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常用化学计量及应用
-null-
-null-
-null-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突破点3
迁移训练?提能力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NA判断的“陷阱”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突破点3
迁移训练?提能力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例1(2019天津翔东高级中学高三检测)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3.9 g苯与足量的H2反应时,参与反应的碳碳双键数为0.15NA
②3.1 g氧化钠和3.9 g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为0.1NA
⑤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数目为2NA
⑥高温下,1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NA
A.①②④⑥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③⑥
D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方法技巧有关NA的解题思路
对于NA的正误判断必须排除各种干扰,要认真审题,明确题中的陷阱所在。解题时要注意物质的量的核心和桥梁作用。解题的一般思路为: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1.(2019全国Ⅱ改编)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 数目为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B
2.(2018全国Ⅰ)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B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3.(2018全国Ⅱ)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与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C
4.(2017全国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N的数量为0.1NA
B.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 mol H2与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D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5.(2019天津七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亚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C
6.(2019天津实验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B.1 mol Fe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C.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C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突破点3
迁移训练?提能力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所需仪器及配制步骤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突破点3
迁移训练?提能力
2.配制溶液时误差分析的几个易错点
(1)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药品放于左盘,砝码放于右盘。若药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不一定有误差。如果没有用到游码,则无误差;如果用到游码,则按照“药品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来计算。
(2)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或者容量瓶不干燥时,对实验结果均无影响。
(3)定容时,仰视、俯视对结果的影响如图所示。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例2(2019天津七校高三联考)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大的是( )
①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定容
②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③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俯视
④将量筒、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C
解析:①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定容,V偏小,故浓度偏大;②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V偏大,故浓度偏小;③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时俯视,n偏小,故浓度偏小;④量筒不用洗涤,④中操作使n偏大,故浓度偏大。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1.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并说明理由。
(1)(2018全国Ⅱ)配制0.400 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2)(2017全国Ⅲ)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答案:(1)实验操作不规范。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解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2)实验操作不规范。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溶质。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2.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2016浙江理综)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B.(2015福建理综)若要称取2.0 g 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C.(2015四川理综)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如图1)
D.(2015重庆理综)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如图2)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E.(2014全国Ⅰ)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F.(2013福建理综)配制0.100 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
答案
关闭
AF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3.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硫酸:化学纯(CP)(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3
质量分数:98%
(Ⅰ)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 1.84 mol·L-1的稀硫酸。现由所给硫酸配制所需的稀硫酸。
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⑥容量瓶 ⑦托盘天平 ⑧药匙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有 (填序号)。?
(2)经计算,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现有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 (填序号)。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为 ? 。?
(3)在配制稀硫酸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能引起误差,且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操作有 (填序号)。?
①洗涤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②容量瓶用1 mol·L-1稀硫酸润洗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量取浓硫酸时俯视量筒刻度线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答案:(Ⅰ)18.4 mol·L-1 (Ⅱ)(1)②⑦⑧
(2)25.0 mL ②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①②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计算的规律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例3(2019福建厦门高三检测)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计算下列粒子的粒子数目。
(1)0.3 mol H2O中所含氢原子数与 个NH3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2)12 g乙烷中所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是 。?
(3)分子数为0.5NA的CO2分子,质量是 。?
(4)9.5 g A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A的摩尔质量是 ; N个B分子的质量是m g,则B的摩尔质量是 ;24 g O3中的分子数与 g 18O2中的分子数相等。?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1.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 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 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 L(标准状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 mol 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D
2.密度为ρ g·cm-3的溶液V mL,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 g,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式不正确的是( )
D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3.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
A.0.448 L B.0.896 L
C.0.672 L D.0.224 L
C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4.(2017天津理综)用沉淀滴定法快速测定NaI等碘化物溶液中c(I-),实验过程包括准备标准溶液和滴定待测溶液。
Ⅰ.准备标准溶液。
a.准确称取AgNO3基准物4.246 8 g (0.025 0 mol)后,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备用。
b.配制并标定100 mL 0.100 0 mol·L-1 NH4SCN标准溶液,备用。
Ⅱ.滴定的主要步骤。
a.取待测NaI溶液25.00 mL放入锥形瓶中。
b.加入25.00 mL 0.100 0 mol·L-1 AgNO3溶液(过量),使I-完全转化为AgI沉淀。
c.加入NH4Fe(SO4)2溶液作指示剂。
d.用0.100 0 mol·L-1 NH4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使其恰好完全转化为AgSCN沉淀后,体系出现淡红色,停止滴定。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e.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数据如下表:
f.数据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AgNO3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 。?
(2)AgNO3标准溶液放在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3)滴定应在pH<0.5的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 。
(4)b和c两步操作是否可以颠倒 ,说明理由 。
(5)所消耗的NH4SCN标准溶液平均体积为 mL,测得c(I-)= mol·L-1。?
(6)在滴定管中装入NH4SCN标准溶液的前一步,应进行的操作为 。?
(7)判断下列操作对c(I-)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AgNO3标准溶液时,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则测定结果 。?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 。?
-null-
突破点1
突破点2
突破点3
考点整合?筑基础
热点突破?悟方法
迁移训练?提能力
答案:(1)250 mL(棕色)容量瓶、胶头滴管
(2)避免AgNO3见光分解
(3)防止因Fe3+的水解而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或抑制Fe3+的水解)
(4)否(或不能) 若颠倒,Fe3+与I-反应,指示剂耗尽,无法判断滴定终点
(5)10.00 0.060 0
(6)用NH4SCN标准溶液进行润洗
(7)偏大 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