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8.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8.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5 22:1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8.2常见的酸和碱同步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下列对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 ? ? ? ? ?
A.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C.氧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2.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甲能跟 BaCl 2 溶液反应生成两种盐;乙能跟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并能跟 CaO 反应生成碱.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甲是任何一种硫酸盐 ? ? B.? 乙一定是酸? ? ?
C.丙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和碱 ? D.丁一定是 H 2 O
3. 木炭、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硫酸铜溶液 ? ? B.水 ? ? C.稀硫酸 ? ? ? D.氢氧化钠溶液
4.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氯化钡溶液 B.? 碳酸钠溶液C.酚酞溶液 ? D.石蕊溶液
5. 用 “ 一分为二 ” 的观点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 ? ? ? ? ?
A.甲醛危害人体健康但可保存动物标本 ? B.? 一氧化碳有毒但可灭火
C.浓硫酸有腐蚀性但可作干燥剂 ? ? ? D.? 农药有毒但能保护农作物
6. 下列有关玻璃棒在 “ 粗盐提纯 ” 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捣碎研细 B.搅拌溶解 C.引流浊液 D.搅拌防溅
7. 碱性溶液,可降低蔬菜上残留农药的毒性.浸泡蔬菜时应加入( )
A.纯碱 ? B.? 白酒 ? ? C.白糖 ? D.? 食醋
8. 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CO 2? ? B.CO C.H 2 ? D.?O 2
9. “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红后变紫 ?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10. 现有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五种溶液,从中任取两种混合,混合后能发生反应的组合有( )
A.2 种  B.3 种C.4 种? D.5 种
1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在铁桶中较长时间配制硫酸铜溶液
C.? 可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 ? ? D.可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2. 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 H + 和 OH 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结合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
A.HNaOHNO B.? NaKClOH
C.? HKCOHCOD. KBaClSO
13. 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组成不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
14. 在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 B.漏斗 ? C.玻璃棒 D.酒精灯
15. 灼烧某硫酸盐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硫酸盐是( )
A.?K 2 S B.Na 2 S C.Na 2 SO 4 ? D.K 2 SO 4
二、 填空题
16. Na 2 CO 3 俗称____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可以跟酸反应生成CO 2 ,但实验室却不用这个反应制备CO 2 ,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Na 2 CO 3 也可以跟CO 2 和 H 2 O反应生成NaHCO 3 ,已知Na 2 CO 3 的溶解度比NaHCO 3 大,那么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 2 CO 3 溶液中不断通入CO 2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17. 已知下列事实: ? ① 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 ② 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 试回答:透视检查胃病时,让患者口服硫酸钡是否会使人中毒? ________ 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 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 .
18. 粗盐提纯的步骤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仪器: ? ① 铁架台 ② 烧杯 ③ 量筒 ④ 试管夹 ⑤ 石棉网 ⑥ 集气瓶 ⑦ 药匙 ⑧ 胶头滴管 ⑨ 托盘天平 ⑩ 砝码.在这 10 种仪器中,实验中一定不需要是(填编号) ________ ;需要增加的仪器是 ________ .
19. 在科学课上,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两瓶无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区别。
(1) 你认为可滴加什么试剂加以区别                  。?
(2) 在实验操作前,老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这是因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      ( 选填“酸性”“碱性”或“腐蚀性”)。?
(3) 在交流实验方案时,小维同学认为可将CO 2 气体分别通入这两种溶液,通过观察现象加以区别,但小明同学不赞同小维同学的方案,请说明不赞同的理由。                        。?
20. 据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
(1) 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        , 使剩余的少量水      , 体积迅速      发生爆炸。?
(2) 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        伤害。
三、 实验题
21. 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100 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8.8 g碳酸钠溶液,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 A 、B两班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反应中和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倒入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班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A班:观察废液呈无色,则废液显________性,再向废液中加Fe若看到________说明显酸性.废液中含________.(酚酞与水除外,下同)

(2)B班:观察废液呈红色推断:废液中没有________,含有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
四、 解答题
23. . 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该白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1)为验证自己的推测,他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上述实验能否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理由是什么?

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C4、B5、B6、A7、A8、A 9、A10、C11、B12、B13、D14、C15、D
二、填空题
16、 纯碱; Na 2 CO 3 与稀盐酸反应速度太快,产生的 CO 2 不易收集;有晶体析出
17、 否;否;因为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引起中毒
18、 溶解;过滤;蒸发; ③④⑥⑧⑨⑩ ;玻璃棒、漏斗、蒸发皿
19、 (1)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 (2)腐蚀性 (3)CO 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
20、 (1)大量热 汽化 膨胀 (2) 腐蚀性
三、实验题
21、(1)8.8(2)16%。
22、 ( 1 )酸性或中性;有气泡产生;氯化氢和氯化钠 ( 2 )氯化氢;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NaOH+HClNaCl+H 2 O?
四、解答题
23、 (1)能,因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气体,产生气体则说明变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 (2)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或足量)的CaCl 2 溶液(或BaCl 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即白色粉末中没有氢氧化钠;若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即含有氢氧化钠这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