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5 19: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制定日期 课型 教读引领课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学习内容 【教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图书】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三、教学过程 一、梳理文学常识,感知文体特征 1.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二、积累重点字词方法指导: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三、抓住关键语句,筛选文章信息请同学们用圈点批注法自由阅读,自主解决以下问题。(注:圈点,就是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等。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4、理清课文结构 5.什么叫“格物”和“致知”?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探察、探究。 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 6.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题即是论点) 7.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请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问题共探讨 默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第一层(2):正面解释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第二层(3~5):反面论证 作者举了王阳明的例子。我们探讨一下:王阳明 “格”竹子失败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际上是“格己”,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实践, 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第三层(6~12):正反两方面分析 1.从现代观念看,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什么呢?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读第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作者认为今天的教育应当怎样发扬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主旨概括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拓展迁移丁肇中逸事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想一想 1、本文所指出的传统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第4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 4、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 个人修订 方法指导: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板书 设计 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