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2.2 眼与视觉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2.2 眼与视觉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5 11:1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眼与视觉
课堂导入
1. 参与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2.反射弧由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 )→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 )。
3.其中的感受器的主要功能是( )。
4.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方面引起反射;另一方面传到大脑皮
层产生相应的感觉。

学习新知
一、基本概念
1. 感受器
神经系统的末梢组织,能把所感受的外界刺激变成神经兴奋传
入中枢神经。
感受器的结构有的比较简单,有的很复杂。
2. 感觉器官
感受器与它周围的特殊的辅助结构称为感觉器官。
二、眼(视觉器官)——感受外界光线
眼对人的生活很重要,因为人获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眼。
(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1.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

2.眼球壁由三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

外膜、中膜、内膜。


(1)外膜
前部是无色透明的角膜(通常说的“捐眼角膜”就是这一部分)
占1/6,后部是白色不透明的巩膜(俗话说的“眼白”就属于巩膜)
占5/6。如图中的大红色部分。
功能: 支持、保护。



(2)中膜
前端游离部分是虹膜,中央围成瞳孔,
虹膜的颜色就是通常说的“眼色”,
如黑眼睛、蓝眼睛......。瞳孔的大小
决定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中膜的后半部分是脉络膜,含丰富的
血管(营养眼球)和黑色素(使眼球内形
成“暗室”)。
虹膜与脉络膜的连接部分加厚,叫睫状体。
脉络膜→
虹膜——→
瞳孔——
睫状体———
—————黑眼睛
————蓝眼睛

(3)内膜
内膜为视网膜。含有感光细胞,所以是光感受器。
视网膜与视神经直接相连,将其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
入大脑。


3. 内容物(光线都可以透过)
内容物分三部分:房水、晶状体、玻璃体,都是清澈透明的。
(1)房水
稀薄的液体,充盈在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虹膜前后方的间隙里
(2)晶状体(折光)
是一个小巧而富有弹性的凸透镜状结构,睫状体的舒缩引起晶状
体的曲度变化。

(二)视觉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

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神经冲动)——→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三)近视眼远视眼及矫正
1. 近视眼的成因 及矫正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真性近视),或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假性近视),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平行光在视网膜前方成像,
而不是刚好在视网膜上成像,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 戴凹透镜。

——————成像点
—————成像点
预防近视5个方法
1、保证营养充足:
导致孩子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不当。使孩子
营养。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足够的钙磷及维生素C等。
建议:
多吃胡萝卜,西红柿和葡萄,红枣等数新鲜的蔬菜水果。
少食甜食,以预防近视。


2、坚持做眼保健操:
读书时间长,容易造成头部前倾。长时间的低头引起眼球充血,
肌肉紧张等不良症状。
建议:
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以及晶体操、自我穴位按摩、雾视疗法
等,能有效缓解不良状态,预防近视。

3、控制用眼的时间:
在看书、学习、上网或电视时间太长的时候或在阴暗的角落里
看书,也会造成用眼损伤,光线昏暗的环境中,极易造成近视眼。
建议:
尽量不要光线不适的环境中看书。在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时就要
闭眼休息一会儿或看远处的景物,从而恢复睫状肌状态,缓解视力

4、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
儿童应多在室外,锻炼。既能呼吸新鲜的空气,又能嗯,做做游
戏,散散步。从而放松眼睛的调节肌力,恢复眼部肌肉。
建议:
节假日的时候可以跟随父母一起到户外爬山、打球、跑步,也
有利于缓解眼疲劳。

5、定期检查视力:定期检查视力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发现有
近视的话,立即验光佩戴眼镜,一旦有近视的小朋友戴上眼镜,
不要脱脱戴戴,因为这样反而会加深近视。
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视力不良者及时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总的来说,一定要保持好的习惯,要保持良好的坐姿,注意用
眼时间,改善用眼环境,就可以让近视眼远离你。

2.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因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光线进入眼内在视网膜后方成像,所以
不能看清楚进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戴凸透镜矫正。

——成像点
——成像点
————成像点
生理盲点检查方法
实验目的:
掌握盲点的概念,及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证明盲点的存在,并计算盲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实验材料:
白纸、遮眼板、铅笔
实验原理:
盲点:
视网膜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即视神经乳头所在的部位)没
有视觉感受细胞,外来光线成像于此不能引起视觉,故称该部位为
生理性盲点。

由于生理性盲点的存在,所以视野中也存在生理性盲点的投射
区。此区为虚性绝对性暗点,在客观检查时是完全看不到视标的部
位。
根据物体成像规律,通过测定生理性盲点投射区域的位置和
范围,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正比的定理,计算出生理盲
点所在的位置和范围。
测右眼盲点(测存在)
被检查者遮闭左眼,右眼注视图中的“十”字,将图从正前方30cm距离处开始向眼前移动,当缓

缓移到眼前18cm左右时,被检查者视野中原有的黑(图中为白色)色圆点忽然消失了。若将图形继续

前移,黑点又会出现。
知识提炼



外膜
( ):无色透明
( ):白色不透明,具有( 、 )作用。

虹膜:中央的孔叫做( ),是光线的通道。
睫状体: 可调节( )的曲度
(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 ),对眼球具有( )作用,
并使眼球内部形成(“ ”)。
( ):含有能感受( )刺激后产生冲动的( )细胞。

中膜
内膜

眼球壁
内容物:房水、玻璃体、晶状体(能折射光线)

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方。戴凸透镜矫正。

眼球的结构
视觉

角膜
巩膜
支持 保护
瞳孔
晶状体
脉络膜
黑色素
营养
暗室
视网膜
光线
感光


堂堂清
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珠”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巩膜和角膜 C.巩膜和虹膜 D.角膜和瞳孔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觉感受器位于眼的( )
A.晶状体 B.视网膜 C. 脉络膜 D.角膜
3.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 视网膜、脉络膜 D. 视网膜、大脑皮层
C
B
D

4.物像在人眼中成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似,相当于照相机底片的是
( ) A.角膜 B.视网膜 C.脉络膜 D.晶状体
5.正常眼睛可以通过调节( )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A.角膜 B. 晶状体 C. 玻璃体 D.房水
6. 形成“暗室”的是眼球壁的( )。
A.虹膜 B. 巩膜 C. 脉络膜 D.视网膜
B
B
C
课后提升
1. 视力良好的人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都比较清晰,如图参与该过程调节的结构
主要是( )
A.1和4 B.4和11 C.2和6 D.4和6
2.某人的眼球结构完好无损,可他却说看不见,名副其实的“睁眼
瞎”。他看不见物体的原因可能是( )损伤。
A.眼角膜 B.视神经 C.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D.视神经或视觉中枢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