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美术综合 探索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交流有关动物知识的信息,使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存情况,懂得动物与环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保护动物的意义。2、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设计、制作。在制作与展示活动中提高探究、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野生动物生存情况,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宣传卡片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探究
1、小组交流信息,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表扬同学们课前认真收集相关资料,肯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然后,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有关我国珍稀野生动物的图片,在小组中与其他同学共赏、交流,向同学讲讲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向别人请教还不知道的内容。
2、师生共同深入了解珍稀野生动物及相关知识
(教师操作电脑,屏幕出现中国地势版图。)
教师引导同学了解到中国的国土地面积,观察到版图上黄色表示高原、沙漠,绿色表示平原、盆地。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地势多变,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仅物产丰富,更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其间……
(教师操作电脑点击版图中的东北地区,发出老虎的吼声。)
引导学生说说对老虎的了解。学生描述出老虎的威武气慨,生活习性等。这时教师在屏幕上点击出现一只小老虎形象,请它与大家相识并向同学自我介绍,使学生形象、具体地了解到我国珍稀野生动物——东北虎的状况。接下来小东北虎请同学们介绍其它的珍稀野生动物朋友。这样,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欲望,纷纷举手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珍稀野生动物。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做以补充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这些动物很珍稀,并提出问题“动物与自然有什么关系?”“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最后,以东北虎的表白达到升华:“我们野生动物在自然界中保持着生态平衡,还具有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人类与我们应该和谐共处,可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我们滥捕滥杀,致使我们的生存条件恶化,数量减少……”
教师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二、实践拓展
1、小组讨论创意与制作
教师提议同学们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作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动物,保护动物。先让学生欣赏教师制作的小宣传卡,再启发学生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创想,鼓励小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设计方案,教师和同学们互相提出建设性意见,完善构思,在宽松的气氛中,同学们的思维火花不断闪现:
有的小组要每人设计一张,最后订成画册;
有的小组要做动物指偶,表演小短剧;
有的小组要将收集的资料粘贴成剪报的形式;
有的小组要制作珍稀野生动物地理分布图……
教师对同学们的奇思妙想表示赞赏,并指示同学们做好分工与合作,鼓励完成一个高质量的作品。
2、指导学生制作
学生在讨论后,兴高采烈地投入到集体的合作中。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状况引导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尊重学生的创作思路。
三、欣赏评析
1、请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评议:你觉得自己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教师提议评比多个奖项:“合作奖”、“创意奖”、“努力奖”、“表演奖”…… 让学生通过自我肯定和推荐评出各奖项。
2、拓展深化。
教师:“我们设计的作品是为了向别人介绍动物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怎样才能发挥出作品的作用呢?”
学生提议:放到展窗里展览;送给低年级小同学看;送给家人、朋友看;全班同学继续收集资料整理后,粘贴成一册剪报供大家传阅……”
教师: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一篇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可爱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