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碱金属元素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碱金属元素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4 21: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化学
必修2
第二课时
碱金属元素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课堂小结:

周期(七个)
族(16个)

短周期
长周期
第 一周期
第 二周期
第 六周期
第 三周期
第 五周期
第 四周期
第 七周期

—— 2 种
—— 8 种
—— 8 种
—— 18 种
—— 18 种
—— 32 种
——32 种


主族
副族
第VIII族
0 族
共 7 个主族,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
共 7 个副族,只包括在长周期中
包括第8、9、10 纵行
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位置的描述
eg:Na
第三周期第IA周期
族的别称
第ⅠA族(除氢)称为 元素 ;
第ⅡA族称为 元素;
第ⅣA族称为 元素;
第ⅤA族称为 元素;
第ⅥA族称为 元素;
第ⅦA族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碳族
氮族
氧族
卤族
稀有气体
认识碱金属元素
K
Rb
Cs
Li
一、物理性质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颜色和状态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Li
Na
K
Rb
Cs
3
37
55
11
19
银白色,柔软
银白色,柔软
银白色,柔软
银白色,柔软
略带金色光泽,柔软
0.534
0.86
1.532
1.879
0.97
180.5
63.65
39.89
28.40
97.81
1347
882.9
774
688
678.4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递变性
颜色
硬度
密度
熔沸点
导电导热性
密度变化
熔沸点变化
Li Na K Rb Cs
均为银白色(Cs略带金色)
柔软
较小
较低

逐渐增大(K特殊)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特别提醒:
实验室里钠、钾保存在煤油中,而锂保存在石蜡中。
一、碱金属元素的结构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nm




素 0.152
0.186
0.227
0.247
0.265







Li
Na
K
Rb
Cs
Fr
3
37
55
87
11
19
3
37
55
87
11
19
1
1
1
1
1
1
(1)相同点:
(2)递变性:
小结: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1
?从Li到Cs,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增强
  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
1、Na、K与氧气反应进行对比
钾在空气中燃烧
钠在空气中燃烧
钾 钠

更剧烈,紫色火焰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各取一小块钾和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三、碱金属元素的性质有何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 条件 现象 产物 结论
Li
Na
K
Rb
Cs
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从Li到Cs,随电子层数的递增,
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
加热
燃烧,
较不剧烈
Li2O
接触空气不加热
剧烈
更复杂的氧化物
接触空气不加热
剧烈
更复杂的氧化物
总结: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复杂。
加热
稍加热
燃烧,剧烈
燃烧,
更剧烈
Na2O2
更复杂的氧化物KO2










与O2反应
反应不如钠剧烈,生成Li2O
点燃剧烈燃烧,生成Na2O2
燃烧更加剧烈生成比过氧化物复杂的氧化物
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
遇空气立即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
Li
Na
K
Rb
Cs
其他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Δ
4Li + O2 = 2Li2O
2Na + O2 = Na2O2
Δ
K+O2 = KO2

钠与水反应
钾与水反应
与水反应(绿豆大一块)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有微弱爆炸   在水面上、 成银白色、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  色










Li
Na
K
Rb
Cs








与H2O反应
剧烈,生成H2
更剧烈,生成H2
轻微的爆炸,生成H2
遇水立即燃烧,爆炸
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遇水立即燃烧,爆炸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通式:2R +2H2O = 2ROH + H2↑
元素 现象 产物 结论
Li
Na
K
Rb
Cs
从Li到Cs,随电子层数的递增,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
会反应,比Na缓慢
遇水燃烧,甚至爆炸
对应的碱和氢气
剧烈反应,有“浮、熔、游、响、红”现象
更剧烈,气体会燃烧,轻微爆炸
碱金属与水反应比较
(2)递变性
具体表现如下(按从Li→Cs的顺序)
①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如Li与O2
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Na2O2,而K
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②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即碱性:LiOH思考
1.钾比钠活泼,钾能否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钠?
提示:不能;因为钾与NaCl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不是与NaCl反应。
2.你能根据钠、钾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出氯化铯和碳酸铯的溶解性吗?
提示:能;碱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相似性,依据NaCl(KCl)、Na2CO3(K2CO3)易溶于水推测CsCl、Cs2CO3也是易溶于水的。
依据 结论
根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越易者金属性越强
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者金属性越强
根据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与O2的反应
②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2K + 2H2O = 2KOH + H2↑
通式:2R +2H2O = 2ROH + H2↑
结论
4Li + O2 = 2Li2O
2Na + O2 = Na2O2
K+O2 = KO2

(2)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 、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核对      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   。 
增多
最外层电子
增强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与水和氧气的反应越来越   ,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
增强
剧烈
复杂

(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         
课堂回顾:
1
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