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六下第4单元 比例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数学六下第4单元 比例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4 17: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4单元整理和复习
例1 解比例。
(1)0.25∶1.25=1.6∶x
思路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项。本题中,两个小题都是求一个外项的值,可以先将比例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规范解答:(1)0.25∶1.25=1.6∶x
解: 0.25x=1.25×1.6
x=8
解: 2×3x=15×4
x=10
例2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
思路分析:根据正、反比例关系的判定方法,我们首先要判断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具体地说,就是看两种量的商或积是否总是一定的,从而判断它们成不成比例以及成什么比例。
规范解答:(1)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所需要的总钱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 =每份《中国少年报》的钱数。
而《中国少年报》的单价是一个定值,即总钱数与份数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总钱数和份数是成正比例的。
(2)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
而三角形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则其2倍也是定值,即底和高的乘积是一个定值,所以底和高成反比例。
(3)虽然长方形的长和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长+宽= ×周长,但是长与宽不具有商或乘积一定的条件。因此,周长一定时,长方形的长与宽不成比例。
例3 比例尺为 1∶50000 的一幅地图,现在改用
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4.8cm 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
思路分析::不管比例尺怎么变化,其实际距离是不变的。根据原地图中的比例尺先求出原地图中4.8cm表示的实际距离,再根据新地图中的比例尺求出这个实际距离在新地图中的图上距离。
规范解答:4.8÷ =240000(cm)
240000× =12(cm)
答:在新地图中应该画 12 厘米。
例4 把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按1∶2缩小后,画出的新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分析::把长 4cm、宽 2cm 的长方形按1∶2 缩小,是指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缩小到原长度的
规范解答:4× =2(cm)
2× =1(cm) 2×1=2(cm )
答:画出的新图形的面积是2cm 。
例5 小红在教学楼前测得自己的身高与影子长度的比是4∶3,教学楼的高度是16米,这时教学楼的影子长多少米?
思路分析:根据题意,小红的身高∶小红的影长=教学楼的高度∶教学楼的影长,根据比例关系式可设未知数进行解答。
规范解答:解:设这时教学楼的影子长x米。
4x=16×3
x=12
答:这时教学楼的影子长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