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狂想曲
一、教学目标
观赏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演奏《匈牙利狂想曲》的片段,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 欣赏郎朗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片段,将其与动画片的片段做对比,加深对该曲的理解。 增强对钢琴曲的欣赏兴趣,愿意进一步聆听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内容分析
学生在聆听、模唱动漫作品音乐主题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理解音乐对影片故事、人物(角色)刻画、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分析
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又名《汤姆和杰瑞》,1940年由美国动画大师威廉.翰纳与约瑟芬.芭芭拉共同创作,诞生后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卡通片之一。影片讲述了笨猫汤姆和聪明老鼠杰瑞既敌又友的邻居日常生活故事,内容轻松幽默又不乏温馨时刻,给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观众们带去了许多欢乐。1943年至1952年间,动画片《猫和老鼠》先后夺得7项奥斯卡大奖,成为好莱坞动画史上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多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共有140多集,每一集7、8分钟的故事基本没有角色对白,主要运用大量的配乐,特别是运用古典音乐为背景,把汤姆猫和杰瑞鼠的特色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实现了音乐与动画的完美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课欣赏的这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被运用到该动画片系列之《猫儿协奏曲》的配乐中。
四、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上册的“奇妙的动漫音乐”一课,选取了几首耳熟能详的中外动漫音乐的插曲或主题歌,使学生在聆听和参与音乐实践的活动中享受音乐,表现童真,本课,根据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安排学习他们最喜爱的与动漫有关的音乐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故事导入 欣赏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片段 1.看看、听听、说说 2.听听、看看、动动 3.看看、听听、唱唱 4.看看、动动、说说 5.听听、说说、写写 6.看看、演演、议议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教师给学生讲我国著名钢琴家郎朗从小怎样与钢琴结缘的故事,为《匈牙利狂想曲》埋下伏笔。 学生说说对这段故事的感受 通过故事情节整体和局部细节的介绍,为学生理解歌曲内容和情绪做好铺垫
二、1.(1)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的视频片段他,提问动画片是先有音乐,还是先有动画?动画中的画面与声音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说说对这段故事及其配乐的感受并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感受动画的整体效果,离不开画面和声音的良好结合
二、1.(2)教师简单介绍本课配乐——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以及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的相关资料。 学生认真聆听 通过简单的介绍,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
二、2.(1)教师播放序奏主题的音频文件 学生随音乐轻打节拍, 体会乐曲速度缓慢、节奏自由的特点
二、2.(2)教师再次播放《猫和老鼠》视频片段 学生随视频片段模仿汤姆猫演奏钢琴的表情和动作 参与体验钢琴和管弦乐队的合作演奏,感受序奏主题
二、2.(3)课件出示总结填空表 学生小结对序奏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了解动画配乐的音乐特点
二、3.(1)教师播放汤姆猫演奏第一部分“拉绍”主题的视频 学生随乐曲轻轻打拍子,从画面和音响效果中找出汤姆猫运用的钢琴演奏技巧,对乐曲表现有什么作用? 增强学生对钢琴曲的欣赏兴趣,愿意进一步聆听和欣赏
二、3.(2)教师用歌声或琴模唱乐曲主题 学生哼唱,想想哪些拟声词更能表现歌曲主题的特点,为什么? 通过唱主题歌谱和用拟声词模唱乐曲主题的活动,学生更能体会到一些基本音乐元素
二、3.(3)教师出示图表 学生小结对乐曲第一主题的感受和认识 学生通过总结深入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二、4.(1)教师播放第二部分“弗利斯”舞蹈主题的无图像画面 学生选择合适的小击打乐器随乐曲轻打节拍,说说自己对节日画面的想象 体会乐曲欢快、热闹的节日情景
二、4.(2)教师播放汤姆猫演奏视频 学生思考并回答:随着乐曲情绪的不断高涨,弹奏着汤姆猫钢琴演奏的动作在画面上有怎样的表现? 感受乐曲情绪
二、5.教师播放钢琴家朗朗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 学生完整欣赏并填写关于乐曲主题音乐元素的课堂学习知识表 升华学习境界
二、6.教师再次播放电影配乐原声视频 学生欣赏并模仿钢琴家汤姆猫的演奏或精灵的杰瑞鼠的动作 感受乐曲的主题、情绪变化
六、教学评价设计
了解动漫音乐常识。教师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出发准备关于动漫音乐的一些问题,尤其是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请学生分小组抢答。 听辩乐曲中的“拉绍”音乐主题和“弗里斯”舞蹈主题。
七、教学板书
《匈牙利狂想曲》 速度 旋律/节奏 情绪 感受
序奏
第一部分 “拉绍”主题
第二部分 “弗利斯”舞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