂寞冷落(多形容环境或景物)。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荒无人烟:十分荒凉,没有人家。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7.反馈检查,比赛认读。(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对又快。(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5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5分钟)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一道来到了荒岛,认识了有着顽强生命力的鲁滨逊,了解了他28年来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岛上他还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走近他! 下课后同学们也可以阅读这本书,更加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课堂是活生生的,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既做到备教材,更做到备学生,从而精心设计教案,巧妙地设计过渡语,使过渡自然。整节课既做到突破重点,又巧妙地冲破了难点,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紧凑,突出教学重点,避开平均用力,教学思路十分清晰,有条理。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分配不够恰当,前松后紧,而导致后面的问题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提问的面还不够广,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对于学生的回答有所偏离的时候,引导得还不够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2.联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学会从正反两面分析问题,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重点难点 重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难点:学习人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分钟) 1.复习生字词。2.回顾上节课内容。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1.学习梗概部分。(1)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练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发生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①从梗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是什么?②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的语句做上记号。③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3)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4)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座简陋的帐篷。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安全——防御。孤独——救助“星期五”。)(5)小组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件事?尝试给每件事加一个小标题。教师总结: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板书)2.学习节选部分。(1)浏览节选部分,快速默读,详细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分别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揣摩鲁滨逊在绝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用理智战胜失望,努力改善生活。①同桌交流。②全班交流,并汇总。(2)感悟精神光辉,感知人物形象。①28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同桌间逐条对照互读。男生读“坏处”,女生读“好处”;老师读“坏处”,全体同学齐读“好处”,并将其中的“我”改成“你”,形成对话朗读。)③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如,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过得有意义的问题;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④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齐读:“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小结: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处于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积累方法 指导写作 (5分钟) 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对《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进行的概括介绍。作者抓住了“遇险上岛”“建房定居”“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几个主要情节加以概括介绍,使读者对整部小说有了大致的了解。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5分钟) 课文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的摘录,写了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自己想办法,利用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积极改善生存环境。这种生存的勇气和经验,对于处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的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遇到的困难的好处和坏处列出来,并写写自己将如何去克服它。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逊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逊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逊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逊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逊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