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1北冥有鱼课件 (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1北冥有鱼课件 (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6 16: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望洋兴叹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东施效颦 无中生有 呆若木鸡 每况愈下 捉襟见肘  
邯郸学步 中规中矩 大相径庭 朝生暮死 沉魚落雁 
秋毫之末 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游刃有余 得心应手
踌躇滿志 不翼而飞 支离破碎 真知灼见 探囊取物 
昭然若揭 似是而非 失之交臂 ……
这些寓言和成语都出自《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合称“老庄”。庄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子》一书中。《庄子》中的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作品之中。
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北冥有鱼
21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
鲲(kūn):大鱼名。
鹏:大鸟名。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海运:海水运动。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水击:击水,拍打水面。
抟(tuán):盘旋飞翔。
志:记载。
扶摇:旋风。
息:气息,这里指风。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是:这样。
(一)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同“溟”,海
(二)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今义:愤怒;形容气势很盛。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古义:气息,这里指风。今义:消息;休息;利息。
(三)一词多义
1.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其: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恕乎
奈何忧其坏
(动词,记载)
(动词,做记号)
(代词,指代鲲)
(大概,副词)
(代词,指地)
3.而:化而为鸟
俄而雪骤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
(表顺承关系)
(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示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
(却,表转折)
(然后,表顺承)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南冥者,天池也。
“……者,……也”表判断。
(五)成语积累
1.扶摇直上:指乘着风势快速上升。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2.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
1.作者把鲲鹏的居住地定为“南冥”,目的何在?
把目的地“南冥”与出发地“北冥”对比,表明鲲鹏从渺远幽深的北海迁徙到环境适宜的南海,可见它的志向远大、愿望美好。
?2.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抟扶摇”“去以六月息者也”
从而说明什么哲理?
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
3.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本句使用丰富的想像和奇特的夸张,生动地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三千里、盘旋飞翔九万里的恢宏形象,表现了鹏之大和鹏之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4.作者引用《齐谐》之言,有什么目的?
【《齐谐》先秦时期的神话集,属于记载奇闻逸事的志怪书籍。】
1.作者引用《齐谐》之言,让人们相信鲲鹏的真实性,展现鲲鹏迁徙南冥时气势恢宏的奋飞形象。
2.解释了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这一哲理。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有局限??
6.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给出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也看不到天的尽头,所以鹏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7. 总结本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要有所凭借,它们的认识都是有局限性的。
8.总结鲲鹏的形象。
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向远大,神奇莫测,气势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