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检测 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17 08:4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学情调研
(满分100分,卷面2分)
学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
一、请充实下面“知识库”(每空0.5分,共计20分。)
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不仅能放大物体的( ),还能看到物体的更多( )。
2、显微镜从上往下看,主要由( )、( )、( )、( )和反光镜组成。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也是最基本的( )单位。
4、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变化和( )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生成了( )。
5、铁生锈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 )。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星星,但我们可以借助( )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
7、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千米,光年就是( )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 )的单位。
8、放大镜下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 ?? ?? ???)。
9. 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 )系,它的直径大约有( )光年。银河系大约有( )亿到( )亿颗恒星组成。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了( )亿个河外星系。
10. 现在人们已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我们( )亿光年的宇宙。
11.月球的运动是围绕地球( )运动,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 ,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
13.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它是月球围绕地球( )过程中形成的。
14.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 )。
15 太阳系是以( ) 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八大行星分别依次分别是水星、( )、( )、( )、( )、( )、( )、( )。
二、你能为它们选择到合适的朋友吗?(每空2分,共3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灯泡发光 B.气体液化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2、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
A、火药爆炸 B、衣服晒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
3、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A、是无色透明气体 B、比空气重 C、能灭火 D、不溶于水
4、馒头发霉的条件是( )
A.温暖、干燥 B.寒冷、干燥 C.寒冷、潮湿 D.温暖、潮湿
5、既能观察到细菌,又能观察到病毒的仪器是( )。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放大镜
6、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 )。
A.阿波罗 B.杨利伟 C.阿姆斯特朗
7、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缺变圆,再变缺
8、月球直径是地球直径的( )。
A.六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六倍
9、( )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A.流星说 B.撞击说 C.火山说 D.地震说
10、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应该选择何时何地观察才可能观察到?( )
A.前半夜的东边天空 B.前半夜的西边天空 C.后半夜的东边天空 D.后半夜的西边天空
11、中国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 )。
A.聂海胜 B.费俊龙 C.杨利伟
12、有关月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
B.每个农历十五都会发生
C.月食是地球把太阳光挡住了
13、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可以看到( )。
A.日食 B.月食 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14、有关环形山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分布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深浅都一样。
15、早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 )。
A.农历上半月 B.农历十五 C.农历下半月
16、日食发生时看到的月相是( )。月食发生时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玄月 C .下玄月 D.满月 E.残月
三、请你辨别,下面说法正确划“√”,不正确划“×”。(每小题1分,共12分)
1、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 )
2、银河系是以太阳系为中心的恒星集团,其他恒星围绕太阳系转动。 ( )
3、按照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的顺序,第三颗是地球。 ( )
4、空气、电、火、声音、光不是物质。             (   )
5、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   )
6、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   )
7、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新物质。   (   )
8、克隆羊是人类研究微小世界取得的最新成果。 (   )
9、月球的体积大约只有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 ( )
10、环形山的特点是分布杂乱随机,数量众多,大多是圆形的,大小深浅不一。( )
11、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消亡。 ( )
12、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
四、连一连吧。(每线1分,共 10 分)
1、把动物和它们的触角用线连起来:
蟋蟀 膝状
蝗虫 棒状
蚂蚁 羽毛状
蝴蝶 鞭状
雄蛾 丝状
2、把下面物品与它的用处连起来。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培养皿 夹取实验材料
滴管 吸取少量液体
载玻片 染色
碘酒 放置切片标本
五、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1、2小题各3分,3小题6分,共12分)
1、有哪些现象的出现可以证明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请你简单说说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






3、什么是月相?月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六、你会实践操作吗?试一试吧。(10分)
A.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实验: (每空0.5分,共5分)
1、在做“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的实验前,我认真地观察了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小苏打是白色的( ),而白醋是一种( )、透明的液体,有一股酸味。
2、我们观察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不但反应速度很( ),而且还看到集气瓶内在( ),当我们用手去接触集气瓶外壁时,感觉到杯壁比实验前( )些了。
3、当我们把燃烧着的细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时,燃烧着的细木条( )。
4、如下图,烧杯内有A、B两支燃烧着的蜡烛,当把集气瓶侧向倒入烧杯内时,我们发现( )蜡烛先熄灭,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 )。科学家把这种气体命名为( )。
5、以上实验说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 )反应。






B. 请画出:(5分)
1.日食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2分)










2.画出初八、十五、二十四的月相情况(阴影部分表示背对太阳的部分)。(3分)


A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