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14 16: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代有哪些节日?这些节日今天还有吗?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
(1)今天的哪些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
(2)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有哪些?
(1)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其中最受重视的是春节,在宋代称为元旦。
(2)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李清照《永遇乐》
端午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宋词
1.概况:是一种新体诗歌,又称 ,便于歌唱。
2.发展:唐朝出现,经五代到 得到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3.词牌:每首词根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常用的词牌有《念奴娇》《满江红》等。
二、宋词和元曲
长短句
两宋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豪迈、飘逸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蝶恋花·密州上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佳节又重阳,……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寻寻觅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委婉、细腻、清秀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 《破阵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豪放词风、报国情怀
(二)元曲
代表人物: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郑光祖
1.年代、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裁:_________通史巨著。
3.记述时间范围:从_________到五代,纵贯16个朝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4.地位: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著作。
司马光与司马迁称为_____________“”
北宋
司马光
战国
编年体
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史学两司马
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迁的《史记》
成书时代:

体例:

内容:
西汉
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共同记载的历史:从战国到汉武帝
宋元时期
都市文化
都市生活
文化
大都市:开封、临安、大都
市民生活:瓦子、勾栏
传统节日:春节等
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史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课堂小结
1、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C
达标训练
2、在下图所示的两部史学名著中,下列人物的有关活动都有可能查阅到的是( )
A.黄帝
B.汉高祖
C.隋炀帝
D.唐太宗
B
3、如果你是生活在宋代的市民,你的文化生活可能包括(  )
①逛庙会 ②逛瓦子 ③听说唱 
④耍杂技 ⑤在茶馆里读《红楼梦》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B
4、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
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