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6 10:19: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颔首(hàn) 匪徒(fěi) 斋戒(zhāi) 停滞(zhì)
B.脐橙(qí) 胸脯(pú) 疮痍(cāng) 门槛(kǎn)
C.投掷(zhì) 憎恶(zèng) 绷带(bēng) 脑颅(lú)
D.花圃(fǔ) 悼念(dào) 欺侮(wǔ) 惧惮(dàn)
【答案】A
【解析】
【详解】
B项,“疮”应读“chuāng”;
C项,“憎”应读“zēng”;
D项,“圃”应读“pǔ”。
故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尴尬 拮问 取缔 磕头
B.菩萨 霹雳 镶嵌 糟糕
C.守寡 烦躁 愧作 晌午
D.辫子 惶恐 渴慕 笨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拮问--诘问。
C.愧作--愧怍。
D.笨绌--笨拙。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自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在大庭广众之中大谈他的创作经验。
B.她经常自言自语,以此排遣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
C.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使用正确。
B.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使用正确。
C.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这里用来形容师生,使用不正确。
D.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使用正确。
故选C。
【点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3分)
A.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播出后好评如潮,是因为形式新颖——在镜头面前用话剧形式表演出来。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每天清晨,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D.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
B.语序不当,应是“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
C.有歧义,应是“张教授的身体瘦弱的父亲”;
D.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二字。
故选A。
5.同桌小豪对你说:“我不喜欢读名著,一部部长篇大论的,看得人头昏脑涨,还是看漫画之类的快餐式图书轻松愉快。”假如你是他同桌,该怎样婉转地劝说他积极阅读名著呢?(4分)
示例:小豪,阅读名著不仅同样能感受到轻松愉快,还能在书中体验不 同的人生,更能提高修养和丰富情感。关键是要读进去,你不妨坚持 读一部试试看,我相信你一定会尝到甜头的。(有称呼,有观点,有理 由,表达得体即可)
6.名著阅读。(6分)
(1)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 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 。(2分)
(2) 请从主题、写作特点和语言中任选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感受。(4分)
示例:①通过祥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这个黑暗的社会;②小说为 我们展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具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 态图;③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 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7.综合性学习。(8分)
班级组织“文学世界的女性风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 与以下活动。
(1)【女性作家我知道】在我们学习过的初中课文中,有几篇就是女 性作家的作品,令人回味。比如:萧红,我们学过的课文是《 回忆鲁迅先生》;杨绛(作者),我们学到的课文是《老王》,这两篇文章的体裁都是 回忆性散文。(3分)
(2)【女性形象我赞美】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经典的女性形 象,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并说明理由。(5分)
我喜欢秋瑾,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英雄,她为民族解 放和妇女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 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 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3)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7) 《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 山度若飞。
(8) 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 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 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4分)
(1)但微颔之 (点头)
(2)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3) 以钱覆其口 (盖)
(4) 徐以杓酌油沥之(同“勺”)
10.用现代液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睛看着他(射 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2)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译文:我也没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 谈谈你觉得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3分)
示例: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取长补短,学为己用,不可 嫉妒诋毁。
1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③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④。”反⑤归取之。及反, 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履:鞋。②度(duo):测量。③操:携带。④度(3):量 好的尺码。⑤反:同“返”,返回。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固守教条,脱离实际,头脑僵化,不知变通的人。
【参考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 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 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 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 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 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5分)
答案:叔祖、其他人的漠不关心与阿长的热心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文写阿长主动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竟然买到作者渴望已久的这套书,可见阿长的热心、诚恳、关爱孩子。
14.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4分)
答案: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的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意思对即可给分)。
15.文段⑧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的事。(3分)
16.文段最后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四本很粗拙的书是作者最心爱的宝书?(6分)
答案: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是“我”渴慕已久的,最初想得到的,而且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对“我”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2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7.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将其补充完整。(6分)
①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3分)
②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③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3分)
18.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6分)
答案:(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3分)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3分)(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3分)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3分)
19.结尾段“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4分)
答案: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4分)
20.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6分)
答案:(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3分)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3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5分)
(1)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你成长,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你感动,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祥给你以教育……
请以“只是因为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小小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试卷版)
(满分:150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颔首(hàn) 匪徒(fěi) 斋戒(zhāi) 停滞(zhì)
B.脐橙(qí) 胸脯(pú) 疮痍(cāng) 门槛(kǎn)
C.投掷(zhì) 憎恶(zèng) 绷带(bēng) 脑颅(lú)
D.花圃(fǔ) 悼念(dào) 欺侮(wǔ) 惧惮(d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尴尬 拮问 取缔 磕头
B.菩萨 霹雳 镶嵌 糟糕
C.守寡 烦躁 愧作 晌午
D.辫子 惶恐 渴慕 笨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自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在大庭广众之中大谈他的创作经验。
B.她经常自言自语,以此排遣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
C.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3分)
A.综艺节目《一本好书》播出后好评如潮,是因为形式新颖——在镜头面前用话剧形式表演出来。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每天清晨,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D.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5.同桌小豪对你说:“我不喜欢读名著,一部部长篇大论的,看得人头昏脑涨,还是看漫画之类的快餐式图书轻松愉快。”假如你是他同桌,该怎样婉转地劝说他积极阅读名著呢?(4分)



6.名著阅读。(6分)
(1)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 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祥子最大的梦想是 。(2分)
(2) 请从主题、写作特点和语言中任选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感受。(4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班级组织“文学世界的女性风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 与以下活动。
(1)【女性作家我知道】在我们学习过的初中课文中,有几篇就是女 性作家的作品,令人回味。比如:萧红,我们学过的课文是《 》; (作者),我们学到的课文是《老王》,这两篇文章的体裁都是 。(3分)
(2)【女性形象我赞美】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经典的女性形 象,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并说明理由。(5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 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 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3) ,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4)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5)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7) 《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 山度若飞。
(8)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 , ”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 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 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 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4分)
(1)但微颔之 ( )
(2)尔安敢轻吾射( )
(3) 以钱覆其口 ( )
(4) 徐以杓酌油沥之( )
10.用现代液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谈谈你觉得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3分)


1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②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③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④。”反⑤归取之。及反, 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履:鞋。②度(duo):测量。③操:携带。④度(3):量 好的尺码。⑤反:同“返”,返回。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5分)


14.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4分)

15.文段⑧中画线句子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 。(3分)
16.文段最后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四本很粗拙的书是作者最心爱的宝书?(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22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7.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将其补充完整。(6分)
① (3分)
②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③ (3分)
18.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6分)


19.结尾段“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4分)


20.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5分)
(1)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你成长,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你感动,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祥给你以教育……
请以“只是因为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小小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