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⒋记下感受
关于读书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⒋记下感受
关于写作
写作让我感到幸福!写作时,我的内心和灵魂是非常充实、非常宁静的。
——铁凝
2017-9-15
读后感
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获得了具体感受、启示,而写成的文章。
⒋记下感受
作前准备:
1.深刻地读懂原文。
2.找准“感点”。
3.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感点
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所获得的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
滥 竽 充 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
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
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
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
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
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
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一个个
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
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
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感点A:南郭先生给了你怎样的感点?
感点B:齐宣王给了你怎样的感点?
感点C:齐湣王给了你怎样的感点?
感点D:三百吹竽的人又给了你怎样的感点?
……
感点A:从南郭先生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缺点:1、不学无术,没有好下场。
2、个人应该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
优点:1、他能够毛遂自荐,主动请缨,为个人、为家庭、为
事业而出人头地 。
2、他能够在高手如林的皇家吹竽乐队中混迹,而不被
识破,必有超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3、他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
作真,有超人的胆识,非一般人可比。
4、他拿得起,放得下能主动下台走人,这又有多少人
能做到呢?
感点B:从齐宣王身上,你得到了哪些
启示?
1、不懂装懂:自己不懂音乐还装风雅。
2、做事不认真,稀里糊涂。
3、视百姓如粪土,凭空养三百吹竽的
人,以满足个人的喜好,浪费国力。
感点C:从齐湣王身上,你得到 了哪些启示?
优点:追求精确,实行责任到人。
缺点:一个一个听,势必花更多
的时间在享乐,而忽视朝
廷的公务。常此以往,国
将不国,历史就是如此!
感点D:从三百吹竽的人身上,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官官相护 :与南郭先生长期共事,必知道其不会吹竽,但从不向王汇报 ,对周围的不正之风听之任之,助长其发展 .
读后感的基本结构表框架
以信任取代恐惧
—读《第56号教室》有感
引—议—联—结
二.正文结构:
⒈引述材料, 提炼感点。
⒉分析材料,证明感点。
⒊围绕感点,联系实际。
⒋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感点
题材
一.标题:
读《滥竽充数》有感
《滥竽充数》讲了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南郭先生根
本不会吹竽,却装腔作势,混进齐宣王的吹竽队里。后来,
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却喜欢独奏,
南郭先生知道后,便连夜逃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为南郭先生感到悲哀,他如果学了
真本事,不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在宫里吗?可他没有下苦功
夫,却耍起了小聪明,靠糊弄人过日子,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滥竽充数》似乎描写着我往日的行为。记得五年级时,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多读、多背、多写,成绩才能踏踏实实。
然而我并不在乎,每当齐背时,我便是摇头晃脑,装模作样, 就会一下就算了,因此每到考试时,我总是名落孙山。
现在我读了这则寓言,我知道了:做人不能像南郭先生
那样不学无术,经不住考验,这种人始终会被时代淘汰,成
为“二等废物”。要想干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有真
才实学,学习也一样,决不能华而不实、弄虚作假、
自欺欺人。
读后感的写作之法
1、精读原文,找准感点;
2、掌握套路:“引”“议”“联”“结”;
3、拓展视野,敢于创新;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请你试一试:
请你仔细阅读附文2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并拟一个恰当、新颖的标题,字数不限。
写作要求:1.深刻地读懂原文,找准感点。
2.要结合书中内容围绕感点来谈,
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3.字数不限,卷面工整、无勾抹,可加
2分。
终生的厮守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天空阴霾,很多的燕子,成群停留在马路上觅食戏耍,看着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突然,一辆呼啸而过的大货车驶过,地上只看到一团黑影留着,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
鸟类的感情也是相当丰富的。尽管这只燕子已经在地上不能动弹了,但是,另一只仿佛是她的爱人,马上飞到她的身旁,傻傻的看着,不敢相信这场突如其来事实…… ?
又一辆汽车开过来了,飞快的车速,将风卷起,地上的燕子也随着翻了身。看到地上的爱人改变了姿势,那只活着的鸟儿仿佛受到鼓励一般,赶快的又飞下来到她的身旁……?
无可奈何,另一方已经永远听不到他的呼唤了……此时,鸟儿竟尝试着要将地上的鸟儿抓起……
一只鸟儿当然是无法承受与自己一样重的这样沉重的负担……他用力的振翅,一次又一次……?纵然地上的鸟儿想回应,却也永远没办法了……
又一辆汽车经过,鸟儿赶忙飞起,等到汽车一过,却又马上飞下来……?
尽管别的鸟儿告诉他这是没有用的,但是,依然不死心的他希望看到她再度飞起……另一辆汽车经过,地上的燕儿的身子又被汽车快速的风吹动……再度受到鼓舞的他,总坚持着不同的尝试……?
但他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却无法得到任何的回应……
终生的厮守
作业:
读一本好书并写一篇读后感。
写作要求:1.深刻地读懂原文,找准感点。
2.要结合书中内容围绕感点来谈,
并能联系生活实际。
3.字数600字以上,卷面工整、无勾抹,
可加2分。
再见!
祝同学们生活愉快!
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