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概念与列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概念
1.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
A.3x= B.=2 C.= D.3x﹣2y=1
2、下列各式:其中分式共有( )个.
A、2 B、3 C、4 D、5
列分式方程
3.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景区已经完成5G基站布设,“孔夫子家”自此有了5G网络.5G网络峰值速率为4G网络峰值速率的10倍,在峰值速率下传输500兆数据,5G网络比4G网络快45秒,求这两种网络的峰值速率.设4G网络的峰值速率为每秒传输x兆数据,依题意,可列方程是( )
A.﹣=45 B.﹣=45 C.﹣=45 D.﹣=45
4.某水果店搞促销活动,对某种水果打8折出售,若用60元钱买这种水果,可以比打折前多买3斤.设该种水果打折前的单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5.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体现着一座城市对生命的尊重,也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如图,某路口的斑马线路段A﹣B﹣C横穿双向行驶车道,其中AB=BC=6米,在绿灯亮时,小明共用11秒通过AC,其中通过BC的速度是通过AB速度的1.2倍,求小明通过AB时的速度.设小明通过AB时的速度是x米/秒,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练习:
6.某施工队承接了60公里的修路任务,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60天完成了这项任务.设原计划每天修路x公里,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60 B.﹣=60
C.﹣=60 D.﹣=60
7.某人乘船由A地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地,共乘船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8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已知A,B,C三地在一条直线上,若A、C两地距离为2千米,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
8.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有如下方案:
Ⅰ、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Ⅱ、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6天;
Ⅲ、若甲、乙两队合做3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1)设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
工程总量 所用时间(天) 工程效率
甲队
乙队
(2)根据题意及表中所得到的信息列出方程.
答案:
1.B. 2.A 3.A. 4.=﹣3. 5., 6.D. 7.12.5或10千米.
8.解:(1)由题意可得,
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设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天,则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x+6)天,
则甲的工作效率为,乙队的工作效率为,
故答案为:1,x,;1,x+6,;
(2)根据题意及表中所得到的信息列出方程是:()×3+(x﹣3)×=1,
故答案为:()×3+(x﹣3)×=1.
分式方程的解法
分式方程的解法
1.解分式方程+=3时,去分母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 )
A.x+2=3 B.x﹣2=3
C.x﹣2=3(2x﹣1) D.x+2=3(2x﹣1)
2.方程=的解为( )
A.x= B.x= C.x= D.x=
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x=2,则m的值为( )
A.5 B.4 C.3 D.2
4.解分式方程,分以下四步,其中,错误的一步是( )
A.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x﹣1)(x+1)
B.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整式方程2(x﹣1)+3(x+1)=6
C.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
D.原方程的解为x=1
5.分式方程=的解为y= .
6.解下列分式方程
(1) (2)
(3); (4).
7.如图,点A、B在数轴上,它们对应的数分别为﹣2,,且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求x的值.
分式方程的增根
8.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增根可能是( )
A.1 B.﹣1 C.1或﹣1 D.0
9.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m的值为 .
10.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
(1)若方程的增根为x=2,求m的值;
(2)若方程有增根,求m的值;
(3)若方程无解,求m的值.
练习:
11.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3 B.m<3 C.m>﹣3 D.m≥﹣3
12.已知点P(1﹣2a,a﹣2)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内,且a为整数,则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是( )
A.3 B.1 C.5 D.不能确定
13.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 .
14.若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
15.小华想复习分式方程,由于印刷问题,有一个数“?”看不清楚:.
(1)她把这个数“?”猜成5,请你帮小华解这个分式方程;
(2)小华的妈妈说:“我看到标准答案是:方程的增根是x=2,原分式方程无解”,请你求出原分式方程中“?”代表的数是多少?
16.阅读材料:小华像这样解分式方程=
解:移项,得:﹣=0
通分,得:=0
整理,得:=0
分子值取0,得:x+5=0
即:x=﹣5
经检验:x=﹣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1)小华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新方法,主要依据是 ;
(2)试用小华的方法解分式方程﹣=1
17.阅读理解,并解决问题.
分式方程的增根
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会产生增根,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主要是在去分母这一步造成的.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但是,当等式两边同乘0时,就会出现0=0的特殊情况.因此,解方程时,方程左右两边不能同乘0.而去分母时会在方程左右两边同乘公分母,此时无法知道所乘的公分母的值是否为0,于是,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就扩大了.如果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根使所乘的公分母值为0,此根即为增根,增根是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问题:
(1)若解分式方程时产生了增根,这个增根是 ;
(2)小明认为解分式方程时,不会产生增根,请你直接写出原因;
(3)解方程.
答案:
1.C. 2.C. 3.B. 4.D. 5.﹣3 6.(1) (2) (3) (4)
7.解: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x=2(x+1),去括号,得x=2x+2,解得x=﹣2
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
8.C. 9.3.
10.解:(1)去分母得:2(x+2)+mx=2(x﹣2)整理,得mx=﹣8.
若增根为 x=2,则2m=﹣8.得m=﹣4;
(2)若原分式方程有增根,则(x+2)(x﹣2)=0.所以 x=﹣2 或 x=2.
当 x=﹣2 时,﹣2m=﹣8.得m=4. 当 x=2 时,2m=﹣8.得m=﹣4.
所以若原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4.
(3)由(2)知,当 m=±4 时,原分式方程有增根,即无解;
当 m=0 时,方程 mx=﹣8 无解. 综上知,若原分式方程无解,则 m=±4 或 m=0.
11.A. 12.A. 13.±1. 14.﹣1或5或﹣.
15.解:(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得5+3(x﹣2)=﹣1解得x=0
经检验,x=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2)设?为m,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得m+3(x﹣2)=﹣1由于x=2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所以把x=2代入上面的等式得m+3(2﹣2)=﹣1,m=﹣1
所以,原分式方程中“?”代表的数是﹣1.
16.解:(1)小华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新方法,主要依据是分式的值为0即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故答案为:分式的值为0即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2)﹣﹣1=0,
﹣﹣=0,
=0,
=0, 则﹣4(x+2)=0, 解得:x=﹣2,
检验:x=﹣2时,分母为0,分式无意义,
所以x=﹣2是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
17.解:(1)x=2;
故答案为:x=2;
(2)∵原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2(x2+1),而2(x2+1)>0,
∴解这个分式方程不会产生增根.
(3)方程两边同乘(x﹣1)(x+1),得2(x+1)+(x﹣1)=4
解得:x=1
经检验:当x=1时,(x﹣1)(x+1)=0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