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欧姆定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欧姆定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5-15 05: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3 欧姆定律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导体两端有电压,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导入】:

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思考问题
1、电阻的定义是什么,电阻的单位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3、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4、什么是伏安特性曲线?
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 的比值
3、定义式:
4、单位:
1、物理意义:
2、定义:
兆欧(MΩ)
千欧(kΩ)
国际单位制中 欧姆(Ω)
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一、电 阻
(R只与导体本身性质有关)
【课堂活动】 设计实验:.
如图,请学生观察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要求学生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A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
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答:
请同学介绍一下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原理.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这种接法叫分压式接法,以后我们再做具体的学习,在此实验中我们只要知道采用分压式接法的目的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大即可.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由实验得到电压、电流与导体A的关系呢?
提醒:这一方法可以类比数学中函数图象,用描点法来研究,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得数据描绘在U-I直角坐标系中,确定U和I之间的函数关系.
合作探究:


(3)把导体A换成与之不同的导体B,重复前面步骤,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曲线?这说明了什么?
(1)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

(2)这些点所在曲线是一条什么曲线?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A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A两端的电压.通过改变滑片P的位置,从而改变通过导体A的电流.这样可以得到几组关于导体A两端的电压、电流数据.
答:
用控制变量法,先保证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保证导体A不变,调节电压,记下滑动变阻器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A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A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U/V
I/A
包括原点,因为当U=0时,I=0.
给定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U∝I.
结论:
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对不同导体,图象斜率不同.
(1)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关系;
(2)由R=可得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常用单位:1 kΩ=103 Ω;1 MΩ=106 Ω.
I与U、R的关系: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从而得出欧姆定律.
说明: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金属导体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又如电解质溶液
不符合欧姆定律的导体和器件,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种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如气态导体,半导体元件。
比较


I
U
O

B

A


I
U
O

B

A
I-U图线
U-I图线
C. 从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
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对于欧姆定律,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 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 从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 从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随电阻
的增大而增大
A
解: 由


所以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1.不要认为在任何导体中,电流都与电压成正比,对于非纯电阻电路来讲则不然.
2.明确R与U、I无关.
3.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是在金属导体导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4.理解导体伏安特性曲线,掌握几种比较常见的伏安特性曲线.
注意:

一、电阻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2、定义式:
1、定义:
R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R只与导体本身性质有关.
二、欧姆定律
2、决定式:
适用:
线性电阻.
三、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
斜率=电阻的倒数
总 结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感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