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共20张PPT)
第3章 电能的输送与变压器
》理论储备基础回顾
条分缕析·夯基固本◆
》典题分类讲练结合
分类讲解·举一反三
习题课 远距离输电与理想变压器的计算问题
公式推论
1.远距离输电电压损失、功率损失的计算
(1)电压损失:ΔU=I线R线;
(2)功率损失:ΔP=IR线=ΔUI线;
(3)输送功率:P=UI.
2.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
(1)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P入=P出,U1I1=U2I2.
(2)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跟匝数成正比,=.
(3)原、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匝数成反比,=(仅限一个副线圈).
输电线的电阻共计1 Ω,输送的电功率是100 kW,用400 V的低压送电,输电线上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改用10 kV的高压送电,发热损失的功率又是多少?
[思路点拨] 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P=UI计算输电线上的电流,利用ΔP=I2·R线计算功率损失.
[解析] 输送电功率100 kW,用400 V低压送电,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I1== A=250 A,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P1=IR线=62.5 kW.
若用10 kV高压送电,输电线上电流
I2== A=10 A,
输电线上损失功率P2=IR线=102×1 W=0.1 kW.
[答案] 62.5 kW 0.1 kW
1.相同材料组成的导线向同一处用户输送10 kW电能,在输电电压U1=110 V和U2=220 V两种情况下,要求输电线中损失的电能相同,则两情况下导线截面积之比为________.
解析:由公式P损=R线得
=eq \f(U,U)=,再由R=ρ得:=.
答案:4∶1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电压U1=3 300 V,副线圈的输出电压U2=220 V,绕过铁心的导线所接的电压表的示数U0=2 V,L1、L2为两只相同的灯泡,则:
(1)原、副线圈的匝数各是多少?
(2)当S断开时,A2的示数I2=5 A,那么A1的示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 解此题的关键是从1匝线圈的电压突破、利用变压器的基本关系求解.
[解析] (1)根据变压比:=及=有
n1=·n0=×1匝=1 650匝,
n2=·n0=×1匝=110匝.
(2)理想变压器有P入=P出,即I1U1=I2U2,
I1=·I2=×5 A≈0.33 A.
[答案] (1)1 650匝 110匝 (2)0.33 A
2.(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初级线圈的匝数为n1,次级线圈的匝数为n2,初级线圈的两端a、b接正弦交流电源,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 V,负载电阻R=44 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0 A.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2∶1
B.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为5∶1
C.电流表A2的示数为1.0 A
D.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 A
解析:选BC.对于理想变压器,P1=U1I1=220×0.20 W=44 W,则负载电阻消耗的功率P2=P1=44 W,据P2=eq \f(U,R),得U2== V=44 V,则===5,故B正确.A2的读数I2== A=1 A,故C正确.
有一条河流,水的流量为Q=2 m3/s,落差h=5 m,现利用其发电,若发电机的总效率为50%,输出电压为240 V,输电线总电阻R=30 Ω,允许损失的电功率为发电机输出电功率的6%.
(1)为满足用电的需求,使用户获得220 V的电压,分别求输电线路使用的理想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2)如果输送的电能供“220 V 100 W”的电灯使用,正常发光的电灯的盏数为多少?
[思路点拨] 将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远距离输电,应先确定输出功率,再利用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及规律求解.
[解析] (1)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总=ηρQgh=5×104 W
设输电线上的电流为I,则电功率损失P损=I2R
所以输电线中的电流为
I= = = A=10 A
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240 V
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U2== V=5×103 V
故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1∶n2=U1∶U2=240∶(5×103)=6∶125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为
ΔU=IR=10×30 V=300 V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3=U2-ΔU=5×103 V-300 V=4 700 V
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U4=220 V
故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n3∶n4=U3∶U4=4 700∶220=235∶11.
(2)设正常发光的电灯的盏数为N,则
N===470(盏).
[答案] (1)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6∶125 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35∶11 (2)470盏
远距离输电综合问题的解题步骤
(1)画出输电电路;
(2)求出转化为电能的机械能大小,确定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3)理解联系各回路之间的物理量,对各个回路独立运用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分式逐步进行计算.
3.某小河水流量为4 m3/s,水流下落的高度为5 m.现在利用它来发电,设所用发电机的总效率为50%,g=9.8 m/s2,求:
(1)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2)若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4 Ω,输电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5%,则需用多大的电压输送电能?
(3)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
解析:(1)水由高处流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水轮机做功,设水的流量为Q,则发电机的输入功率P1=ρQgh
所以输出功率为P2=ηP1=ηρQgh=50%×1.0×103×4×9.8×5 W=9.8×104 W.
(2)设输电电压为U,输电线上的电流为I,电阻为R,损失的电功率为P3.由P3=I2R得
I= = = A=35 A
由P2=IU得输电电压
U== V=2.8×103 V.
(3)输电导线上损失的电压为
ΔU=IR=35×4 V=140 V.
答案:(1)9.8×104 W (2)2.8×103 V (3)140 V
1.关于电能输送的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由P=U2/R知,输电电压越高,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大
B.由公式P=U2/R知,输电导线电阻越大,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少
C.由公式P=I2R知,输电电流越大,输电线上功率损失越大
D.由公式P=UI知,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与电流成正比
解析:选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损=I2R线=eq \f(U,R线),公式中的U损指输电线上(即电阻R线)的分压,而不是输电电压,A、B两项错;公式P=UI是电源提供的总电功率,而不是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D项错.
2.(多选)远距离输送一定功率的交变电流,若输送电压提高到n倍,则输电导线上( )
A.电能损失为原来的倍
B.电压损失为原来的倍
C.电能损失减少倍
D.电压损失减少n倍
解析:选ABC.设输送功率为P,输送电压为U,输电线电阻为r,依据ΔP=r,ΔU=r可以判断送电电压提高到n倍时,电能、电压损失分别为原来的、倍,分别减少了、倍,A、B、C对,D错.
3.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交变电流i=Imsin ωt,副线圈接有一电流表与负载电阻串联,电流表的读数为0.10 A.在t=T时,原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为0.03 A,由此可知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A.10∶3 B.3∶10
C.10∶3 D.3∶10
解析:选A.已知I2=0.10 A,对原线圈:0.03 A=Imsin 135°得Im=0.03 A,所以I1=0.03 A.由电流关系求得A项正确.
4.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
C.经过1分钟电阻产生的热量是6×103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W
解析:选D.由图像可知,原线圈中电压的有效值为220 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100 V,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流过电阻的电流I=A=10 A,所以A、B错误;由Q=t=×60 J=60 000 J,所以经过60 s电阻产生的热量是60 000 J,所以C错误;输出功率P== W=1 000 W,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D正确.
5.
某同学想用220 V交流电作为小型收音机的电源.他先制作了一个将交流变为直流的整流器,但这个整流器需用6 V交流电源.于是他又添置了一个小变压器,电压比为220 V/(6 V),由于时间长了,分不清原、副线圈,其外形如图所示,现要作为降压变压器使用,则交流电源(220 V)应接在 ( )
A.a、b两端 B.c、d两端
C.a、c两端 D.b、d两端
解析:选B.由变压器结构原理可知,线圈中的电流越大,所用导线应当越粗,在降压变压器中,原线圈的电压大于副线圈的电压,即说明电流大的应是副线圈,导线相应要粗些,由图可知,ab线圈的导线较粗,所以cd应为原线圈,故输入电压(220 V)应接c、d两端.
6.(多选)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 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9∶55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 V,频率为50 Hz
解析:选AD.由题图可知,交流电源频率f==50 Hz,峰值Um=220 V,所以其有效值U==220 V,D项正确.根据变压器的变压、变流和功率关系,输出电压U2m==36 V,A项正确.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B项错误.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C项错误.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