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怎么都快乐 表格式教案+反思(2课时,共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7 怎么都快乐 表格式教案+反思(2课时,共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5 15: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怎么都快乐(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13个生字,会写“玩、很”等7个生字。 2.认识动词和名词搭配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认识动词和名词搭配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1.同学们,课间活动时,你们都会做什么?是几个人做的?你觉得这个课间过得怎么样? 2.自由发言,师适时指正。 3.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会认字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怎 独 跳 绳 讲 得 羽 球 戏 排 篮 连 运2.识记生字。 正音:“怎、篮、连、运”是前鼻音,“绳、讲”是后鼻音,“怎”是平舌音。 “得”是多音字,在本文读“”,“得有人听”;另外,还可以读作“”,“听得认真”;还可以读作“”,“得到”。 “跳、绳、讲、球、排”等为典型的形声字,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识记。 “篮”字的偏旁是什么?(竹字头)帮助记忆“篮”。 竹字头是由“竹”字演变而来的,带有竹字头的字一般和竹子有关。篮球跟竹子有什么关系呢?篮球,起源之初是将竹篮掏空底子作为投球的工具,然后把球扔进挂在墙上的篮子里。这项运动传到我国来就用“篮球”表示,一直沿用到今天。 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会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玩 很 当 音 讲 行 许 2.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玩、很”为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写得左窄右宽。“当、音”是上下结构的字。 有两个双人旁的字“很、行”,两个言字旁的字“讲、许”。 (2)谁来说一说“很”的偏旁是什么?(彳),谁知道还有哪些字是含有“彳”的?(德、得) (3)师指导写字。 “玩”:左窄右宽,注意“王”作偏旁时,上紧下松,下横改提。右边“元”的第三笔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下方。 “讲”:左窄右宽,右边部分“井”的竖要写直,第二横穿插到提的上方,撇穿插到提的下方,把整个字写紧凑。 “很”:左窄右宽,左右相平,注意双人旁的写法,右边部分竖提的竖要直。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6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书写生字,每个生字写四遍,并分别给它们找朋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3.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次游戏过程写下来。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设计、导入新课时,我从孩子们最常见和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学生轻轻松松进入到学习中去,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识字的目标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得以实现,学生很快就与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交上了朋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和玩游戏”一类的词语。 2.辨词析句,体会到做游戏很快乐,大家在一起玩更快乐。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重点词语。辨词析句,体会到做游戏很快乐,大家在一起玩更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分钟) 1.出示词语: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打篮球 怎么 运动会 独自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齐读课文。 (1)朗读儿歌。(2)认读词语。 检查课下学习情况。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1.学习第1小节。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读好句子的停顿。 (2)围绕“静悄悄”想象画面,指导读好。 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采用多种形式练读,体会一个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了解“静悄悄”的意思,感受一个人玩的乐趣。 2.学习第2、3小节。 (1)指名分别读第2、3小节,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哪个游戏两个人可以玩,三个人也可以玩?(讲故事)(2)学生自由读第2、3小节,边读边画出写“讲故事”的句子。 引导发现:两个人讲故事和三个人讲故事的区别。 (3)出示句子: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劲,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比较朗读,体会讲故事多个人听的有趣和有味,了解“有劲”的意思。 (4)师生合作朗读,体会玩不同游戏时的乐趣,感受儿歌的节奏。 3.学习第4小节。 (1)教师引读:一个人玩(很好!)两个人玩(很好!)三个人玩(很好!)四个人玩(很好!)许多人一起玩(更好!) 学生自由朗读第4小节,思考:好在哪儿? (2)交流,采用问答式、分句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感受儿歌的节奏。 对比读第1小节和第4小节,体会不同的快乐。
提取信息 叙述故事 (6分钟) 本课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章写出了快乐的感受,强调了集体的快乐,渗透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4分钟) 1.说说你有什么新游戏玩法。 2.感受游戏的快乐和大家分享的快乐。 3.师总结: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只要有了好心情,怎么都快乐!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体验”是开启本课的钥匙。在教学中,我继续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找答案。同时,我又设计了拓展内容:听故事。让学生将故事内容和文章内容相互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理解到大家一起玩很快乐,帮助别人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