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的金属铁、铝、镁、铜等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和硫酸反应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
3.金属与某些金属盐溶液的反应
4.置换反应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单质 实验现象 有关的
化学方程式
Mg 常温下,镁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易生成很薄的氧化膜 ______________
Fe 常温下纯铁不易氧化 _____________
Al 常温:Al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 ____________
Cu 在空气中加热时,生成________固体 _____________
[结论] 许多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
[注意]
①在点燃金属实验前,金属表面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铁的表面是氧化铁。
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什么?
通式: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对比各金属跟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性:镁 > 铝 > 铁 > 铜 > 金
条件 镁 铝 铁 铜 金
空
气
中 镁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易生成氧化膜 易生成致密氧化膜 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潮湿空气中缓慢生锈,
加热变黑 高
温
也
不
反
应
氧
气
中
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
耀眼白光
火星四射
不燃烧
思考:铝的金属活性比铁强,为什么常看见铁制品生锈而看不到铝生锈呢?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而铁跟氧气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铁疏松多孔,不能阻止氧气与铁的进一步反应,所以铝制品不易生锈而铁制品容易生锈。
金属和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活性强弱的依据,那么判断金属活性强弱的依据是否唯一呢?
实验演示
请同学们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发生反应,产生气泡的剧烈程度、溶液颜色的变化,记录到课本实验6-3的横线上。
金属还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2.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
单质 实验现象 有关的
化学方程式
Mg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________,溶液颜色无变化 _______________
Zn 反应比较____,产生大量气泡,溶液颜色无变化 _______________
Fe 反应缓慢,___,溶液由无色变为__ ________________
Cu 无明显现象
小组讨论2分钟回答
(1)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呈现怎样的规律?
(2)能否根据金属与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性?
(3)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你认为选择那种金属合适,为什么?选择那种酸合适?为什么?
[总结]
(1)根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以及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反应越剧烈,金属越活泼。
(2)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称为氢前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成为氢后金属。
(3)实验室制备氢气选择金属锌和稀硫酸的反应。
活泼性:镁>锌>铁> 铜
[结论] 镁、锌、铁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____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Al + 6HCl =
2Al + 3H2SO4 =
通式:金属+酸=盐+氢气
思考: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何特点?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分类角度分析
Mg + 2HCl = MgCl2 + H2↑
Zn + 2HCl = Zn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 3H2↑
3.置换反应
概念:由一种________与一种________生成另一种________与另一种________的反应。
特点:“单换单”
通式:A+BC → AC+B
回忆我们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特点是什么?
。
。
。
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西汉时期的《惟南万华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为硫酸铜溶液)的记载。请解释其中的原理。
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这也是比较金属活动性的依据之一。同学们能否据此设计实验,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后的活动性顺序?
CuSO4+Fe=FeSO4+Cu 反应类型?
4.金属与某些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演示)
实验 实验现象 有关的
化学方程式
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银白色铝片表面有________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表面有 物质生成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思考:
铝、铜、银三种金后的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
为什么铝片可以和硫酸铜反应,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呢?
结论:使用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可以比较这两种金属的金属活性,这也是判断金属活性的依据 。
5.科学家将常见金属按其活动性的强弱排列为:
金属活性左强右弱。
氢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左置换右
金属铁参与的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铁元素为+2价
[注意] ①金属与某些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盐必须是能溶于水的。
②钾、钙、钠非常活泼,不能把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后面的金属直接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学以致用
1.能不能用钢刷清理铝制品?
2.为什么出土的文物中铜器比铁器多?
3.能不能用铁制容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
4.小军欲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现象;②把Y放入Z的化合物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X>Y>Z B.Z>Y>X
C.Y>X>Z D.X>Z>Y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稀酸的反应
3.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4.金属活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5.置换反应
完成课本177页习题6.2 1-5 写书上
第6题写道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