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53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53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4 22:41:5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5分钟)
一、基础积累(20分)
1.填空题。(4分)
阿来,_____族作家,代表作有抒情诗《 》,小说集《 》《月光下的银匠》。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砚池( ) 苍劲( ) 眺望( ) bān lán( ) chù lì( ) yì( )道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上课铃已经响了,但是教室里还是一片暄哗。( --- )
(2)幽绿的菲翠泛着恬静的光芒,一切浮躁都融入那温润的玉色里。( -- )
(3)图片上那神秘遥远的星空,让人目炫神迷。( --- )
4.下面文段中第①句和第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2分)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我)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④②①⑤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使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流经丽江的全过程。
B.本文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C.本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
D.本文通过描述一滴水的奇幻旅程,表达作者对丽江的热爱。
二、综合性学习(7分)
水是生命之本,也是文化之源。学校开展“饮水思源,拯救生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探源溯流】
汉字意趣盎然,“水”,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词源》注:“殳:手持具以取物。”你认为《庄子·列御寇》中“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中“没”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词语中,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称“_________”;成语中,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称“____________”;古诗中,描写自然山水风景的诗歌被称作“________”。
【望穿“清”水】
材料一 据监测,七大水系中,松花江和淮河,黄河和辽河,海河,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多数河流70%的河段受到污染。我国浅层地下水Ⅳ-Ⅴ类水质占80.1%。污染因素主要有工业排放,城乡污水排放与垃圾腐化,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
材料二 医学研究确定,80%的疾病如各种癌症、内脏炎症、结石、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由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近十年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多个“癌症村”。
材料三

(1)在【探源溯流】的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4分)
(2)研读【望穿“清”水】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三、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5分)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蜜。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联系上文思考:“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可“我”为什么停不下来?(2分)


2.“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3分)



3.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


5.“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传达了“我”对丽江怎样的情怀?(3分)


(二)丽江秋韵(18分)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嗒嗒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戴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用帽子区别性别,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像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觥筹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③段中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2.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4分)


3.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中[C]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4.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其作简要赏析。(4分)


5.第⑧段以“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收束全文,有何作用?(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滴水经过丽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3.理解从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方面来展现丽江的美。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品读本文诗意的、灵动的、富有画面感的语言。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
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注意想象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体会作者写景中包含的情感。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背景链接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2.关于丽江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抄写“读读写写”。
2.再读课文,在课本上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明确:这篇课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3.丽江的美,美在哪里?
明确:这篇散文所描绘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动态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风景美)
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建筑美)
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风俗美)
三、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哗(xuā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 B.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
C.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 D.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ǐn)
答案:B 解析 A项中“融化”的“融”应读“róng”;C项中“徘徊不前”的“徊”应读“huái”;D项中“无病呻吟”的“吟”应读“yí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轻盈 喧哗 闸口 亭台楼阁 B.应照 徘徊 翡翠 目眩神迷
C.犹豫 跳望 擦拭 五彩斑斓 D.硕大 漫溢 照壁 明扬世界
(解析:B项“应”应作“映”;C项“跳”应作“眺”;D项“明”应作“名”。)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C )。
(1)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    同一座古城。?
(2)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    。?
(3)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    在蓝天下面。?
A.通过  热闹  矗立 B.穿越 热闹 耸立
C.穿越 喧哗 矗立 D.通过 喧哗 耸立
4.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答案:B 解析 本句是比喻句,其余三句是拟人句。
5.填空。
(1)阿来,   族人,当代著名作家,第五届        奖得主。代表作有《        》《空山》《         》等。?
答案:藏 茅盾文学 尘埃落定 格萨尔王
这篇课文以“______”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怀着“___________”的心愿,经过______、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_______、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________。
答案:一滴水 流过四方街 驿道 四方街 金沙江
6.这篇文章作为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答案:“一滴水”的游踪。
7.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答案:在玉龙雪山顶望丽江坝、流下雪山时沿途所见、跌落到黑暗的落水洞、黑龙潭边看到游人和自然景物、大水车上的眺望、玉河内的徘徊、在四方街看到的人文景观、看古城热闹而美丽的夜景、看丽江坝上空美丽的夜景。
重点写了:①黑龙潭边看到的游人及自然景物;②大水车上的眺望;③在四方街街道看到的人文景观。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明确: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的经历。
2.快速浏览课文,填写以下内容。(PPT)
变式题: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明确: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3.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2):写“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写一滴水的漫长旅行。
第三部分(16):写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4.纵观全文,作者以什么为线索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丽江?
明确:作者以“一滴水”的行踪为线索,从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这些方面来描写丽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丽江的美。
5.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6.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重点描写了古城丽江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景色及印象:
第3段,古城外美丽的丽江坝子,有从雪山奔流而下的瀑流、雪水滋润的花草树木、人来人往的驿道、放牧着牛羊的草甸,所有的意象构建了古城清幽而静谧的外在环境,山环水绕的自然风光给了古城丽江以最好的呵护和滋养。
7.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巧妙地展示了丽江的人文风情,选文写了哪些民众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民俗风情?
明确:
①浇花人在院子里给兰花浇水,表现了平和、悠然的人文风情;
②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表现了恬静、和谐的人文风情;
③游客眺望远山,客人和主人大声交谈,宾主交流表现了热情、融洽的人文风情;
④游客聚集茶楼酒吧欢笑与歌唱,表现了热烈、愉快的人文风情。
二、细读课文
(一)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
明确:雪----冰----水
2.雪——冰——水的蜕变历程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二)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说一说一滴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明确:来到丽江坝→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来到丽江古城→在四方街漫游
2.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景美)
明确:①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②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③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
④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3.作者是怎样写丽江古城厚重的历史感的?
明确:历史渊源: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名声传播: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第3段)
4.写“我”对四方街的向往是哪一句?
明确: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第4段)
5.读一读,想一想,一滴水去四方街的路是一帆风顺的吗?请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路途坎坷,困难重重(第5段)
6.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前看到了哪些景象?
明确:①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②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
③看见了花与树。
④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7.文中是怎样写出四方街的变化的?
明确:对比手法。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第10段)
8.第11段中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承接上文,“回到了玉河”引出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内容上:交代了一滴水的行踪,使得行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9.“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它为什么会犹豫呢?
明确: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第11段)------趣味十足。表现了对四方街的喜爱,让它无法选择。
10.一滴水在四方街经过了哪些地方?读课文,找找看。
明确: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第13段)-----极其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市井民俗图——热闹、勤奋
11.一滴水离开中河后又看见了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第13段)
明确:①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浇花民俗图——平和、悠然]
②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休闲民俗图——恬静、和谐]
③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府建筑的奇特与非凡,令众游客如痴如醉。]
④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宾主交流民俗图——热情、融洽。]
12.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13.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
明确:四方街“名扬世界”,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形状像印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14.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别具一格,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明确:四方街:“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它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 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三)读课文第三部分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
明确: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考察了“土”味浓郁的建筑,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美感袭身,皆满足矣。融入更加广阔的江海,开始一滴水热情、奔放的新生活。
三、赏析语言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明确:连续使用“看到了”,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一种抒情的意味,句子内部有短有长,有整有散,节奏多变,带着诗一般的弹性。
(2)“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明确:连续两个“想”、三个“被”,“那样”与“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断开,在有意识的重复中,在长短节奏的鲜明对比中,强烈地表达了“一滴水”的心愿。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5)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明确:连续使用“我来到”“我知道”“我终于”,形成一种语言上的复沓,不断突出抒情主体,包含了无尽欢欣、无穷感慨,有着浓重的抒情诗的韵味。
2.根据你对课文的品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一个 的丽江。”
例:这是一个美丽的丽江。
这是一个祥和的丽江。
这是一个宁静的丽江。
这是一个美好的丽江。
这是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丽江。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丽江。
……?
3.品读“水”的形象。请你找出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
例:?“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他们”指“游客”。游客的心像水一样纯净淳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愿意来到丽江,因为他们爱上了丽江,他们的灵魂在这里受到洗礼。丽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丽江人像水一样淳朴澄澈的心灵,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也会受到感染,他们会忘记一切名利,让自己的心纯洁得就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这是 纯净心灵 的一滴水。
这是憧憬和向往美好的一滴水。
这是执着追求的一滴水。
这是善于发现美好的一滴水。
这是敬仰传统文化的一滴水。
这是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的一滴水。
……
四、深入探究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明确: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照应雪山。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玉河。
低处: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奔流的金沙江。
2.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双重顺序写景。
明确:本文以空间转换顺序为主,如从玉龙雪山脚下,到草甸、落水洞,到黑龙潭、大水车、四方街,再到店铺、院子、茶楼酒吧等,随着一滴水的不断流淌,空间不断转换,全方位介绍丽江的风光。在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同时运用了时间推移的顺序,如文章先从化为一滴水的几百年前开始,然后再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在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时,又按照由白天到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3.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 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明确:白色的玉龙雪山、蓝天、绿色的盆地、森林、庄稼,红色的花朵…… -----色彩斑斓,美丽如画
4.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②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③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同时本文将一滴水人格化,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借一滴水的所见所闻,介绍丽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由它带着我们去全方位地了解丽江,充满亲切感和真实感,行文活泼自然。
五、拓展延伸
1.替水滴导游为丽江拟写导游词。
示例:(1)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黑龙潭,您游丽江最佳的选择。活泼的泉水,如织的游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灿烂夺目的山花草树。在这里你可以昂首远眺,看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矗立在蓝天之下。在这里,你也可以低头欣赏潭水映照雪山,体验目眩神迷的......祝您玩得愉快!(由近及远,光影山水的合奏,映衬之美)
(2)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标志性景观大水车是您观光的首选。在这里您可以.......祝您玩得愉快!
(从低到高,由近及远,动态的视角,辽阔的视线,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2.文中描写了丽江的优美景色和悠闲的人民生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人说丽江成为了一个变了味的商业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点的,谈一谈你的看法?
六、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积累本课优美的词语。
2、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这种写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某个地方。
例:①我到过北方的大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②我曾到过祖国的南海,我想化为一条鱼,畅游在碧波之中。
③我曾到过深圳,我想变成一辆现代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1.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2.第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4.一滴水在古城内有哪些见闻?
答案:
1.丽江的秀丽山水,引来了八方游客,充分说明了丽江的美丽。
2.内容上,描写了小水滴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结构上,承上启下。?
3.排比。描写在水车转轮上看到的古城景色,增强了感染力,突出了丽江景色的美丽。
4.看到了各具特色的小店,聆听了店主与客人的交谈,观赏了五彩斑斓的古城夜景,听到了人们的欢歌笑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3.理解从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方面来展现丽江的美。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读本文诗意的、灵动的、富有画面感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二、自学检测
1.听写词语,注意读音。
砚池(yàn)   蘸(zhàn)   驿道(yì) 矗立(chù) 闸口(zhá) 
眺望(tiào) 擦拭(shì)  流淌(tǎng)  草甸(diàn) 徘徊(pái huái)
轻盈(yíng) 喧哗(xuān) 硕大(shuò)  斑斓(lán)
2.解释下列词语。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掌故:原指旧制、旧例。后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逸事。
苍劲:老练刚劲。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斑斓:灿烂多彩。
3.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等。
4.写作背景。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明确: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
“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的经历。
2.快速浏览课文,填写以下内容。(PPT)
变式题: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明确: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3.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2):写“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写一滴水的漫长旅行。
第三部分(16):写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4.纵观全文,作者以什么为线索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丽江?
明确:
作者以“一滴水”的行踪为线索,从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这些方面来描写丽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丽江的美。
5.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明确: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6.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重点描写了古城丽江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景色及印象:
第3段,古城外美丽的丽江坝子,有从雪山奔流而下的瀑流、雪水滋润的花草树木、人来人往的驿道、放牧着牛羊的草甸,所有的意象构建了古城清幽而静谧的外在环境,山环水绕的自然风光给了古城丽江以最好的呵护和滋养。
7.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巧妙地展示了丽江的人文风情,选文写了哪些民众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民俗风情?
明确:
①浇花人在院子里给兰花浇水,表现了平和、悠然的人文风情;
②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表现了恬静、和谐的人文风情;
③游客眺望远山,客人和主人大声交谈,宾主交流表现了热情、融洽的人文风情;
④游客聚集茶楼酒吧欢笑与歌唱,表现了热烈、愉快的人文风情。
四、细读课文
(一)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
明确:雪----冰----水
2.雪——冰——水的蜕变历程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滴水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着漫长的黑暗与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蓄能量。
(二)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说一说一滴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明确:来到丽江坝→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来到丽江古城→在四方街漫游
2.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景美)
明确:①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②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③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
④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3.作者是怎样写丽江古城厚重的历史感的?
明确:历史渊源: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名声传播: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第3段)
4.写“我”对四方街的向往是哪一句?
明确: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第4段)
5.读一读,想一想,一滴水去四方街的路是一帆风顺的吗?请找出相关句子。
明确: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路途坎坷,困难重重(第5段)
6.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前看到了哪些景象?
明确:①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②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
③看见了花与树。
④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7.文中是怎样写出四方街的变化的?
明确:对比手法。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第10段)
8.第11段中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结构上:“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承接上文,“回到了玉河”引出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内容上:交代了一滴水的行踪,使得行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9.“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它为什么会犹豫呢?
明确: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第11段)------趣味十足。表现了对四方街的喜爱,让它无法选择。
10.一滴水在四方街经过了哪些地方?读课文,找找看。
明确: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第13段)-----极其富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市井民俗图——热闹、勤奋
11.一滴水离开中河后又看见了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第13段)
明确:①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浇花民俗图——平和、悠然]
②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休闲民俗图——恬静、和谐]
③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府建筑的奇特与非凡,令众游客如痴如醉。]
④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宾主交流民俗图——热情、融洽。]
12.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13.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
明确:四方街“名扬世界”,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形状像印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14.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别具一格,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明确:四方街:“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它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 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三)读课文第三部分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
明确: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考察了“土”味浓郁的建筑,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美感袭身,皆满足矣。融入更加广阔的江海,开始一滴水热情、奔放的新生活。
五、游赏小结
一滴水畅游丽江,途中欣赏到哪几种美?如果把这些美看作是一幅幅画卷,请简要的概括出来。
明确:
①自然景观美—— 风景画
②人文景观美—— 建筑画 美不胜收
③风土人情美—— 民俗画
六、赏析语言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明确:连续使用“看到了”,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一种抒情的意味,句子内部有短有长,有整有散,节奏多变,带着诗一般的弹性。
(2)“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明确:连续两个“想”、三个“被”,“那样”与“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断开,在有意识的重复中,在长短节奏的鲜明对比中,强烈地表达了“一滴水”的心愿。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5)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明确:连续使用“我来到”“我知道”“我终于”,形成一种语言上的复沓,不断突出抒情主体,包含了无尽欢欣、无穷感慨,有着浓重的抒情诗的韵味。
2.根据你对课文的品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一个 的丽江。”
例:这是一个美丽的丽江。
这是一个祥和的丽江。
这是一个宁静的丽江。
这是一个美好的丽江。
这是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丽江。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丽江。
……?
3.品读“水”的形象。请你找出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
例:?“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他们”指“游客”。游客的心像水一样纯净淳朴,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愿意来到丽江,因为他们爱上了丽江,他们的灵魂在这里受到洗礼。丽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丽江人像水一样淳朴澄澈的心灵,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也会受到感染,他们会忘记一切名利,让自己的心纯洁得就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这是 纯净心灵 的一滴水。
这是憧憬和向往美好的一滴水。
这是执着追求的一滴水。
这是善于发现美好的一滴水。
这是敬仰传统文化的一滴水。
这是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的一滴水。
……
七、深入探究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明确: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照应雪山。
山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玉河。
低处: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奔流的金沙江。
2.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双重顺序写景。
明确:本文以空间转换顺序为主,如从玉龙雪山脚下,到草甸、落水洞,到黑龙潭、大水车、四方街,再到店铺、院子、茶楼酒吧等,随着一滴水的不断流淌,空间不断转换,全方位介绍丽江的风光。在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同时运用了时间推移的顺序,如文章先从化为一滴水的几百年前开始,然后再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在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时,又按照由白天到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3.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 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明确:白色的玉龙雪山、蓝天、绿色的盆地、森林、庄稼,红色的花朵…… -----色彩斑斓,美丽如画
4.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②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③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同时本文将一滴水人格化,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借一滴水的所见所闻,介绍丽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由它带着我们去全方位地了解丽江,充满亲切感和真实感,行文活泼自然。
小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八、拓展延伸
1.替水滴导游为丽江拟写导游词。
示例:(1)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黑龙潭,您游丽江最佳的选择。活泼的泉水,如织的游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灿烂夺目的山花草树。在这里你可以昂首远眺,看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矗立在蓝天之下。在这里,你也可以低头欣赏潭水映照雪山,体验目眩神迷的......祝您玩得愉快!(由近及远,光影山水的合奏,映衬之美)
(2)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标志性景观大水车是您观光的首选。在这里您可以.......祝您玩得愉快!
(从低到高,由近及远,动态的视角,辽阔的视线,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2.文中描写了丽江的优美景色和悠闲的人民生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人说丽江成为了一个变了味的商业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点的,谈一谈你的看法?
九、课堂小结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特色的建筑,用运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十、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积累本课优美的词语。
2、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这种写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某个地方。
例:①我到过北方的大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②我曾到过祖国的南海,我想化为一条鱼,畅游在碧波之中。
③我曾到过深圳,我想变成一辆现代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赞美丽江美景歌咏纳西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滴水经过丽江》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5分钟)
一、基础积累(20分)
1.填空题。(4分)
阿来,_____族作家,代表作有抒情诗《 》,小说集《 》《月光下的银匠》。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藏 梭磨河 灵魂之舞 尘埃落定 )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砚池(yàn) 苍劲(cāng jìng) 眺望(tiào) bān lán(斑斓) chù lì(矗立) yì(驿)道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1)上课铃已经响了,但是教室里还是一片暄哗。(暄——喧)
(2)幽绿的菲翠泛着恬静的光芒,一切浮躁都融入那温润的玉色里。(菲——翡)
(3)图片上那神秘遥远的星空,让人目炫神迷。(炫——眩)
4.下面文段中第①句和第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把“纳西族”改为“纳西族人”。
(2)第④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明代以前”放在“由土司木氏家族”之前。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2分)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我)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答案 C “像”“好像”“仿佛”等词是比喻修辞手法的标志词;但除了表示 比喻外,这些词还可以表示比较、推测、想象、举例等。C 项中“好像”即表示 推测。)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
①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
②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
③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剪起来的林荫路上,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④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⑤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
A.②④①⑤③ B.⑤④①③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④②①⑤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文使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第一人称写一滴水流经丽江的全过程。
B.本文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C.本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
D.本文通过描述一滴水的奇幻旅程,表达作者对丽江的热爱。
(答案 B “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理解有误。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滴水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流经丽江的一段旅程,展现了丽江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风情,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7分)
水是生命之本,也是文化之源。学校开展“饮水思源,拯救生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探源溯流】
汉字意趣盎然,“水”,甲骨文写作,小篆写作。《词源》注:“殳:手持具以取物。”你认为《庄子·列御寇》中“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中“没”的意思应该是“_______”。词语中,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称“_________”;成语中,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称“____________”;古诗中,描写自然山水风景的诗歌被称作“________”。
【望穿“清”水】
材料一 据监测,七大水系中,松花江和淮河,黄河和辽河,海河,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多数河流70%的河段受到污染。我国浅层地下水Ⅳ-Ⅴ类水质占80.1%。污染因素主要有工业排放,城乡污水排放与垃圾腐化,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污染。
材料二 医学研究确定,80%的疾病如各种癌症、内脏炎症、结石、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由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近十年淮河流域内的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出现多个“癌症村”。
材料三

(1)在【探源溯流】的横线上,填上相关的内容。(4分)
(2)研读【望穿“清”水】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答案:
(1)潜入 活水 水到渠成 山水诗
(2)工业排放等因素造成了我国主要水系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而水质污染成为导致各种癌症等疾病的罪魁祸首,人类及其他生物面临严重的生存威胁。
三、阅读理解(3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5分)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蜜。
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加入了我们。在宽广的丽江坝中流淌,穿越大地时,头顶上是满天星光。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1.联系上文思考:“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可“我”为什么停不下来?(2分)
【答案】因为“我”现在在玉河里随着水流向前,所以不能独立停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理解分析即可。因为“我”现在在玉河里随着水流向前,所以不能独立停下来。
2.“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案】温馨、闲适、和谐的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我”在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里感受到了温馨、闲适、和谐的氛围。
3.赏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
【答案】(1)两个“跳”字表现了“我”的动作轻快敏捷,也表现了“我”的调皮,使语言生动形象。
(2)这两个词形成对比,突出了远方而来的人在此游览时的兴奋与欣狂。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本题结合两个“跳”字和对比的手法来赏析词语即可。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3分)
【答案】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喻为银匠,将月亮喻为银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云彩的动态美和月亮的皎洁,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修辞方法赏析句子的能力,还要注意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来分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首先要记住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本题用到的修辞方法是比喻。
5.“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传达了“我”对丽江怎样的情怀?(3分)
【答案】对丽江的向往、追求、热爱与留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句话传达了“我”对丽江的向往、追求、热爱与留恋。
(二)丽江秋韵(18分)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浩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嗒嗒的蹄音,辘辘的车轮,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候,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故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服饰。茶馆内偶尔有一只胡琴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当地多姓“和”,传为纳西族戴帽背筐,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纳西族传统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用帽子区别性别,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像一切驿路客栈,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C]觥筹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坚毅和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坐在“嵌雪楼”的茶室,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③段中加点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案】“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宁静、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的记忆。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分析词语的含义一般要联系上下文,从上下文中寻找答案。“古老的梦境”承前面描写“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嗒嗒的蹄音、辘辘的车轮、晦涩的俚语、叫卖声、车轮印就的石板、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村头的水车、依门的胖金花”等等,可以看出“古老的梦境”指丽江古老的印记,指丽江带给人们的一种和谐,一种宁静,一种古老的文化,一种历史的记忆。
2.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作用。(4分)
【答案】①指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内容上的省略);②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美好的联想。
【解析】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顾名思义表示的是省略,可能是例子太多无法一一列举而使用省略,也可能是含糊其辞,欲言又止。本文中的省略号从语境来看,应该是表示丽江带给人们的回忆太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用省略号表示,可以调动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3.通读全文,说说第⑦段中[C]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赞美了丽江人民的坚毅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分析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文,分析其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全文来看,作者借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赞美和向往。第⑦段的C句,从内容来说,写了丽江的酒中包含着悲欢离合的故事,纳西族的歌声中表达了人们的坚毅和志向。作者借酒和歌声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之情,对丽江人民的赞美之情和对丽江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4.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其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示例一:[A]句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丽江的历史古韵。增强了气势,表达了强烈的赞美之情。示例二:[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丽江比作新娘,表达了对丽江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题干给出了答题提示,即“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故学生在作答时可选择自己把握最大的一句,然后从这两个方面作答。如选择A句,可从其使用的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如选择B句,可从其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入手,然后结合语境分析相应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第⑧段以“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收束全文,有何作用?(4分)
【答案】“丽江秋韵”总结全文,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照应了题目,并用反问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强烈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妙处,解答这类题可从内容、结构、语言、感情等方面来分析。从内容来看,这句话运用反问的句式作结,引起人们对“丽江秋韵”的思考;从结构来看,位于结尾,收束全文,有点明中心、升华主旨的作用,同时照应了文章的题目;从感情来看,这一反问句强化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滴水经过丽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3.理解从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方面来展现丽江的美。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品读本文诗意的、灵动的、富有画面感的语言。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化身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
学法指导:
朗读课文,注意想象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体会作者写景中包含的情感。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丽江不同类别的美。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背景链接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2.关于丽江
丽江即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曾经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历史非常悠久,因为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成为国内人气非常高的旅行胜地。
丽江古城又叫大研古镇,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小桥流水式的布局,错落有致的民居建筑,还有散漫的生活节奏,丰富的夜生活。
不少旅行者以为丽江古城就是丽江,其实不然。除了古城,丽江地区面积远大于丽江古城,这里有很多值得游览的地方——比如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安静闲适的束河古镇,巍峨雄伟的玉龙雪山,山清水秀的拉市海和波澜壮阔的虎跳峡等地。
二、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句障碍,抄写“读读写写”。
2.再读课文,在课本上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3.丽江的美,美在哪里?
三、预习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哗(xuān)  融化(lóng)  目眩神迷(xuàn) B.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
C.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 D.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ǐ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轻盈 喧哗 闸口 亭台楼阁 B.应照 徘徊 翡翠 目眩神迷
C.犹豫 跳望 擦拭 五彩斑斓 D.硕大 漫溢 照壁 明扬世界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    同一座古城。?
(2)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    。?
(3)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    在蓝天下面。?
A.通过  热闹  矗立 B.穿越 热闹 耸立
C.穿越 喧哗 矗立 D.通过 喧哗 耸立
4.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5.填空。
(1)阿来,   族人,当代著名作家,第五届        奖得主。代表作有《        》《空山》《         》等。?
这篇课文以“______”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怀着“___________”的心愿,经过______、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_______、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________。
6.这篇文章作为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7.这篇游记先后写了“一滴水”在丽江古城看到的哪些景物?重点写了什么景物?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说一说)
2.快速浏览课文,填写以下内容。(PPT)
变式题: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在文中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3.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中标记)
4.纵观全文,作者以什么为线索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丽江?

5.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6.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重点描写了古城丽江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第3段为例说一说)
7.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巧妙地展示了丽江的人文风情,选文写了哪些民众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民俗风情?
①浇花人在院子里给兰花浇水,表现了_______________的人文风情;
②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人文风情;
③游客眺望远山,客人和主人大声交谈,宾主交流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人文风情;
④游客聚集茶楼酒吧欢笑与歌唱,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人文风情。
二、细读课文
(一)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

2.雪——冰——水的蜕变历程说明了什么?

(二)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说一说一滴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2.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景美)(圈点勾画)
3.作者是怎样写丽江古城厚重的历史感的?(圈点勾画)
4.写“我”对四方街的向往是哪一句?
5.读一读,想一想,一滴水去四方街的路是一帆风顺的吗?请找出相关句子。(勾画批注)
6.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前看到了哪些景象?(圈点勾画)
7.文中是怎样写出四方街的变化的?(勾画批注)
8.第11段中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9.“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它为什么会犹豫呢?(讨论交流批注)
10.一滴水在四方街经过了哪些地方?读课文,找找看。(勾画批注)
11.一滴水离开中河后又看见了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第13段)(勾画批注)
12.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3.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


14.丽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建筑别具一格,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圈点勾画)
建筑特点:
(三)读课文第三部分
“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

三、赏析语言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2)“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5)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2.根据你对课文的品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从多个角度)?
“这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丽江。”
3.品读“水”的形象。请你找出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
例:?“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这是 纯净心灵 的一滴水。
这是_______________的一滴水。
这是_______________的一滴水。
这是_____________的一滴水。
这是_____________的一滴水。
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滴水。
……
四、深入探究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2.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双重顺序写景。
明确:本文以______转换顺序为主,如从玉龙雪山脚下,到草甸、落水洞,到黑龙潭、大水车、四方街,再到店铺、院子、茶楼酒吧等,随着一滴水的不断流淌,空间不断转换,全方位介绍丽江的风光。在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同时运用了_____推移的顺序,如文章先从化为一滴水的几百年前开始,然后再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在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时,又按照由_____到______的时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3.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 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4.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五、拓展延伸
1.替水滴导游为丽江拟写导游词。
示例: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黑龙潭,您游丽江最佳的选择。活泼的泉水,如织的游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灿烂夺目的山花草树。在这里你可以昂首远眺,看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矗立在蓝天之下。在这里,你也可以低头欣赏潭水映照雪山,体验目眩神迷的......祝您玩得愉快!(由近及远,光影山水的合奏,映衬之美)




2.文中描写了丽江的优美景色和悠闲的人民生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人说丽江成为了一个变了味的商业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点的,谈一谈你的看法?

【课后导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做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1.第二段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2.第四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五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4.一滴水在古城内有哪些见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53张PPT)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 来
在我国的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因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聚的地方。作者阿来以一滴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去游览这座古城,更增添了一份新奇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来赏读这篇佳作。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丽江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的特点。 3.理解从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特色、民俗民风等方面来展现丽江的美。
4.培养欣赏美、热爱美、珍惜美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驿道( ) 草甸( ) 矗立( )
闸口( ) 徘徊( )翡翠( )
掺入( ) 砚池( ) 蘸到( )
渠水( ) 擦拭( ) 硕大( )
咕咚( ) 老柏树( )

diàn
chù
zhá
pái huái
fěi
chān
yàn
zhàn

cā shì
shuò
ɡū dōnɡ
bǎi
请你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徘徊:
掌故:

苍劲:
目眩神迷:
斑斓: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原指旧制、旧例。后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遗闻逸事。
老练刚劲。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灿烂多彩。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等。
作者简介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作者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写作背景
点我朗读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
“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铺、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的经历。
(1)落水洞
(2)黑龙潭
(3)纳西人院子
(4)经过茶楼酒吧
一滴水的行程
古代:
现代:
驿道
纳西族村庄
草甸
(2)
玉河
大水车
(4)
果园田地
丽江坝
中河
街道店面
(1)
金沙江边
跃入江河,奔向大海
(3)
中河
2.快速浏览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3.再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2):写“我”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
第二部分(3-15):写一滴水的漫长旅行。
第三部分(16):写一滴水奔流到金沙江边,汇入了江海。
4.纵观全文,作者以什么为线索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丽江?
作者以“一滴水”的行踪为线索,从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这些方面来描写丽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丽江的美。
5.作者为什么要从六百年前的明代写起呢?
突出丽江历史悠久的特点,在明代已驰名中外,又介绍了四方街的来历;
自然引出下文“一滴水”带着“去四方街”的夙愿经过丽江。
6.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重点描写了古城丽江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景色及印象:
第3段,古城外美丽的丽江坝子,有从雪山奔流而下的瀑流、雪水滋润的花草树木、人来人往的驿道、放牧着牛羊的草甸,所有的意象构建了古城清幽而静谧的外在环境,山环水绕的自然风光给了古城丽江以最好的呵护和滋养。
7.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巧妙地展示了丽江的人文风情,选文写了哪些民众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民俗风情?
①浇花人在院子里给兰花浇水,表现了平和、悠然的人文风情;
②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表现了恬静、和谐的人文风情;
③游客眺望远山,客人和主人大声交谈,宾主交流表现了热情、融洽的人文风情;
④游客聚集茶楼酒吧欢笑与歌唱,表现了热烈、愉快的人文风情。
一、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



雪——冰——水的蜕变历程说明了什么?
二、读课文3-15自然段,说一说一滴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来到丽江坝
奔流走过草甸、落水洞
来到丽江古城
在四方街漫游
三、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
1.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2.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3.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
4.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第3段)
历史
渊源
名声传播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方街。(第4段)
写出了对四方街的向往
读一读,想一想,一滴水去四方街的路是一帆风顺的吗?请找出相关句子。
但是,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跌落到地底下去了。丽江人把高山溪流跌落到地下的地方叫作落水洞。落水洞下面,是很深的黑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在充满寂静和岩石的味道的地下,我又睡去了。(第5段)
路途坎坷,困难重重
四、一滴水在进入四方街前看到了哪些景象?(第7段)
1.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2.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
3.看见了花与树。
4.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
对 比
写出了四方街的变化。
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第10段)
第11段中的第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承接上文,“回到了玉河”引出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内容上:交代了一滴水的行踪,使得行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五、“在这里,我有些犹豫。”它为什么会犹豫呢?
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来不及做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叫作中河的那一条。(第11段)
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
着前行
趣味十足。表现了对四方街的喜爱,让它无法选择。
六、一滴水在四方街经过了哪些地方?读课文,找找看。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第13段)
1.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浇花民俗图——平和、悠然]
2.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休闲民俗图——恬静、和谐]
七、一滴水离开中河后又看见了什么?请简要概括一下。(第13段)
3.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
[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府建筑的奇特与非凡,令众游客如痴如醉。]
4.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宾主交流民俗图——热情、融洽。]
5.文章第14段的描写极其细腻,从多角度来品味这一段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从视觉的角度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繁华,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丽江人民的闲适与怡然自乐;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夜晚水的冰凉。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思考: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
四方街“名扬世界”,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形状像印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丽江哪些建筑呢?思考这些建筑有什么特点?
四方街:“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它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 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
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做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
八、“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这样的结尾,体现了一滴水怎样的情怀?
欣赏了风景如画的丽江,考察了“土”味浓郁的建筑,体会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美感袭身,皆满足矣。融入更加广阔的江海,开始一滴水热情、奔放的新生活。
一滴水畅游丽江,途中欣赏到哪几种美?如果把这些美看作是一幅幅画卷,请简要的概括出来。
明确:
①自然景观美—— 风景画
②人文景观美—— 建筑画
③风土人情美—— 民俗画




1.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丽江古城的山上柏树、依山而建的重重房屋、蜿蜒的老街错落有致、古朴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景,让人心生愉悦和喜爱之情。
(2)“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明确:连续两个“想”、三个“被”,“那样”与“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断开,在有意识的重复中,在长短节奏的鲜明对比中,强烈地表达了“一滴水”的心愿。
(3)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明确: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抚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4)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5)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明确:连续使用“我来到”“我知道”“我终于”,形成一种语言上的复沓,不断突出抒情主体,包含了无尽欢欣、无穷感慨,有着浓重的抒情诗的韵味。
2.根据你对课文的品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一个 的丽江。”
例:这是一个美丽的丽江。
这是一个祥和的丽江。
这是一个宁静的丽江。
这是一个美好的丽江。
这是一个人们安居乐业的丽江。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丽江。
……?
这是 纯净心灵 的一滴水。
这是憧憬和向往美好的一滴水。
这是执着追求的一滴水。
这是善于发现美好的一滴水。.
这是敬仰传统文化的一滴水。
这是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的一滴水。
……
1.作者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极富层次感,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高处远景: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照应雪山。
山 下: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森林、田野和村庄;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我奔流到丽江坝放牧牛羊的草甸上;玉河。
低 处:城外远景:来到了城外的果园和田地里,一些露珠从树叶上落下;奔流的金沙江。



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双重顺序写景。
本文以空间转换顺序为主,如从玉龙雪山脚下,到草甸、落水洞,到黑龙潭、大水车、四方街,再到店铺、院子、茶楼酒吧等,随着一滴水的不断流淌,空间不断转换,全方位介绍丽江的风光。
在空间转换的过程中,同时运用了时间推移的顺序,如文章先从化为一滴水的几百年前开始,然后再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在写几百年后的所见所闻时,又按照由白天到黑夜的时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2.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 色彩明丽,如一幅风景画,找出表现景物色彩的词语,感悟景物的色彩美。请你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概括丽江的自然风光。
白色的玉龙雪山、蓝天、绿色的盆地、森林、庄稼,红色的花朵……
3.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
②可以多角度展开描写;
③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本文将一滴水人格化,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借一滴水的所见所闻,介绍丽江的美景和民族文化,由它带着我们去全方位地了解丽江,充满亲切感和真实感,行文活泼自然。
(1)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黑龙潭,您游丽江最佳的选择。活泼的泉水,如织的游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灿烂夺目的山花草树。在这里你可以昂首远眺,看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矗立在蓝天之下。在这里,你也可以低头欣赏潭水映照雪山,体验目眩神迷的......祝您玩得愉快!
(2)欢迎您来到丽江古城。标志性景观大水车是您观光的首选。在这里您可以.......祝您玩得愉快!
现场导游
(由近及远,光影山水的合奏,映衬之美)
(从低到高,由近及远,动态的视角,辽阔的视线,感受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1.替水滴导游为丽江拟写导游词。
2.文中描写了丽江的优美景色和悠闲的人民生活,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有人说丽江成为了一个变了味的商业城,你是怎样看待这一点的,谈一谈你的看法?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特色的建筑,用运动美妙的语言描绘了丽江的民俗民风,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丽江的美丽和谐,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1、朗读课文,积累本课优美的词语。
2、在文中,作者是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我们是不是可以仿照这种写法,以其他的身份介绍自己曾游览的某个地方。
例:①我到过北方的大草原,我想化作一匹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②我曾到过祖国的南海,我想化为一条鱼,畅游在碧波之中。
③我曾到过深圳,我想变成一辆现代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