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17 16:2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复习要点
1、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相当于东部季风区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多属于非季风区,以昆仑山—祁连山一线为界。


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1)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主要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河流结冰状况 结冰,越往北冰期越长 无结冰期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人文环境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花生、甜菜、苹果、枣 油菜、柑橘、甘蔗、茶叶
民居 屋顶坡度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较薄
交通运输 以陆路运输为主 常用水运




思维导图
















三、重难点阐释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范围及划分依据。
难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及南北差异。

四、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1月0 ℃等温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景观等要素
2、2020年春节前后,中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下图是2020年2月某日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分布图,据图可知疫情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有 ( )
①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③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④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历届冬奥会选手多数来自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这说明( )
A、气候不同,农业生产活动有差异
B、地形不同,人们的文体娱乐项目有差异
C、气候不同,人们的文体娱乐项目有差异
D、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体育大国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4~5题。


5. 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经济
6. ③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①光照强 ②水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⑤有高山冰雪融水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读我国某地民居图,完成7—9题

7.该地民居多为平房,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力大 B、降水少 C、气温高 D、湿度大
8.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 )
A.海南省 B.江西省 C.山东省 D.湖北省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区居民习惯的主食是( )
A、米饭 B、馒头 C、羊肉 D、牦牛肉
10.下列界线中,甲区域和其他区域分界线吻合的是( )

A. 人口地理分界线
B.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C.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D.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所示山脉是( )
A.秦岭 B.天山 C.南岭 D.阴山
12、图中山脉以北地区是( )
A.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C.主要位于半干旱地区 D.农田类型以水田为主
二、综合题
13、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 B

C D
(2)EF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四条EF一线的地理意义: ; ;
; 。
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内的是 和 ;夏季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跨经度最广的区域是 。(填字母)
D地区水热条件最好,耕地多为 (旱地或水田),该地粮食作物以
(水稻或小麦)为主。A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 (干旱或湿润),农业以 (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



五、中考瞭望
一、选择题
(2019广西崇左)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有关丙、丁两地区的共同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处于干旱地区 B.夏季普遍高
C.位于内陆地区 D.大气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甲气温年较差比乙小
甲年平均气温比乙高
春季,甲气温回升比乙早
秋季,甲降温比乙早
3、下列四大区域与农业主要部门相匹配的是( )
A.甲—渔业 B.乙—林业 C.丙—畜牧业 D.丁—种植业
4、 (2017德州)《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 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 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 ④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2017宿迁)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5~6题。

5. 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的分界线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6. 下列说法符合甲区域环境特征的是( )
①冬季河流结冰 ②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④农田多以旱地为主 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 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⑦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
①④⑥⑦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⑥⑦ D. ①③⑥⑦
(2016日照中考)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7~9题。

7.区域①④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位置 B.气候 C.面积 D.人口
8.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是( )
A.④ B.② C.① D.③
9.下列地理事项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区域—划龙舟,唱信天游
B.②区域—住窑洞,过泼水节
C.③区域—喝酥油茶,吃糌粑
D.④区域—骑骆驼,看大漠风光
(2018河北石家庄)近年来一些电视节目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蕴含地理知识。


10.《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区域②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二、综合题
11、(2019湖北宜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一线是我国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这条线上重要的山脉A是 ,
重要的河流B是 。我国1月 ℃等温线、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也大致经过A—B这条分界线。
(2).四大地区中,农业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地区和 地区(填甲、乙、丙、丁等代号)。
(3).图中①②③④所代指的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或经济活跃区域中,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
是 (填代号),联系区域②和区域③之间铁路干线是 。





参 考 答 案

达标测试
一、1—5 DBACB 6—10 DBCBD 11—12 AA
二、13、(1)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2)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界线、温带落叶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任意四点即可)
(3)C D B A
(4)水田 小麦 干旱 畜牧业

中考瞭望
一、1—5 CDCBA 6—10 ABDCB
二、11、(1)秦岭 淮河 0 800
丙 丁
④ 京沪线

南 方 地 区







青 藏 地 区

西 北 区


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

界线:秦岭—淮河
主导因素:气候(气温和降水)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名称

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夏季风或降水

中国的地理差异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脉
主导因素:地形和地势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1、1月0℃等温线

2、800mm年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界线

10、温带落叶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