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下册化学第八章测试卷(含答案)
(满分100)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的氢气 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 D.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
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 B.有腐蚀性 C.无吸水性 D.密度比水小
3.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 B.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氧化钙与水反应 D.铝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4.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类的是( )
A.Na2CO3 B.Cu2(OH)2CO3 C.NaHCO3 D.NH3. H2O
5.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B.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帮助消化
C.氢氧化钙可用于配置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都会放出大量的热
6.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的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A.H+ B.OH- C.H2O D.H
7.每种植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酸碱性环境。下表为四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水稻 茶树 玉米 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0 4.8—5.5
某土壤浸出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该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水稻 B.茶树 C.马铃薯 D.玉米
8.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9.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土壤酸化后加入熟石灰改良 B.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
C.人被蚊虫后用稀氨水擦洗 D.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0.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二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钠
C.混合使用能提高二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质下水道腐蚀
1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1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铜-------做导线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钡-------用于钡餐透视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二、填空题
13.用下列物质的序号选择填空:(美空1分,共9分)
①食醋 ②熟石灰 ③稀盐酸 ④碳酸钡 ⑤氢氧化铝
农业上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能治疗胃液中胃液过多的物质是
工业上通常用来出铁锈的是
14.盐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和碱。
(1)氢氧化钠俗称 (写一种)
(2)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再滴入稀盐酸至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取少量中和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现象是 。
15.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优质肥料,它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它属于化学肥料中的的 肥。
三、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空1分,共13分)
16.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请回答: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生成蓝色溶液,则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④可用与制取烧碱,化学方程式为 。
17. 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制取许多化工产品.
(1)用海水提取氯化钠,常先通过蒸发除水得到粗盐,再除去泥沙可得到精盐,精盐中仍含有少量的CaCl 2 、Na 2 SO 4 杂质.除去精盐中的上述杂质,可先加入过量______溶液,再加入过量的______溶液,然后再经过滤,滤掉的沉淀中含有______、滴加适量的______、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2)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吹出法,即用氯气(C1 2 )将海水里溴化钠(NaBr)中的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吹出溴(Br 2 ).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氯气从NaBr中置换出溴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在pH=3的酸性条件下进行,可用______测定反应液的酸碱度.
②吹出的溴和大量空气混合在一起进入吸收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
Br 2 +SO 2 +2H 2 O=H 2 SO 4 +2HBr).根据流程图分析,通入SO 2 和水的目的是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18分)
18.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答案:
1.C 2.B 3.B 4.D 5.C 6.B 7.D 8.A 9.B 10.C
11.C 12.C13.(1)② (2)⑤ (3)③ 14.(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2)由红色变成无色 常出现白色固体 15.四 1:4 氮
16.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 Na2CO3+Ca(OH)2=CaCO3↓+2NaOH
17.(1)BaCl 2 ;?Na 2 CO 3 ;?BaSO 4 、BaCO 3 和CaCO 3 ;盐酸;(2) ①Cl 2 +2NaBr=2NaCl+Br 2 ;pH试纸;②使Br 2 转化为HBr使溴与空气相互分离.
18.酸;中; 红;酸性或中性
(1)OH-;氯化铁/氯化铜(化学式也可) FeCl3+3NaOH = Fe(OH)3↓+3NaCl CuCl2 +2NaOH = Cu(OH)2↓+2NaCl
(2)有所泡产生;Zn+ 2HCl = ZnCl2+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