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16 11:5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血液循环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是在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之后学习内容,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和核心。
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观察与思考,让学生能够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在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找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什么意义;学会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则解决了本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血液、血管、心脏的学习,对血液循环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很不了解,而且血液循环途径这一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学习血液循环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3. 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技能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有关知识, 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其相互协同的关系,
2、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视频 2、导学案 3、卡片、小磁铁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通过复习心脏的结构功能引入本课;其次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先自学后进行合作探究,并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能力。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把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动态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看到血液循环的全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了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血液循环的意义;再次通过学生活动用卡片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血液循环概念图,归纳总结本节知识;最后通过当堂检测,顺利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回忆旧知、 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心脏解剖图复习心脏的结构,引入本节血液循环学习。出示血液循环动画图。 学生指认心脏四腔的名称,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名称,心脏内血液流动方向及心脏的功能。进入学习新课的情境。 通过指认复习有关心脏结构的相关知识,考察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回答引入本课血液循环。用希沃3注解心脏内血流方向。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63页血液循环模式图和64页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知识板块一和知识板块二的自主学习 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完成知识板块一和知识板块二的自主学习。 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变化、动脉血和静脉血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识图能力和合作精神。
1、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1、教师出示体循环图,引导学生说出体循环途径。2、教师出示肺循环图,引导学生说出肺循环途径。3、学生活动:四名学生用卡片、小磁铁、箭头分别完成血液循环概念图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4、其他同学完成导学案(二)合作探究血液循环概念图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1、学生展示(1)小题,利用血液循环图,说出体循环途径;2、学生展示(2)小题,利用血液循环图,说出肺循环途径;3、四名学生在白板上用卡片、小磁铁、箭头分别完成血液循环概念图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4、其他同学完成导学案(二)合作探究血液循环概念图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1、通过学生指认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通过PPT动画进一步明确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循环路径。3、通过学生活动展示进一步完善血液循环途径,把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表达技能。
2、动脉血和静脉血 教师出示血液循环模式图、动脉血和静脉血图片。 提问:1、心脏左侧流什么血?心脏右侧流什么血? 2、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 1、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2、指出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是看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并不是看血液的颜色。 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为下面的学习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奠定基础。
3、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的变化 1、教师播放体循环中血液成分交换的视频。2、出示体循环中血液变化动画图,师生合作完成体循环中血液变化。 3、教师播放肺循环中血液成分交换的视频。4、教师出示肺循环血液变化动画图,师生合作完成肺循环中血液变化。5、学生活动:用卡片、小磁铁、箭头分别完成血液循环概念图中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以及血液的变化。6、用手机将学生完成导学案中血液循环概念图拍照并上传到白板上。 1、学生观看体循环中血液成分交换的视频 2、说出体循环中,心脏各腔和各血管分别流动什么血液以及血液变化的部位和情况。3、学生观看肺循环中血液成分交换的视频。 4、说出肺循环中,心脏各腔和各血管分别流动什么血液以及血液变化的部位和情况。5、四名学生在白板上用卡片、小磁铁、箭头分别完成血液循环概念图中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以及血液的变化。6、其他同学完成导学案(二)合作探究血液循环概念图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以及血液的变化。 1、通过学生观看视频和动画,准确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心脏各腔和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类型、血液成分变化的部位和血液变化的结果,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2、通过学生活动完善血液循环概念图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表达技能。3、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将学生血液循环概念图拍照并上传到白板上,让全班同学帮此学生找出错误,突破难点。 4、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课间小结。 1、本节课关于血液循环你们还有不懂得问题吗? 2、教师: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同学们? (1)、在人体内先进行体循环,还是肺循环?(2)、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哪汇合在一起?(3)、体循环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肺循环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4)、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在什么地方?结果如何? (5)体循环血液的变化是?肺循环血液的变化是?(6)、动脉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里一定流静脉血吗?(7)、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1)、同时进行(2)、心脏(3)、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4)、肺泡 组织细胞 (5)、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6)、肺动脉流静脉血 肺静脉流动脉血(7)、为全身的组织细胞送来氧气和营养物质,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1、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进一步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2、进一步巩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解答问题的技能。
三、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1、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2、检查学生知识的内化情况。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4、总结内容,回望目标。
四、当堂检测 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当堂检测的题目。 完成导学案中当堂检测的题目。 检查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应用知识解答试题的能力。掌握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血液循环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也是七年级下册的重点与核心,如何讲好这节抽象且难度较大的课,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化抽象为具体是讲好本节课的重点.
1、导学案的使用。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知识板块一和知识板块二的自主学习,先初步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过程中的血液成分的变化换,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2、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希沃3和希沃授课助手拍照功能的使用,将抽象的血液循环知识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内化。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活动安排。血液循环过程复杂且知识点内容多,如果板书太浪费时间,我准备小卡片和小磁铁让学生合作在白板上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其他学生在导学案中完成血液循环概念图,即节省时间,又强化了学生对血液循环的理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根据当堂检测的反馈,学生对血液循环的意义还有点模糊,究其原因,我觉得这主要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的意义没有讲透。学生只根据教材中的插图和内容学生较难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难点的突破上下功夫。

复习导入

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变化

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学生贴图血液循环概念图的途径

播放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变化视频


讲解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变化

教师课间小结血液循环注意几个问题

学生谈收获、知识梳理

完成导学案课堂检测

了解知识内化情况

完成导学案中知识板一和知识板块二

学生贴图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成分变化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和区别


复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引入新课学习

完成血液循环概念图


组织细胞

肺泡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成 动脉血

氧气

右心房



主动脉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各级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各级静脉

肺部毛细
血管网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营养物质

全身毛细
血管网

上下腔静脉



静脉血变成 动脉血

氧气

右心房



主动脉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各级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各级静脉

肺部毛细
血管网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营养物质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