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老山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6 《老山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7 11: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同学们,你们能背出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吗?
你们知道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吗?
当年,国民党的军队不去抗日,而来围剿工农红军,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历经艰难险阻,行程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去抗日。
在《七律·长征》这首诗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这座山上山的路程有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红军是怎样翻越这座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一位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老红军的讲述吧。
惊惶( )  军阀( )   
缴租(   )  蜷身( )  
点缀(  )  搀扶( )  
呜咽(  )  咀嚼( ) 
澎湃( )   
酣然入梦( )
huáng
fá 
jiǎo
quán
zhuì
chān
wū yè
jǔ jué
péng pài
hān
酣然入梦:
指繁重的捐税。捐:赋税。
畅快的入睡。
苛捐杂税: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3、速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来概述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完成下面表格。
下午
沿山沟向上走
傍晚
到一户瑶民家攀谈
天黑
到山脚,登山
走了半天
在山路上露宿
半夜里
走了不多远,看见雷公岩,翻越雷公岩,继续爬行,快到山顶
下午两点多钟
到了山顶
休息一会儿后
一口气儿跑下山去
第二天黎明
在山路上冻醒后又睡着了
时间
地点









2. 面对这样的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品格?
1.文末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相关的语句。
困难
态度
精神品质
走路难
山高路险,负重前行。
打趣逗笑,
奋勇登山。
睡觉难
路窄不平,寒气逼人。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酣然入梦,
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
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
嘲笑讥讽。
顽强的意志
乐观的精神






走路难
吃饭难
睡觉难
处境难
顺序:时间变化、地点转换


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老山界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奇观”奇在哪里? “奇观”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
“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2.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描写声音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从修辞角度赏析。)
不矛盾,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分明很细切,可是由于静,听起来感觉很近,声响洪大;有的声音来自近处,分明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越传越远,越变越细。

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不可捉摸的声响,给人以美好的联想。从侧面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景物有何特点?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战士们克服困难后欢畅、轻松的心情,集中展现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意境。
景色明朗、清新。
1. 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们”与瑶民大嫂的攀谈,有何用意?
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也说明了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2、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一个坚强的意志”具体指什么?)
这里说的“一个坚强的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用在这里,点明了红军进行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战争年代
站起来
和平年代
强起来
长征精神
港澳珠大桥的建成
脱贫攻坚
扫黑除恶
长征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将怎样践行长征精神?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新的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
以“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微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