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高一年级 历史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上)
思想解放是伟大变革的先导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4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本主义
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情况
天主教会在欧洲封建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
一、文艺复兴
【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什么是文艺复兴?
【问题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探究一】什么是文艺复兴?因何发生?其精神内核是什么?
有何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根本的起因,是工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城市世俗生活的繁荣……意大利没有统一的政治权威,不禁止财富和文化上的夸耀和竞争……于是,人们的主要兴趣很自然地转到了世俗生活的众多其他有可能使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的领域,许多有才华、有抱负的个人通过发现和借鉴充满世俗人性精神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又借助源于中国的印刷术的威力,在15世纪后期迅速越过阿尔卑斯山,传向整个西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一、文艺复兴
【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什么是文艺复兴?
【问题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探究一】什么是文艺复兴?因何发生?其精神内核是什么?
有何影响?
“文学三杰”
“美术三杰”
后期杰出代表
一、文艺复兴
【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说说什么是文艺复兴?
【问题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
【探究一】什么是文艺复兴?因何发生?其精神内核是什么?
有何影响?
【问题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
张,并据此概括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分析其影响。
你留在这里吧,
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人生来不是为了像走兽一样活着,
而是应当追求美德和知识……
人的高贵超过天使的高贵。
——但丁《神曲》
《神曲》插图
思考:依据材料解读但丁的主张。
父亲:“快低下头,眼睛盯着地面,别看它们,它们全都是祸水!”
儿子:“它们叫什么呢?”
父亲:“它们叫‘绿鹅’。”
儿子:“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还没看见过这么
美丽、这么逗人爱的东西呢。它们比天使的画像还要好看呢。要
是你疼我的话,让我们想个法儿,把那边的绿鹅带一只回去吧。”
——薄伽丘《十日谈》
思考:依据材料解读薄伽丘的主张。
文艺复兴时期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中世纪圣母像
思考: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绘画作品有何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蒙娜丽莎》
思考:欣赏《蒙娜丽莎》,结合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人的美在于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在于人的觉醒,有期待,有追求,在于自尊和不可屈辱!
中世纪的大卫
文艺复兴时期开朗基罗的《大卫》
思考: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雕塑作品有何不同?
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思考:依据材料解读莎士比亚的主张。
莎士比亚
(1564—1616)
为了提高自己在绘画、雕塑方面的艺术造诣,达·芬奇孜孜不倦地实验、解剖、观察,深入研究了光学的定律、眼睛的构造、人体的结构和鸟类的飞翔等等……也正是这种坚持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使达·芬奇成为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首屈一指的科学巨匠。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思考:这段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怎样的主张?
人生观
恪守教规
恪守封建等级
蒙昧主义
以神为中心
中世纪
世界观
来世观
禁欲
价值观
文艺复兴时期
以人为中心
现世观
享乐
崇尚理性
探索自然
概括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并分析其影响
冲击了封建秩序
解放人性
关注人、
世界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一、文艺复兴
二、宗教改革
【探究二】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探究一】什么是文艺复兴?因何发生?其精神内核是什
么?有何影响?
【问题1】宗教改革是如何爆发的?
二、宗教改革
【探究二】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城 市
平 民
天主教会
农民
资 产
阶 级
世俗君主
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问题1】宗教改革是如何爆发的?
二、宗教改革
【探究二】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问题2】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德意志、瑞士和英国宗教
改革的内容。
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真诚忏悔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发生关系而无须教会和主教,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信仰耶稣就能得救。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思考:依据材料解读马丁·路德的主张。
“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上帝
神职人员
繁琐仪式
教徒
天主教主张
路德教主张
上帝
信仰
《圣经》
教徒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良善的。因此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
思考:依据材料解读马丁·路德的主张。
马丁·路德所译德文版《圣经》
加尔文
(1509-1564)
加尔文批驳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不能得救”的说教。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的精神获得事业的成功。
英国的宗教改革
专制王权的加强
罗马
天主教会
盾
矛
断绝关系
罗马教皇
英国国王
权力再分配
“至尊法案”:国王为
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没收教会在英国的
土地。
亨利八世(1491—1547)
宗教改革内容
思想:信仰即可得救
否定教会权威
读《圣经》学语言
政治:建立民族教会
英王为教会首脑
经济:没收教会财产
剥夺教会权力
削弱教会实力
鼓励奋斗追求财富
【问题1】宗教改革是如何爆发的?
二、宗教改革
【探究二】为什么说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问题2】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德意志、瑞士和英国宗教
改革的内容。
【问题3】根据改革内容和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影响,
并据此说明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的影响基本上是在知识分子当中,而到了“宗教改革”,影响更进一步。究其原因……因为在西方……所有人都信教……“宗教改革”接着“文艺复兴”下来,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而把人文主义普及到了社会……换句话说,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因为这件事情是人人都要参与的。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宗教改革内容
思想:信仰即可得救
否定教会
权威
读《圣经》学语言
政治:建立民族教会
英王为教会首脑
经济:没收教会财产
剥夺教会
权力
削弱教会
实力
宗教改革影响
传播发展人文主义
推动文化教育发展
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有利于
资本主
义成长
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鼓励奋斗追求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