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_五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7章(单元)节 1 课时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掌握画图的基本方法;体验数据分析的过程。数学思考:初步形成数感;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问题解决: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情感态度: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和推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一些统计量的意义,如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等。因此,教材在编排本单元内容时,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单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由单式条形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本单元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的价值。本单元所选素材涉及体育、气象、消费等方面,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明确了学习目的。本单元的知识应用性很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很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及复式条形统计图,对统计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生比较易于接受。教材以体育方面的素材为例,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进而凸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重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无 学具准备:无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备注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同学们,这段时间啊,大家最为关心的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这段时间相信啊,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全国新冠病毒疫情发展情况。随便打开一个新闻,大家总能看到下面这样一幅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不过这幅图呢,大家可以看到,图里面有两组折线,一组黄颜色,一组是红颜色的。红色的表示全国新增确诊病例。通过观察的大家可以发现,在2月11日以后啊,全国新增确诊病例达到了一个峰值,然后逐渐的回落。黄颜色的,反应的是新增的疑似病例。他呢,数据变化不大,在2月11日以后啊,也呈现了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接下来呢,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相信在座的同学们的爸爸妈妈有很多都喜欢炒股,发现他们天天都在盯着这样一幅图,看他们到底在看什么呢,其实啊,这就是一个折线统计图。通过这幅图呢,可以反映出股票价格的涨与跌 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课前检测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时并完成预习单。七、教学板书单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交流 小组合作完成
教 学 反 思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