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大棋局》
“新兴的地缘战略棋手”有哪些国家或国际组织呢?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战后的德国
二战后的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
图说历史
二战后的西欧国家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英国前首相)
北约的讽刺漫画
二战严重削弱西欧,各国普遍衰落,且受到美苏的威胁。
上述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西欧的什么状况?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年)
材料一: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与美国、苏联相抗衡;加快经济的发展;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解决欧洲的内部冲突,实现欧洲的统一。
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
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康德、卢梭、尼采等思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欧洲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
根据材料,分析西欧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1、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根本原因)
2、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联合才能与美苏抗衡
3、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法德的和解。
一.欧共体的形成
(一)原因: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笔记
过程:
1967年欧洲共同体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1993年欧盟建立
材料 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达到欧洲的统一…
——《阿登纳回忆录》
共同的农业政策
统一关税与外贸
趋向货币一体化
趋向政治一体化
趋向军事一体化
措施
加强科技的合作
1、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根本原因)
2、欧洲国际地位的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联合才能与美苏抗衡
3、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法德的和解。
一.欧共体的形成
(一)原因: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二)过程:
笔记
1.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欧洲共同体
(三)影响:
增强西欧的经济实力,提高西欧的国际地位;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挑战。
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二战后的日本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西德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年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年 11.2 4.1 2.8 4.8 5.8 5.6
材料: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1.美国的扶植,日本进行社会民主化改革;
2.政府和人民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3.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
4.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一.欧共体的形成
二.日本经济的崛起
(一)原因: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二)表现:
①日本改变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
(三)影响: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笔记
二战后,许多亚非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的独立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埃及总统纳赛尔 印度总理尼赫鲁
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合作——不结盟运动
(一)背景:
亚非国家取得民族独立,处于弱势;为维护自身的独立和摆脱苏美的控制和争夺。
1.1956年由南、埃、印倡导。
2.1961年举行贝尔格莱德会议。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二)形成:
(三)影响:
一.欧共体的形成
二.日本的崛起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冲击着两极格局。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笔记
时间
国际形势
1945
1960
1970
美国
苏联
西欧
资本主义阵营
东欧
社会主义阵营
苏联
美国
中 苏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第三世界的兴起
2.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冷战
中国
小结: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初:美苏两极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