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4.9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 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掌握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体会图形的相似。(重点)
2. 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
3.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感受图形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后项是1的比例尺是放大比例尺。
知识点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形状没有变化,大小发生变化。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知识提炼
4
按2 : 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知识点2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重点)
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呢?
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你又发现了什么?
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分为三步: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的每边各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每边的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知识提炼
小试牛刀
先按 4 : 1 把下面的三角形放大,再把放大
后的图形按 1 : 2 缩小。(选自教材P60做一做)
按4:1放大
按1:2缩小
1.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 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图形D
(选自教材P63 T1)
2.自己选定比例画图形,把三角形A放大后得到三
角形B,再把三角形B缩小后得到三角形C。
B
C
(选自教材P63 T2)
(1)哪些三角形可以由A放大后得到?
(2)哪些三角形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
(3)观察三角形A和B,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变化?面积与边长是按相同的比变化吗?
面积变大。面积与边长不是按相同的比变化的。发现略。
三角形B、三角形C可以由A放大后得到。
三角形A、三角形C可以由B缩小后得到。
3.填空题。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 ( )放大或缩小,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只是( )发生变化,( )没变。
(3)把长8 cm、宽6 cm 的长方形按2∶1画在图纸上,图纸上的长是( )cm,宽是( )cm。
比
大小
形状
16
12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放大后的梯形,各边的长度都增加了,但内角的度数不会改变。 ( )
(2)一个正方形按 4∶1 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 )
√
×
5.下面哪个图形是图形A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说说你的理解。
图形D,因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形状不变,但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6.一个直径为10 cm的圆,把它按1∶2缩小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0× =5(cm)
3.14×( ) =19.625(cm )
答:缩小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19.625平方厘米。
1
2
5
2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分为三步: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各占几格;二算,计算按给定的比将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的每边各占几格;三画,按计算出的每边的长画出原图形的放大图或缩小图。
作业1:预习下一课。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