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选修3章节突破:2.1 共价键【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选修3章节突破:2.1 共价键【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15 12: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化学选修3:

——《共价键》章节突破

一、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①单位:kJ·mol-1,用EA—B表示(鲁科版)。如
H—H键的键能为436.0kJ·mol-1,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1。
②应为气态基态原子:保证释放能量最低。
③键能为衡量共价键稳定性的参数:键能越大,即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越多,形成的化学键越牢固。
④结构相似的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为键长。
①因成键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键长小于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和。
②键长是衡量共价键稳定性的另一个参数。
③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①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②多原子分子中共价键间形成键角,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③常见分子中的键角:CO2分子中的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H2O分子中键角为105°,为角形(V形)分子;CH4分子中键角为109°28′,为正四面体形分子。

二、等电子原理
(1)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此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满足等电子原理的分子称为等电子体。
注意:等电子体的价电子总数相同,而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不一定相同。
(2)CO分子和N2分子具有相同原子总数、相同的价电子数,是等电子分子,其性质对比如下:

(3)常见等电子体
类型 实例 空间构型
二原子10电子的等电子体 N2,CO,NO+,C22-,CN- 直线形
三原子16电子的等电子体 CO2,CS2,N2O,NCO-,NO2+,N3-,NCS-,BeCl2(g) 直线形
三原子18电子的等电子体 NO2-,O3,SO2 V形
四原子24电子的等电子体 NO3-,CO32-,BO33-,CS32-,BF3,SO3(g) 平面三角形
五原子32电子的等电子体 SiF4,CCl4,BF4-,SO42-,PO43- 四个σ键,正四面体形
七原子48电子的等电子体 SF6,PF6-,SiF62-,AlF63- 六个σ键,正八面体
(4)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①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②利用等电子体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制造新材料。
③利用等电子原理针对某物质找等电子体。

题型1 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型
【例1】 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的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却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答案】 A
题型2 共价键
【例2】 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
【解析】 两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发生重叠,即电子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机会更多;两原子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牢固,体系的能量也越低;原子的体积大小与能否形成共价键无必然联系。故选D。
【答案】 D
【点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掌握情况。
题型3 σ键和π键
【例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的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度大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σ键、π键的区别与联系。从原子轨道重叠程度看,π键轨道的重叠程度比σ键轨道的重叠程度小,故π键的稳定性弱于σ键;在气体单质分子中一般存在σ键(如Cl2、H2)、π键(如N2中存在σ键和π键),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 C
题型4 键能的计算
【例4】 已知H2(g)+Br2(l)=2HBr(g);ΔH=-72 kJ/mol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H2(g) Br2(g) HBr(g)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 369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及反应热的计算,ΔH=E断 - E形,因此在H2(g) + Br2(l) = 2HBr中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建立方程为:-72=(436+a+30) - (2×369)
解之得 a=200
故答案选“D”。
【答案】 D
题型5 键长的比较
【例5】 氰气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
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
D.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解析】 成键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大,N原子半径小于C,故N≡C键比C—C的键长小;(CN)2分子中应含3个σ键和4个π键;由(CN)2与卤素性质相似知D错。
【答案】 A
【点悟】 由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和电子云重叠程度来比较键长,由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单、双、三键)来判断σ键和π键。(CN)2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N)2+2NaOH=NaCN+NaCNO+H2O。
题型6 键角与分子构型
【例6】 能说明BF3分子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
A.两个键之间夹角为120°
B.B—F键为极性共价键
C.3个B—F键的键能相同
D.3个B—F键的键长相等
【解析】 当F—B—F键角为120°时,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共面且构成平面三角形。B、C、D 3种说法虽正确,但不是说明BF3四原子共面的原因。
【答案】 A
【点悟】 键角是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的有力证明,也是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主要因素。
题型7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例7】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Mg3N2+6H2O===3Mg(OH)2↓+2NH3↑
C.CaC2+2H2O―→Ca(OH)2+C2H2↑
D.NH4Cl+NaOHNaCl+NH3↑+H2O
【解析】 A项中Na2O2与水反应时,Na+与O22-离子之间的离子键、O22-中的非极性共价键和H2O分子中的极性共价键发生断裂,形成了生成物中Na+与OH-之间的离子键、OH-中H与O原子间的极性共价键和O2分子中O原子间的非极性共价键。B、D项中各物质都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项中由CaC2→C2H2,C22-中C原子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没有断裂。
【答案】 A
【点悟】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要能熟练地判断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常见的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有Na2O2、CaC2、CH3COONa等。
题型8 等电子原理及等电子体
【例8】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各对粒子中,空间结构相似的是(  )
A.SO2与O3      B.CO2与NO2
C.CS2与NO2 D.PCl3与BF3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只要算出分子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可判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N、P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O、S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F、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答案】 A
【点悟】 不同的粒子因为电子数相同而联系到一起,“等电子体”这一情景可以发散性地考查不同粒子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因此受到高考命题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