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表格式教案+反思(2课时,共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表格式教案+反思(2课时,共9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5 15:4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吃水不忘挖井人(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会写“吃、叫”等7个生字,学会“”2个偏旁和“”这个笔画。 2.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学会2个偏旁和1个笔画。 难点:鼓励学生课外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相关音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 (5分钟)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同学们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2.展示交流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毛主席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 (25分钟) 初读课文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指导分自然段读课文。 注意读好以下句子: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 时候,在/那儿/住过。注意词语“村子、时候”中的“子、候”都读轻声。 读这个句子时,应该先分别读词语:瑞金城外、村子、沙洲坝,再连起来读好句子。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先读词语:“带领、战士、乡亲们”,再读句子。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会认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吃 忘 井 村 叫 毛 主 席 乡 亲 战 士 面2.识记生字。 “村、亲、战、面”是前鼻音,“忘、井、乡”是后鼻音,“吃、主、战、士”是翘舌音。 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会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吃 叫 主 江 住 没 以 2.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吃”:左右结构,口字旁的大部分写在左上格。撇的起笔在竖中线右侧。横折弯钩在横中线上起笔,折笔沿着竖中线写。 “叫”:左右结构,口字旁的大部分写在左上格,竖提沿着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竖的起笔要稍高于竖提。 “以”:竖提的竖要直,提要稍长。中间一点起笔略高,写在竖中线上。撇的起笔最高,穿插到竖中线左边。最后一点要低,保持字的平衡。 3.鼓励学生借助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 (1)根据偏旁识记:吃、叫和嘴巴有关,所以都是口字旁。 (2)熟字比较法:士—土,主—王。 4.学习新偏旁和新笔画。 (1)认识新偏旁“”,你还见过哪些字带有这两个偏旁? 含有“”的字有:思、 念 、意等。 含有“”的字有:座、度等。 (2)认识新笔画横折弯: 本课生字“没”字中含有新笔画横折弯。 带有横折弯的字还有“沿、铅”等。 注意和横折弯钩的区别。汉字“九”中有横折弯钩这一笔画。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6分钟)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搜集更多关于毛主席的图片、资料、故事。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由于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跟文本相关的资料及与毛主席有关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毛主席是怎样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 2.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重点难点 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造福人民的,从毛主席的行为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复习旧知 巩固字词 (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口头组词。 井( )( ) 主( )( ) 吃( )( ) 面( )( ) 3.齐读课文题目,进入新课学习。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 (25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 (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找一找是哪里告诉我们的?(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江西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3)“那儿”指哪里?出示沙洲坝图片。 一名学生读讲,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江西”)画下来。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4)加强认识。 理解“革命”一词。(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学生动笔画出共有几句话。 (2)想一想:乡亲们挑水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学生一:乡亲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可能要翻过很多山,披荆斩棘,还要受到野兽的威胁。 学生二:也许一天只能挑一担水,早上出发,晚上才能回来。 指导朗读:“没有水井”“很远的地方”“挑”等词语要重读,突出乡亲们吃水非常困难。 (3)走那么远的路,挑来的只是很少的水,怎么能维持生活所需呢?想象一下,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学生一:人们身上经常脏兮兮的,很少洗澡,洗衣。洗过的水用来浇菜。 学生二:人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水,每一滴水都不舍得浪费。经常受到干渴的威胁。 师:因此,人们多么渴望能挖一口水井啊!再也不要翻山越岭到很远的地方挑水,人们生活也不会这么的艰辛了。 (4)你能想象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 学生一: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人们干得非常卖力。已经挖了很深了,可是还没有挖到水,井外的土堆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还没有见到水…… 学生二:人们挥汗如雨,不停地挖、运、搬,有些地方有大石头,还要用炸药炸开…… 学生三:终于挖到水了,人们高兴地跳呀,唱呀,相互拥抱呀…… 3.学习第3自然段。 (1)毛主席时刻想着乡亲们,乡亲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齐读第3自然段。 (2)齐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挖井人是谁?谁不忘挖井人?(挖井人是“毛主席、战士们和乡亲们”。乡亲们不忘挖井人。)讲解“饮水思源”的道理。(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3)沙洲坝的乡亲们饮水思源,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在我们的生活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我们无私奉献,我们要懂得感恩。)(4)指导朗读:“立”要重读。“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要放声读,读出亲切、感激、敬意、热爱、怀念。
提取信息 叙述故事 (6分钟) 本课讲述了当年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乡亲们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赞扬了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和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品质。
总结全文 延伸拓展 (4分钟) 1.指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齐声诵读课文。 2.启发思考: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哪些人?(永远记住那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关心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3.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有哪些感恩的名言呢?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哪些人”,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