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拓展课件-第6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苏教版(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拓展课件-第6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苏教版(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5-16 19:4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提升拓展课件
江苏版六年级下
第1课时 正比例的意义
7.彤彤把家里今年上半年的用水情况作了如下统计,已知每吨水的水费一定。
根据正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月 份 1 2 3 4 5 6
用水量/吨 10 12 9 16
所交水费/元 31 40.3 43.4
37.2 
27.9
13
14
49.6
(1)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每月的用水量与(      )成(   )比例。
 所交水费
根据正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8.如果 a= b(a,b≠0),那么a与b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成正比例。
2
3
利用算式中各部分的
关系判断是否成正比例
5
6
a= b a∶b= ∶ =  a与b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2
3
5
6
5
6
2
3
5
4
9.东东和浩浩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背对背出发,已知东东和浩浩的速度比是2∶3,当他俩相遇时,东东走了多少米?浩浩呢?
想:时间一定,路程和(    )成正比例。
速度
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东东:400× =160(米) 
浩浩:400× =240(米)
2
2+3
3
2+3
第2课时 正比例的图像
3.文文和琪琪从家出发骑车去图书馆行走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利用正比例的图像解决问题
(2)文文的骑行速度是(   )千米/分,琪琪30分钟行驶(   )千米。
(3)琪琪的车中途坏了,琪琪修车用了(   )分钟。
(1)从图中可以看出,文文行驶的路程与行驶的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成正比例关系
0.2
利用正比例的图像解决问题
9
10
第3课时 反比例的意义
8.有甲、乙、丙三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当甲转2圈时,乙转3圈,丙转4圈,这三个齿轮的齿数比是多少?
根据反比例关系写比
时间一定时,转数与齿数成反比例。2,3,4的最小公倍数是12(转过总数是相等的),
甲齿数∶乙齿数∶丙齿数= ∶ ∶ =6∶4∶3
12
2
12
3
12
4
9.暑假,露露爸爸带她回河南老家,原计划每小时行75千米,12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每小时行90千米,实际到达目的地需要多少小时?
想:路程一定,(    )和(     )成反比例。
 速度 
利用反比例关系解决行程问题
解:设实际到达目的地需要x小时。 90x=12×75 
x=10
时间
10.一艘轮船往返于甲、乙两个码头,去时顺行,每小时行20千米,返回时逆行,每小时行15千米。去时比返回时少用了2小时,甲、乙两个码头相距多少千米?
利用反比例关系解决行程问题
解:设甲去时用了x小时。
20x=15×(x+2) 
x=6 
6×20=120(千米)
11.已知 ×5= ×b(a,b≠0),a和b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成什么比例?
(1) ×5= ×b可整理为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   )×(   )=(   )×(   )=(   )。
(2)a和b的(    )一定,所以a和b成(       )。
用反比例意义判断两个数的关系
乘积 
1
a
1
6
1
a
1
6
( )
a
( )
6
5 
b  
a  
b  
5 
6 
30 
 反比例关系
第4课时 大树有多高
3.琪琪和茜茜在操场上插了几根不同长度的竹竿,在同一时间点测得竹竿长和相应的影长如下表:
利用影子与其实物高
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竹竿长/cm 100 150 200 220 250
影长/cm 80 120 160 180 200
(1)她们测量的数据有一组是不正确的,请你把这组数据圈起来。
(2)琪琪和茜茜的身高分别是1.5米和1.55米,那么在这一时间点她们在操场上的影长分别是多长?
解:设琪琪的影长为x米,茜茜的影长为y米。
圈220和180
利用影子与其实物高
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00∶80=1.5∶x x=1.2 
 100∶80=1.55∶y y=1.24 
4.希望小学的旗杆高10米,它的影子长8米,在同一时间点、同一地点,测得校园一棵杨树的影长是6米,这棵杨树的高是多少米?
解:设这棵杨树的高是x米。
利用影子与其实物高
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0∶8=x∶6 
x=7.5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