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时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康熙帝 D.文天祥
2、七年级的同学拟办一份手抄报,准备了以下素材: 戚继米抗倭: 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据此唯断这份手抄
报的主题是 ( )
A. 民族关系的发展 B.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封建社会的危机
3、“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C.林则徐??????D.邓世昌?
4、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
5、西藏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克服重重困难,从伏尔加河流域返回新疆的英雄是?
A.康熙帝 B.渥巴锡 C.郑和 D.郑成功
7、候杨方《盛世启示录》中记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航行于松花江,巡视至吉林乌喇(今吉林省吉林市)……此次行程非常艰难……冬雪之时,沙结冰坚;夏雨,泥深淤阻……”康熙帝此次行程的任务是( )
A.抵御沙俄入侵 B.收复台湾
C.平定少数民族叛乱 D.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领袖
8、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设立宣政院
B 清朝 历代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D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文中“贵国”指( )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10、新疆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亲征平定该叛乱的清朝皇帝是( )
A.顺治帝 B.康熙帝
C.乾隆帝 D.雍正帝
11、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和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
A. 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元世祖 D. 康熙帝
12、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3、“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
A.伊犁将军 B.盛京将军
C.西域都护 D.驻藏大臣
14、乾隆皇帝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
A. 平定回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B. 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 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
D. 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15、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册封五世班禅 ? ②册封五世达赖?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6、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用史实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军占领福建大部分地区后,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在那里招兵募饷都遇到困难, 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材料二:郑成功少年时期就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荷兰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侵略者,就下命令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材料三: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后,郑成功把军队分派到各地屯田,开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汉族农民携带耕牛、农具,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推动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根据材料一 二,概括指出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的重要意义。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
(4)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乾隆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帝特下令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并亲撰了《须弥福寿之庙碑记》,在碑记中,乾隆帝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
(1)顺治帝以后,清政府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这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乾隆帝下令修建的须弥福寿庙由两部分组成,庙的前部为汉式寺院的传统布局,后部为藏式的平顶大红台。想一想,这种汉藏合璧寺院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19、改错题(每小题的叙述中部都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列对应的横线上。)
(1)郑成功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时代是明朝。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设置宣政院。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B 4、B 5、D 6、B 7、A 8、D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A
二、非选择题
16、(1)册封: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2)设立行政机构: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3)平叛: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4)安置: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17、(1)原因:郑成功抗清受阻,决定向台湾发展:解救被荷兰殖民者压迫的台湾人民
(2)意义: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言之有理)
(3)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促进了台湾的开发,是正义的,值得赞扬。
(4) 趋势:统一,(开放性题目,意思对即可)
18、(1)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2)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19、(1)郑成功 戚继光
(2)宣政院 伊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