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了解该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
3.知道本区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初步了解非洲特色的文化和民居
过程与方法
利用世界地图、地形图等综合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重要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明确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懂得世界上的种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歧视和奴役黑人的行为都是可耻的。
教学重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法与学法
教法:资料及图片展示法、归纳法等。
学法:讨论探究、交流、读图及填图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通过两张黑人的图片,导入新课
板书: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黑种人的故乡
展示:课本60页图8.24“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及课本61页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怎样,其范围主要指哪里?
1.位置及范围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第一自然段和图8.24、8.26,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
(2)在图8.26中标注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大西洋、印度洋。
(3)在图8.26中指出红海、莫桑比克海峡、几内亚湾、马达加斯加岛 、好望角。
交流: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部(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承转:认识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及范围,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该地区的地形。
2.地形特点
引导:非洲有许多大的地形区,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下列要求的填图。
活动:读课本61页图8.26,完成下列问题
(1) 找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乞力马扎罗山及主要河流,并说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展示: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
讲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地势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承转:受位置和地形的影响,这里的气候又是怎样的呢?
3.气候
教师展示非洲气候图,叠加赤道、南北回归线三条重要纬线,学生判断非洲所属主要的温度带?(热带)
教师引导学生读本区气候类型分布图
师问:本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哪些(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教师引导归纳出本区的气候特点──热带大陆。
教师再启发学生发现:非洲气候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学生活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气候条件还影响着这里人们的居住房屋的形态。读图8.29,完成课本62页活动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承转: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4.灿烂的文化
引导:美丽、物产富饶、神奇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它的文化你知道多少呢?请同学们读课本62页内容。
提问:说一说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方面的文化?
交流: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制文化及独特的风俗习惯等。
提问: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其他地方有黑人吗?原因是什么?
交流:撒哈拉以南非洲有6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黑种人,而且分布地域最广。美洲也有黑人,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在掠夺资源的过程中,贩运去的黑人奴隶。
课堂小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赤道穿过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就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这里物产丰富,风俗文化神奇,人口90%以上是黑种人,因此有“黑非洲”之称。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黑种人的故乡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35°S
1.位置及范围 半球位置:地跨南北半球,位于东半球
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2.地形特征: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气候为主,以赤道南北对称分布
4.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